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峴鎮

古峴鎮

古峴鎮是青島優質蔬菜生產基地,“三辣”蔬菜遠近聞名,是支撐古峴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2005年全鎮蔬菜收穫面積達4150公頃,其中,大蒜1650公頃,圓蔥1025公頃,大姜720公頃,芋頭700公頃,芹菜55公頃。2005年,鎮黨委正確引導,不斷擴大食用菌生產規模,全鎮香菇大棚發展到412個,年產量1100餘噸,平菇大棚發展到850個,年產量4300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峴鎮 
  • 別名:康城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
  • 下轄地區:轄4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古峴鎮零九二縣道附近
  • 電話區號:0532
  • 郵政區碼:266742
  • 地理位置:平度市東南26千米,北鄰雲山鎮,西鄰白沙河街道,南鄰仁兆鎮 
  • 面積:81.07平方千米 
  • 人口:46027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六曲山古墓群、即墨古城遺址
  • 機場:青島流亭機場
  • 火車站:青島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B
概況,沿革,政區人口,區劃沿革,下轄村居,人口數據,經濟狀況,工業,個體私營,農業,特色經濟,招商引資,城鎮建設,社會事業,旅遊資源,集貿市場,

概況

平度市轄鎮。位於市境東南部,距市區26千米。東西橫距9.5千米,南北縱距12千米,總面積81.07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40個行政村。境內北部屬丘陵地帶,其餘為平原。有城子河(古稱墨水)、小沽河、堤溝河、錢兒河等河流。古蹟有即墨故城遺址和六曲山古墓群(2001年被國務院合併命名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戰國時期田單大擺火牛陣破燕軍就發生在這裡。

沿革

1945年屬平東縣古峴區。1958年2月設立古峴鄉,同年秋改設公社。1976年1月,將冷戈莊等30個生產大隊劃出設立冷戈莊公社。1984年春改古峴鎮。1996年,面積80.8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古峴一里、古峴二里、古峴三里、古峴四里、古峴五里、古峴六里、古峴七里、古峴八里、八里莊、山上、蓬萊前、劉家集木、杜村家集木、五里莊、岩山頭、後龍泉、西六曲、東六曲、六曲店子、三里莊、前龍泉、西灣上、東灣上、前灣上、古峴沙嶺、西河、後李道、五家寨子、喬戈莊、前李道、南城子、北城子、姜格莊、東花園、朱村、紙房、大朱毛、前朱毛、董戈莊、東石家40個行政村。

政區人口

古峴鎮位於平度市區東南,東西橫距9.5公里,南北縱距12公里。總面積81.07平方千米。古峴鎮北部屬丘陵地帶,其餘為平原,屬沙壤土質。境內有小沽河、堤溝河、錢兒河、城子河等5條河流。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即墨故城遺址和六曲山墓群。2001年被國務院合併命名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峴鎮電子地圖古峴鎮電子地圖

區劃沿革

1945年,古峴區屬平東縣。1958年2月為古峴鄉,同年秋改稱古峴人民公社。1976年1月,劃出冷戈莊等30個生產大隊組建冷戈莊人民公社。1984年春撤古峴公社設古峴鎮,轄4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延續至今。

下轄村居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3548

22127

21421
家庭戶戶數
14177
家庭戶總人口(總)
42823
家庭戶男
21681
家庭戶女
21142
0-14歲(總)
9165
0-14歲男
4740
0-14歲女
4425
15-64歲(總)
29983
15-64歲男
15445
15-64歲女
14538
65歲及以上(總)
4400
65歲及以上男
1942
65歲及以上女
245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2260
2017年,總人口46027人。

經濟狀況

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3.8億元,同比增長22.3%。財政收入373.8萬元,財政支出8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70元。200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22.94億元;新發展個體私營企業3家,個私企業累計達到29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35戶,個體工商戶總數達到693戶。個體私營經濟稅收614萬元。新入駐項目7個。到位資金249萬美元。出口創匯165萬美元。

工業

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229421萬元。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指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4家,工業總產值(現價)3.5億元,利潤總額1178萬元,利稅總額1873萬元;限額以下工業企業307家,工業總產值(現價)18億元,銷售收入5.5億元,上繳稅金183萬元。

