古氏祠堂對聯

古氏祠堂對聯

古氏祠堂對聯由古氏研究專家古小彬編輯,通稱“堂聯”。是以藝術手法把姓氏發祥地、祖先居住地、名號、官位以及後人對先祖懷念等內容反映出來,從而達到數典不忘祖之目的。一般用於張貼於祠堂正廳門上

基本介紹

  • 書名:古氏祠堂對聯
  • 又名:堂聯
  • 作者:古小彬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年07月01日
作者簡介,通用堂聯,常用堂聯,釋義,

作者簡介

古小彬:(古氏研究專家,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海南省儋州市客家聯誼會創始人、副會長)。先後編著有:《古氏歷代人物採訪錄》、《古氏淵源暨分支》、《古氏史志》、《古姓史話》、《古氏文選》、《北宋嶺南第一進士古成之》、《新安堂古氏大宗譜》等。
古氏祠堂對聯

通用堂聯

堂聯是通過對聯形式,將姓氏發祥地、祖先居住地、名號、官位等等,以藝術手法把內容反映出來,從而達到數典不忘祖之目的。這些堂聯,一般張貼於祖祠、家廟或住宅正廳門上。如:
01、源自亶父;望出新安。
02、名揚東漢;勇冠青齊。
03、君稱國寶;人舉筆公。
04、亶父家聲遠;筆公世胄長。
05、押衙真俠義士;筆公為社稷臣
06、國寶家聲垂後裔;新安門第繼遺風。
07、學富精撰長生訣;志堅拒交禪受圖。
08、至孝彌災,名揚東漢;神威服介,勇冠青齊。
09、片言可用,毫末將拱;小惡無為,涓流成池。
10、古道照人,世傳孝德;新安發跡,代孕忠誠。
11、忠慎質直,筆公真社稷之臣;
明恕清通,箴語表長民之式。

常用堂聯

客家古氏,多系廣東省梅州(舊稱程鄉縣嘉應州)十世祖古鳳儀的後代,故常用堂聯如下:
12、鄉賢世澤;國寶家聲。
13、鄉賢世澤;名宦家風。
14、嶺南首第;魏北元勛。
15、鄉賢懿德;進士芳徽。
16、一母三進士;四世兩鄉賢。
17、國寶家聲遠;鄉賢世澤長。
18、社稷書通鑑;鄉賢著粵城。
19、杏苑鴻才開宋代;羊城仙跡著清時。
20、兄弟同科三進士;公孫四世兩鄉賢。
21、同榜一門三進士;任綿二甲獨登仙。
22、一榜同懷三進士;四傳崇祀兩鄉賢。
23、玉筍瓊林才儲國器;鸞箋鳳紹彩煥天章。
24、國寶鄉賢宜承祖德;郎官甲第當振家聲。
25、派衍韓江,甲第郎官彰粵海;
徽流棉竹,鄉賢名宦著羊城。
隨著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多次移民運動,自湖廣、江西入雲貴川的古姓家族,祖祠聯一般會註明祖居地及落基地。如貴州省平壩縣古氏祖祠堂聯為:
26、楚水淵源來百世;黔山俎豆紹千秋。
還有些地方祖祠,以古姓郡望“新安”兩字為堂聯,如:
27、新發於硎千年利;安然無恙萬家興。
28、新歲納鴻禧舉仰文光沖斗栱; 安居迎燕喜遙瞻瑞氣靄門庭。

