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年),台灣譯作克林姆,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維也納分離派的創導者,是奧地利維也納分離派第一任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 外文名:Gustav Klimt
  • 出生時間:1862
  • 去世時間:1918
  • 職業:畫家
藝術特點,個人生活,

藝術特點

克里姆特的藝術深受荷蘭象徵主義畫家圖羅普、瑞士象徵主義畫家費迪南德・霍德勒(Ferdinand Hodler)和英國拉斐爾前派的奧布里・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1872-1898)等人的藝術影響,同時吸收了拜占庭鑲嵌畫和東歐民族的裝飾藝術的營養,致使他的畫具有“鑲嵌風格”。後來由於他對色彩強烈、線條明快的中國畫以及其他東方藝術發生興趣,致使他的畫風又發生新的變化。
克里姆特的畫面具有強烈的裝飾色彩,輝煌的色彩伴隨著扭曲的人體,透出情慾和略帶頹廢的美。有些作品帶有濃郁的傷感和神秘。克里姆特生於維也納一個製作金銀首飾的世家。我想這是他的作品喜歡用金色的原因。他在作品中運用瀝粉、貼金箔、嵌螺鋇、貼羽毛等等特殊技巧,取得特殊的藝術效果。克里姆特的作品有與他作品濃艷的色彩和情慾表現不相稱的嚴肅和憂傷內涵。

個人生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所生活的世紀末維也納,可說是烏雲籠罩。他的繪畫在豪華裝飾下包裹著糜爛性愛以及頹廢的色彩,而這也正是當時瀰漫在這座城市裡的氣氛。
克里姆特很早就以其裝飾畫的才氣而受人屬目,成功的創作了城堡劇院的穹頂畫等大型作品,躋身於當時資產階級的行列。但是,他從一八九二年三十歲時,由於相繼失去父親和弟弟,轉而向藝術家的路途前進,走出了更為激進的步伐。克里姆特筆下充滿性愛寓意的畫面,常常引起稱讚與否定兩極化的激烈爭論;一八九七年,他組成的前沿藝術家團體“分離派”,就是他前沿行動的證明。
表面上,克里姆特是一位描繪上流社會婦女、快活而親切的肖像畫家;但是,私底下,在他的房間裡,卻常常聚集著數十名赤身裸體、來去自如的模特兒,他與她們甚至常常進行性愛遊戲,追求肉體享樂。克里姆特的這種雙重面目,在他一生中處處可見。例如,他對摔跤和擊劍等運動深感興趣;而與這種陽剛外表相反,他卻具有纖細和內向的女性特質。
他對女性也有著不同的品味,在分離派創立之後的黃金時期,三十五歲的克里姆特同時愛上了完全不同類型的兩位女性,一位是阿爾瑪·辛德勒,她後來和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結婚,改名為阿爾瑪·馬勒而名留青史;另一位是與他終生為伴的艾米麗·弗羅格。有趣的是,從一八九七年克里姆特寫給艾米麗的情書里所出現的字句,可以找出他被阿爾瑪所吸引的蛛絲馬跡——“親愛的艾米麗,非常遺憾未能前去拜訪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