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古斯塔夫六世)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

古斯塔夫六世一般指本詞條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1882年11月11日-1973年9月15日),全名:奧斯卡·弗雷德里克·威廉·奧拉夫·古斯塔夫·阿道夫(Oskar Fredrik Wilhelm Olaf Gustav Adolf),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的長子,一出生就授予斯科訥公爵。1950年10月29日即位。 1973年他逝世,享年91歲,他熱愛中國陶瓷藝術,熱愛中國歷史文化,被公認是西方最偉大的東亞考古和藝術鑑賞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斯卡·弗雷德里克·威廉·奧拉夫·古斯塔夫·阿道夫
  • 外文名:Oskar Fredrik Wilhelm Olaf Gustav Adolf
  • 別名:古斯塔夫六世
  • 國籍:瑞典
  • 出生日期:1882年11月11日
  • 逝世日期1973年9月15日
  • 職業瑞典國王
  • 主要成就:公認西方最偉大的東亞考古和藝術鑑賞家
打贏王室保衛戰,平民化的國王,東亞考古和藝術鑑賞家,

打贏王室保衛戰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是古斯塔夫五世的兒子,1950年即位時已到退休年齡(68歲),但他高壽,仍當了22年國王,直到1973年逝世。他在位期間,社民黨政府一直在研製一部新憲法,以取代從1809年沿用至今的憲法。1954年憲法起草委員會開始工作,1963年拿出草案,徵求意見。憲法草案規定瑞典國制為君主立憲制,保留君主,每屆政府之首相名義上由君主任命。30名社會民主黨議員聯名反對,主張成立共和國,說“君主制只能被認作是不合理的制度,君王只有過去,沒有未來,贊成保留它的感情正在衰敗”。他們的提案在上下兩院贏得多數。這樣古斯塔夫六世可能成為瑞典末代國王,他逝世後,或新憲法修改生效後,君主立憲制可能結束。然而社民黨領導認為君主立憲制有其可取之處(漢松首相當年曾利用國王壓制內閣和議會中的不同意見,現在國王的作用又另當別論)。而且他們認為瑞典有個特點:協商妥協,不走極端,不搞過火行為,取消君主的做法與瑞典的傳統相悖,索性將此問題交公民投票表決——君主乎?共和乎?讓大家決定。社民黨領導相信公民會贊成保留君主,因為瑞典人崇尚傳統,瑞典人也喜歡、敬重國王古斯塔夫六世。但上下兩院同樣反對公民表決。問題又交憲法委員會討論。
憲法委員會經長時間研究,1971年8月拿出一折衷方案:保留君主,但君主不再擁有任何政治權力,他(她)只是象徵性國家元首,只擔負一些禮儀性活動。這個妥協方案最終為各方所接受。
瑞典人說在長達近20年修改憲法的辯論中,對保留君主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倆人,一個是社民黨後起之秀、後成為該黨黨魁和政府首相的烏洛夫·帕爾梅,另一個便是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國王本人。有人甚至說起作用最大的莫過於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約斯塔·福蓋爾一羅丁說古斯塔夫六世有一股感召力,最終將全國意見統一起來,甚至將“最激進的左派和社會主義者——不論他們原則上是多么堅定的共和主義者——都變成實踐中的保皇派”。

平民化的國王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是位德高望重的國王。他從未爭過權,從未製造任何麻煩,也從未有過醜聞他是一位勤奮的學者,是位頗有成就的考古學家和陶瓷鑑賞家。他作為國王,一生最大成就是對王室重新進行“包裝”,改造王室形象,使王室跟上瑞典社會的發展。他揭開王室深不可測的神秘色彩,衝破王室的條條框框,縮短王室與社會的距離,使王室普通化,儘量為平民百姓了解、接受,甚至喜愛。
古斯塔夫六世像普通瑞典人一樣,喜歡散步,每天清晨或傍晚隻身一人外出散步一次。附近瑞典人對此都習以為常,對國王身影非常熟悉。他們當然尊他為國王,但也把他看成可敬的老人,相遇時總會或脫帽或點頭,向他問候。有時國王也會主動向行人道聲早安或晚安。一天早晨一個美國記者在王宮附近看見一個老人,頭髮斑白,身材高大,舉止高貴,風度翩翩,很像國王,但她根本不敢相信。又定睛仔細看了一番,肯定是國王無疑,於是迎了上去。
“早上好,陛下。”
“早上好。”
“陛下,您的警衛呢?”
“為什麼要帶警衛呢?”國王覺得這個問題好生奇怪。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喜歡中國菜,更喜歡中國的陶瓷藝術。他是一位考古學家,對中國以及日本、朝鮮的古代藝術,尤其是陶器、瓷器藝術頗有研究。在他耄耄之年仍未停止研究工作。他在這方面的淵博知識使他倍受尊重。
1898年當他只有15歲時就對考古產生興趣,後進烏普薩拉大學,師從著名考古學家奧斯卡?阿姆格林。1902年在烏普薩拉郊外挖掘出青銅器第四時代的武器和飾品,從此與考古結下不爭之緣,並成為頗有成就的考古學家。但他始終謙虛地承認他只是業餘愛好者。1950年他即位時,年近古稀,仍放不下他心愛的考古學。瑞典考古學家一致公認他對瑞典考古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他也因此得到瑞典人民的尊重和敬愛。
1904年他去埃及。埃及史前的燦爛文化使他驚嘆不已。也正是在這次埃及之行中,他與後來成為他夫人的英國瑪格麗特公主相遇,次年在英國溫莎宮裡結婚。1911年他首次去義大利,以後多次去意進行挖掘考古工作。他不止一次去希臘。1905年結婚時,他祖父奧斯卡二世送他一對18世紀的中國瓷瓶。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立即查閱其歷史,從中獲得大量有關瓷器的知識。從此他漸漸成為購買瓷器的行家。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從事中國和東亞文化藝術的研究工作。在他所有愛好中,中國和東亞藝術當數第一位。