釋義

名揚東漢
指東漢時臨湘(今湖南省長沙市)人古初,其性至孝,待父晝五省、夜三問,能以色養。父親逝世後,置於祖堂,每食必祭,其祭必敬,出告其面如在時,有事必告而行,事死如死生,事亡如事存也。嘗與一赤面朱衣少年同行,問何往?雲至其鄉有公幹,憩息於古樹下。古初忽暝目,聞有人告少年曰:“不可厄孝子”。驚而晤,不見少年所在。乃歸家,遠見村民多從火光中逃出,焦頭爛額者無數。至己家,左鄰右舍皆燒成灰燼,獨古初家無恙,宅第資財自若。漢帝聞之,表其閭曰:“孝子之門”。
勇冠青齊
指春秋時期齊國勇士古冶子,有次隨齊景公出行,橫渡黃河,忽大雨驟至,波濤洶湧,舟將覆。時有大黿浮出水面,銜左驂沒之,眾皆惕,古冶子獨仗劍從之。斜行五里,逆行五里,望之無蹤。景公嘆曰:冶子死矣!稍頃,但見水面流紅,古冶子左手挽左驂,右手提黿頭,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之逆流三百步,觀者皆比於河伯。齊景公贊曰:真神勇也!遂厚賞之。
國寶、筆公、魏北元勛
指南北朝時北魏宰相古弼。古弼是河北省蔚州人,初為獵郎,使長安,稱旨,轉門下奏事,以敏正著稱,太宗嘉之,賜名曰筆,取其直而有用,後改名弼,言其輔佐材也。古弼頭尖似筆,太武帝常呼之為筆頭,時人則稱之為筆公,累官至吏部尚書、東宮四輔、尚書令。其性耿直,有次太武帝要在河西校獵,令古弼留守,並下詔撥肥馬給騎士,古弼卻給以瘦弱之馬,帝大怒曰:“尖頭奴膽敢裁量朕也,朕還台,先斬此奴。”古弼坦然曰:“為臣不使人主盤於游田,其罪小;不備不虞,乏軍國之需,其罪大。今蠕蠕方強,南寇未滅,吾為國遠慮,雖死何傷?”帝聞言,慨然曰:“有臣如此,國之寶也。”
押衙真俠義士
指唐代陝西省富平縣南社鄉古家社人古洪。古洪自小精通武藝,豪俠好義,年近六旬,任羽林衛押衙,人稱古押衙。唐德宗建中年間(780—783年),尚書劉震(有些史書又作鄭震)有個女兒,名叫無雙,才貌雙絕,曾許配給其外甥王仙客。後來,劉震因罪處死,無雙被收為官奴,後改為打掃皇陵。一天,王仙客在褥子下發現一封信,信中說:“富平古押衙,人間有心人,你能否去求他幫助?”王仙客便去造訪古洪,在他的奇計幫助下,救出了無雙。古洪為了表明心跡,不泄露機密,仗義自刎。
學富精撰長生訣
指南北朝時代郡學者古銑,撰《長生保要》一卷著名。
志堅拒交禪受圖
指明末重慶梁平縣人古其品。孫可望謀禪代,派人求畫《堯舜禪受圖》,遭到古其品拒絕。
片言可用,毫末將拱
出自唐代文學家古之奇的名作《縣令箴》。
小惡無為,涓流成池
出自唐代文學家古之奇的名作《縣令箴》。
明恕清通
唐代文學家古之奇,升任為東陵太守,將要赴任,父親問他怎樣治政才能澤國惠民?古之奇答道:彰善癉惡,藻鑒無欺,明也;推己及人,與聚勿施,恕也;比德於風,洗心於月,貪墨是戒,清也;澤滿於下,情得於上,閉塞無聞,通也。古之奇終成一代良吏。
嶺南首第
指北宋校書郎古成之。古成之年少力學,博覽群書,出口成章,語驚四座。而在北宋初期,戰事剛息,嶺南一帶學風未振,朝廷科考名額有限,每一路只能舉薦一人。當時古成之居於廣東省河源縣,屬廣南東路。眾人力舉古成之赴京,古成之不失眾望,榮登端拱元年(988年)進士,成為嶺南第一位高中進士之人,故譽為“嶺南首第”。
一母三進士
指宋代廣東省梅州古革、古堇、古鞏三兄弟。古革、古堇、古鞏系鳳儀公之子,母親楊太夫人。兄弟三人於北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丁丑赴京,考取同科進士於一榜。哲宗皇帝贊曰:“一門三貴,曠世盛聞”。後來古革任潮州刺史、古堇任象州刺史、古鞏任賓州刺史,列授剌史於三州,傳為美談。
四世兩鄉賢
指宋代廣東省的古成之及其曾孫古革。古成之於端拱初登進土,歷任元氏縣尉、益都知縣、校書郎、魏城知縣、棉竹知縣,在職以廉能著稱,政績昭然,且工書法、善詩詞,卒於官,入祀廣州學宮,崇祀鄉賢。古革,是古成之的曾孫,於紹聖四年進士及第,歷任瓊州府教授、潮州府太守,作育英才,德化黎蠻,革敝除奸,治政有方。卒後,崇祀名宦鄉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