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流泉圖

古木流泉圖

《古木流泉圖》是宋代畫家馬和之所作的一幅紙本山水中國畫,作品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繪清溪山林.幽棲野禽。畫面左側,山石枯木。枝柄一瑪。右邊則是大塊空白.顯示出水天浩渺之意境。就在這茫茫天際,一隻猛禽正展翅膀向遠方。而樹上之鳥,叫首遙望,依依不捨。兩隻鳥一靜一動,互相呼應。成為畫面的主體。作者用筆暢快.描繪出樹枝在風中的搖曳。畫石凹深凸淺.筆墨簡淡。畫鳥.隨形勾點.情態惟妙惟肖。畫家這種以少勝多的表現手法,是在繼承吳道子等優秀傳統畫法上,創出一種新的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木流泉圖
  • 規格:縱30公分,橫48.7公分
  • 幅式:冊頁
  • 材質:紙本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者:馬和之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古木流泉圖
這是馬和之的一幅花鳥畫,作者採用以少勝多表現手法。此畫景物集中於下段,圖的左側下方畫秀石與枯木,枯木枝傾向於水面,枝權光禿無葉,在主子的兩側伸展,其中有一枝直上指天,伸展到畫幅中部,對整個畫面起到平衡作用,這是妙筆,在主幹旁一枝梢棲佇著一隻山雞,山雞緊緊抓住禿枝,似有躍躍欲飛的姿態,回首望著天空。畫畫的右上方有一隻禽鳥展翼向高空嗚叫飛去。這隻鳥在空白一片的天空飛翔,顯示小水天浩淼的意境,可謂畫龍點睛。既增加了畫面的生機活力,義使畫面增強了深邃之感:

藝術鑑賞

圖中的枯木禿枝,由於作者的用筆飄動快暢,表現了樹枝在風中的搖曳感,也使人的心中不因枯枝而感到淒涼,同樣有輕鬆活潑的愉悅。畫石筆墨簡淡,凸淺凹深,也有風吹欲功之勢、毫無沉悶壓胸之感。畫鳥,不管是棲息枝頭,還是飛翔高空,隨形勾點,都是情態畢真。在觀者視野中有了動靜對比的感覺,而且通過飛鳥的展翅,可使人們心胸隨之而寬曠。此圖畫幅雖小,卻能小中見大,於尺幅之中表現十鷹擊長空和雲水千里之勢。圖中雖未畫出流泉涓涓形態,但從秀石的欲動之勢,可知流泉在石間樹旁輕輕流過,整個畫面呈現出水聲、風聲、鳥鳴聲,形成了大自然美好的交響樂曲;如果畫家無博大胸懷、豐富的想像力及對景物的仔細觀察,是難以畫小這樣氣象宏闊、寄意深遠的作品。本圖除了繼承前代大師吳道子等人傳統技法外,又另創出新的風格:款署“馬和之”,另有收藏印多方。

作者簡介

馬和之(生率未詳),宋代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高宗紹興(1131~ 1162)中登進士第,畫院待詔,宜至工部侍郎。“御前畫院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善西山水、人物,佛像,筆法飄逸,務去華藻,自成一家。高、孝兩朝深重其麗,商宗寫毛詩三百篇,每篇由和之畫圖。元主蒙稱其“脫去鉛華艷冶,專為清雅圓融,向來畫院一派,至是為之一洗”。代表作有:《後赤壁賦圖》、《小雅鹿鳴之什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