個體私營

全鎮新發展個體私營企業3家,個私企業累計達到29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35戶,個體工商戶總數達到693戶。個體私營經濟稅收614萬元。

農業

2005年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現價)2.61億元。糧食總產2.78萬噸,花生總產4158噸,蔬菜、瓜類總產15.18萬噸,水果總產3352噸。大牲畜年末存欄2719頭,豬年末存欄2萬頭、出欄2.58萬頭,家禽年末存欄19.2萬隻、出欄42.62萬隻,肉蛋奶總量4700噸。擁有大小機械4213台,農業機械總動力9.91萬千瓦。有大小型水庫6個,塘壩23座,有效灌溉面積3150公頃。
古峴鎮古峴鎮

特色經濟

古峴鎮蔬菜資源豐富,是青島優質蔬菜生產基地,“三辣”(大蒜、大姜、圓蔥)蔬菜遠近聞名,是支撐古峴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規模大、品質好、出口創匯率高。2005年全鎮蔬菜收穫面積達4150公頃,其中,大蒜1650公頃,圓蔥1025公頃,大姜720公頃,芋頭700公頃,芹菜55公頃。全鎮香菇大棚發展到412個,年產量1100餘噸;平菇大棚發展到850個,年產量4300噸。2005年鎮黨委、政府不斷擴大食用菌生產規模,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套用,全面提高食用菌產業化水平,全鎮香菇大棚發展到400餘個,年產量達1000餘噸;平菇大棚發展800個,年產量達4000噸。2004年7月,古峴鎮又被評為“國家級萬畝蔬菜無公害生產基地”。大蒜,大姜、圓蔥、芋頭四個品牌被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
該鎮蔬菜基地該鎮蔬菜基地