東亞考古和藝術鑑賞家

由於對中國瓷器的熱愛,1907年他開始蒐集,終於成為知名的中國瓷器收藏家。1914年在他推動下,瑞典國家博物館舉辦首次從青銅器時代到19世紀的中國藝術展覽會,他個人拿出許多展品。這些展品多數是從倫敦和柏林買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被迫中止戶外挖掘的蒐集工作,側重理論研究。
1913年他看到幾件公元前500多年的中國青銅器。這是瑞典工程師奧瓦爾·卡爾貝克在中國修鐵路時搞到的。這些銅器中有兵器、銅銃和馬車上的用品,每件都有一獸形飾物。特別使王子感興趣的是這些飾物,難免使人想起北歐的動物裝飾品。這時他又結識了對中國比較熟悉的約朝韓古納安德松。安德松受當時中國政府聘請,於1914年來華探測華中、華北的礦藏。1921年他在河南仰韶發現石器時代的居民遺址,挖出許多色彩鮮艷的陶器,是公元前3000年,即新石器時代的古物。這個發現引起國際學術界的轟動。正是由於王子不懈的努力,瑞典成了中國境外蒐集中國石器器具最完整的國家。王子組建了“中國委員會”,自任主席,直到1950年即位時,方辭去此職。 在成立“中國委員會”的同時,王儲又開始瑞典古代土質的考查工作。
1926-1927年,王儲偕王妃進行環球旅行,進行考古與藝術歷史的研究,歷時6個月,經美國、夏威夷、日本、朝鮮和中國。歸國途徑新加坡和印度。他在中國期間見到神交已久的安德松。就是這個安德松在周口店找到幾顆50萬年前猿人的牙齒化石。王儲參觀了故宮,收穫甚豐。故宮給他一個特殊待遇,給他打開一個密封的珍寶箱子,看了裡面收藏的從宋代到清代的石器和瓷器珍品,幾百年來從未讓人看過的珍品!40年後他還能津津樂道地向人詳述每件珍品的來龍去脈及其精妙之處。這次中國之行之後,卡爾貝克按他囑咐蒐集了800件青銅器。這些文物成了斯德哥爾摩東亞文物收藏館的主要珍藏。東亞文物收藏館則是歐洲研究人員和東亞考古學家的聖地。1933年他在斯德哥爾摩舉辦了第一屆國際藝術史大會,首次展出這些青銅器。王儲在卡爾貝克和阿姆格林協助下親自編寫一本目錄。3年後倫敦舉辦“國際中國展覽會”,王儲親自參加工作委員會,挑選瑞典展品。瑞典學得在會上作學術報告,與會者無不讚嘆他們開拓性的工作,承認瑞典在中國文物研究的領先地位。瑞典學者則承認王儲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儘管王儲再三謙稱他只是業餘愛好而已。
回國一年後,他又組織一次中國工藝品展覽,同時展出中國從石器時代到19世紀的陶器,也取得巨大成功。本世紀20年代,瑞典著名收藏家成立“中國俱樂部”,王儲當然是會員之一。這時他對瑞典收藏的中國文物已有全面了解。
1935年,藝術品鑑賞家、中國文物收藏館館長尼爾斯·阿姆格林再次來中國,不知用什麼手段又搞到一大批青銅器、玉器和陶器。他並從浙江和華北的陶瓷廠的窯里選到一大批瓷器“碎片”,大部分是宋代的。阿姆格林從此忙於撰寫的《宋代的罈罈罐罐》,直到他1955年逝去。該書1963年出版,在北歐三國產生很大影響,瑞典人、丹麥人和挪威人從此對陶、瓷器製造發生興趣,開始學著試製上釉的粗陶器。王儲對這些藝人的作品都較關心,並親自購買,以資鼓勵。
古斯塔夫·阿道夫即位時已過了退休年齡,不得不辭去許多學術機構的職務和活動。但他每年休假時仍到各地去“挖石頭”,成為瑞典研究“伊特魯厄里亞文化”的大專家。
1963年國王為新落成的瑞典博物館剪彩,同時展出中國藝術品和舉行一周學術研究會。來自世界各國的來賓及本國人第一次看到中國畫裱糊後可以掛在牆上,既簡便,又雅致;中國書畫家將他們的作品饋贈朋友時,還常常謙遜地寫上“XX先生補壁”,無不感到新奇。報紙盛讚該館是“斯德哥爾摩最美的博物館”。後來發現青銅器文物遭空氣腐蝕,有遭損壞之危險,國王聞訊,籌集資金進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