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春門為杭城東城門之一,始築於隋唐間,門址在今中河西。因近鹽橋,稱鹽橋門。
唐景福二年(893),吳越在今東河菜市橋西東青巷口筑北土門,宋更稱東青門,門左駐皇城司營,門外皆菜圃,附近有蔬菜集市,俗呼菜市門。元初門毀。元至正十九年(1359)往東拓展三里重建新門,新門近太平橋,稱太平門。相傳,明初朱元璋部將常遇春率部由此入城,為祝大捷,改稱慶春門。舊時,杭人有在芒種前夕在此迎春牛進城習俗,詩云:迎春東郊可以觀,鞭罷土牛鞭春官。今年齒神館丫角,拔得牛毛五穀熟—謂慶春,門名或出自此。附近一帶有東城八景之“慶春曉角”、“女牆夕照”。門內居戲劇家洪升。1959年建環城東路時拆除慶春門及其殘牆。1994年在門址上築慶春立交橋,火、汽車各走其道,車行暢達。2005年慶春路整治時又在此增春牛進城塑群。為使後人明瞭變遷史實,立石志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