招商引資

年內入駐項目7個。其中,內資項目4個,到位資金6450萬元;外資項目3個,到位資金249萬美元。出口創匯165萬美元。名字由來
膠東地區古峴鎮,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古鎮。該鎮所轄的四十個村,半數以上村莊的命名與古峴的歷史相關,換言之,這些村莊的命名,代表著古峴歷史文化的淵源。昭示著東萊文明的源運流水。
古峴鎮距平度城東50華里,屬歷史重鎮。鎮東南15華里處,有大朱毛、前朱毛兩個村莊,村名源於春秋時大夫朱毛曾在此居住。公元前507年,齊靈公滅萊之後,在此建城,因城西臨墨水河,故名即墨城,即,臨近之意。朱毛村坐落在內城以里,屬即墨故城的中心地帶。即墨故城因城設朱毛村,又叫朱毛城,西漢時膠東國康王劉寄設都於即墨故城,故又叫康王城。
即墨故城規模宏大,僅次於齊都臨淄,為齊之下都,南北僅10華里,東西約5華里。當年,城內宮殿金碧輝煌,店鋪林立,運糧河水運發達,貯貨灣帆檣如林,是當時所轄七郡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據考,城北的龍虎後銅礦遺址;以西的麻蘭滑石礦區;以北的鐵嶺莊鐵礦遺址;以及城內大量發現的齊國刀幣,都說明康王城是一座高度文明的故城。近些年來,在故城遺址先後發現刻有龍紋圖案的大型空心磚(長一米,寬40多公分),還有直徑八十多公分的七個柱基,足以證明城內宮殿樓宇之雄偉。即墨故城廢於隋開皇十七年,據考是由於戰亂和自然環境惡化,造成水資源饋乏,水路運輸這一主要的運輸方式無法進行,故移城今之即墨。
即墨故城遺址即墨故城遺址
在朱毛村西南約3華里處,有大城西、小城西,兩個村莊的命名都是根據即墨故城方位而定,因村莊坐落在內城以西,故命城西村。
在朱毛村以西5華里處,有南城子、北城子兩村,這兩個村莊,都坐落在即墨故城西城牆內,據考這兩個村莊,是當時城內勞工及其眷屬居住的地方,臨近北城門的一村,叫北城子,南城子在北城子正南2華里,故命南城子,立村後沿用至今。近臨兩個村莊有一河,便是即墨故城賴以命名的墨水河,因河底土如墨,把流水映黑,故命墨水河。墨水河同時也是即墨故城的護城河。
在朱毛村後2華里,有一村紙坊,因當時康王任膠東王期間,為防外侵,應付淮南王叛亂,在北城牆內建兵工廠,暗造兵器,後世事太平,改兵工廠為造紙廠,後由戴氏從大朱毛遷出到此居住,立村後取名紙坊村。
寨子村以北1華里處,有一花園村,因康王時期,派大批園工在此種植花草苗木,供城中王后及其家眷賞玩和城內美化使用。立村後取名花園村。
即墨故城從最早記載到移城今之即墨,歷時近千年,期間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於此,這些王公家的亡人,都葬於古峴西北六曲山脈,形成規模宏大的六曲山古墓群,綿延30多華里的山脈,有大小墓葬四百餘座。其中西漢景帝之子康王劉寄之墓就是其中的一個。當地流傳:"打開康王墳,山東不受貧"之說,可見當時康王殯儀之奢華。此墓是否也會象在河北正定縣出土的其弟中山靖王夫婦的金縷玉衣那樣轟動世界還尚未可知。現在,即墨故城遺址和六曲山古墓群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古峴東南的即墨故城遺址到西北的六曲山古墓群,對角線距里30餘華里,當時,城中官宦及其家人,亡後殯葬都出城南門,殯儀大隊一路西北到六曲山脈葬埋。因路途遙遠,半路上要停下靈柩進行奠祭。現古峴鎮駐地西南3華里處,有前李道、後李道兩個村莊,這兩個村莊是因當時康王在即墨故城中死後,殯儀隊伍路經此地,停靈柩祭奠,後立村而得名,起初村名叫"靈道村",後來,人們覺得"靈道"一詞不吉,而立村時有李姓先搬來居住,李姓又有一定的實力,故改名為李道村,沿用至今。
在古峴西北,六曲山康王墓山腳下,有一蓬萊前村,村名的來歷也與康王殯葬有關。當時,康王出殯時,靈柩到達山腳下,在下葬前,停下靈柩,打起靈棚,舉行大奠儀式,然後下葬。就在康王大奠的靈棚前、後有于姓人家搬來居住,取名"棚靈前"村。後來,也是因"棚靈''二字不吉,於清道光年間,有秀才根據其村後有山,山中有廟,廟中有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故更名為蓬萊前,沿用至今。康王墓陵東山腳下,有杜家集木、劉家集木兩個村莊,這兩個村莊,是因康王修造墓穴時,大量的木材都堆集於東山腳下,後約在1580年,有杜、劉二姓相繼搬來居住,杜姓居東,取名杜家集木;劉姓居西,取名劉家集木。另有一說:即墨故城時期,王公家的亡人們都葬於六曲山脈,守墓看墳的人在山腳下居住,王公的後人們到山上來祭掃祖墳,都到這兒集合齊,做祭前準備。後杜、劉二姓搬來,取"杜家祭墓''、"劉家祭墓"為村名,也許當時人們覺得用"祭墓''不如用"集木",才定集木為村名。"集木''也好,"祭墓"也罷,兩種說法都有其歷史根源。
古峴鎮 康王墓古峴鎮 康王墓
在古峴鎮駐地東2華里處,有一五家寨子村,這一村莊的命名於舉世聞名的歷史事件"田單火牛陣''有關。戰國後期,燕照王為報齊泯王乘危加兵之仇,封樂毅為上將軍,聯合國合力伐齊,連克齊國七十餘城,只剩下莒、即墨兩城久攻不下。燕軍兵臨城下,即墨大夫戰死疆場,守將田單率眾守城拒敵。齊襄王五年,田單先用反間計使燕惠王對驍將樂毅生疑,改用騎劫為將,後田單派人向燕軍詐降,麻痹燕軍,而暗中卻在城內訓練驃強體壯的牛千餘頭。用稻草紮成許多草人,穿上燕軍兵將式樣的衣服,有的腹內藏有上等草料。牛角上綁上尖刀,直到訓練的牛見到穿燕軍服裝的草人就拱開腹腔,見料就吃,不見再拱。待條件成熟,田單下令將千餘頭牛集中起來,穿上"絳獸衣",畫上五彩龍紋,把牛打扮的花花綠綠,牛尾捆上葦草灌上油脂。
夜裡打開城門,把城牆鑿開許多洞將牛放出後,點燃尾上油草,牛被燒疼後,便瘋一般向燕軍營壘衝去,做好準備的五千壯士隨之發起猛攻。霎時即墨城外火光沖天,衝殺聲震天動地,燕軍官兵從睡夢中驚醒,看到遍地的“怪獸”燃著火,冒著煙,見人便拱,以為是“神獸”天降,慌做一團,落荒而逃,田單乘勢揮軍追殺,一舉收復了齊國全部失地,創造了我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奇取勝的奇蹟。現在的五家寨子村,就是當年燕軍的兵寨,當年田單派人向燕軍詐降,燕將騎劫忘乎所以,把樂毅城中(現古峴駐地八個里)軍兵全部集結於即墨故城北門外一華里,擺開陣勢,安營紮寨,只等舉行儀式,納降即墨守軍。騎劫認為大功告成,縱容官兵整日飲酒作樂,反正即墨守軍跑不到哪裡去。喪失警惕,結果給田單創造了一舉殲滅的大好機會,只一場火牛陣,而使燕軍全軍覆沒,騎劫被亂軍所殺,死於非命。公元1370年鐘、李、衣、郭、矯五姓來燕軍安營紮寨處定居,各取名鐘家寨子、李家寨子、衣家寨子、郭家寨子、矯家寨子。後五村合併,更名五家寨子,簡稱寨子。
現古峴鎮駐地八個里,就是燕軍聯合五國伐齊時樂毅屯兵的地方,史亦稱樂毅城。近傍古峴鎮駐地西北,有一高埠,埠南北約一華里,東西約三華里,燕軍攻打即墨故城時期,樂毅把此埠當成屯集糧草的場所,自此得埠名"屯糧埠"。
通過以上村名、地名的來歷,不難看出,古峴大多的村名、地名在代表著古峴歷史文化淵源的同時,也是古峴那一段輝煌歷史的永久記載。千百年後,我們的子孫後代問及自己居住的村莊名稱由來,一幕幕活生生的歷史文化就會再現眼前。外人來古峴覺得村名好奇時,也會相問,並把古峴這段歷史傳揚出去。只要人類不絕,這段歷史就將永載於世,傳揚於世。

城鎮建設

古峴鎮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2005年,鎮駐地樓房建築面積達到10.15萬平方米。2005年新增建築面積4.17萬平方米,其中新建機關幹部宿舍樓一幢,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在建設中,重點發展“二線”、“一環”,即在朱諸路和平古路兩側各留100米,建成10公里經濟長廊;打通鎮駐地環鎮路,沿環鎮路發展,形成環鎮經濟圈。使鎮駐地南北拉長,東西拓展,規劃出行政中心、商業中心、工業區、倉儲區、居住區、公園綠地等別具特色的專業區。2003年9月,“古峴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已通過青島市專家評審。
古峴鎮衛星地圖古峴鎮衛星地圖

社會事業

截至2005年全鎮有中學2處,國小5處,年內共有在校學生6830名。醫療衛生院(所)17個。電話裝機量達到9900部,占全鎮總戶數的80%。有線電視用戶6400戶,占全鎮總戶數的5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01‰。
古峴鎮大朱毛國小古峴鎮大朱毛國小

旅遊資源

古峴鎮有可供旅遊開發的文物保護單位2處:即墨故城遺址和六曲山古墓群,2001年被國務院合併命名為第十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作為大遺址保護項目列入“十一·五”國家規劃。2003年以來,鎮黨委政府開始實施六曲山萬畝荒山綠化工程,2005年在已綠化140公頃的基礎上,又造林2100餘畝,為六曲山古墓群的保護開發,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集貿市場

古峴鎮是一個傳統商埠,集貿市場遠近聞名,是方圓百里最大的集貿市場,由於地處平度萊西、即墨三市交界,素有“雞鳴三市”之說。古峴鎮集貿市場農曆“逢五排十”趕集,交易特別紅火,尤其是年關、農閒季節,高峰期日上集人數達10萬餘人,集日交易額達200餘萬元。來古峴趕集的遠至青島膠州濰坊萊州煙臺等地。交易商品種類繁多,品種齊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