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名賢錄(一)

古山名賢錄(一)

由章竟成先生主編,中共古山鎮黨委、古山鎮人民政府參編,市政協主席陳毅成先生題寫書名的《古山名賢錄(一)》一書選編十五位歷史名賢,通過他們的精彩故事來彰顯古山的人文底蘊,積澱古山的人文根基,喚起人們對這座古鎮的歷史記憶,該書的出版也提醒了我們,歷史是不容被遺忘的。

該書於2015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古山名賢錄(一)》
  • 作者:章竟成
  • 類別:歷史明賢
  • 頁數:150
  • 定價:35.00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開本:889×1194mm1/32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基本信息,作品導讀,出版社介紹,

作品簡介

由章竟成先生主編,中共古山鎮黨委、古山鎮人民政府參編,市政協主席陳毅成先生題寫書名的《古山名賢錄(一)》一書選編十五位歷史名賢,通過他們的精彩故事來彰顯古山的人文底蘊,積澱古山的人文根基,喚起人們對這座古鎮的歷史記憶,該書的出版也提醒了我們,歷史是不容被遺忘的。
古山名賢錄(一)
該書前半部分收錄了陳亮、胡則、吳思齊、吳絳雪和朱仲智等歷史名人的事跡,謳歌了他們當時對古山鎮以及中國的貢獻;後半部分附錄了五位先賢的詩詞,分別是:胡則,陳亮,吳思齊,朱方,吳絳雪。附錄詩詞主要是為了本書在內容上更加豐富,同時讓讀者對五位先賢在文學上的成就有更多了解。
古山鎮,人傑地靈,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永康市五金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具有豐富的名人、民間、古蹟文化資源,是陳亮、胡則、吳絳雪等歷史名人的故里。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藝術底蘊和悠久的民間古建築群落,有省級文物古山胡氏舊宅(七棚頭),有保存完好的金江龍古戲台等歷史文化遺產。
該書於2015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章竟成(別署且廬),1963年出生,浙江永康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甲骨文研究會會員、金華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永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曾任永康市文聯副主席,現任永康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個人著述有《民窯青花瓷繪賞析》,主編過《永康祠堂》《永康歷代書畫集》《永康歷代名人》等。

基本信息

主 編: 章竟成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徐 榮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889×1194mm1/32
印 張: 5
版 次: 2015年10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35.00元

作品導讀

目 錄
序 /001
1 北宋名臣胡則 /001
2 南宋狀元陳亮/017
3 宋元詩人吳思齊 /035
4 仁政太守朱仲智 /043
5 為官公正、 為民清貧的胡瑛 /049
6 一代廉吏朱方 /051
7 才女吳絳雪/057
8 永康中心縣委書記李立卓 /067
9 著名紡織專家駱汝鴻 /073
10 民國教育家孫樂陶 /077
11 為革命出生入死的李立倚 /083
12 職業軍人駱振韶 /087
13 戰地記者、外交家胡濟邦 /091
14 國際問題研究專家徐達深 /097
15 與文化結緣的革命者胡一元 /101
附錄 (名賢詩詞選) 胡則詩 (7 首) /108 陳亮詩詞 (45 首) /112 吳思齊詩 (3 首) /130 朱方詩 (9 首) /132 吳絳雪詩 (40 首) /135
後記 /149
“松風生井浪,溪雨長苔錢”。此刻 潛廬窗外,風驟雨急,江南的綠意又在淅淅瀝瀝中濃重了許多。我在雨中憑欄晨讀。
案頭上,清風翻到了《古山名賢錄》書稿中關於陳亮的一頁。
莫非,這雨,是南宋的那場雨?這風,也是南宋的那陣風?
沉浸在歷史的深澤里,總難免有些恍惚。時間之沙漏一刻也沒停止過它的流動。古老的人和事只是裹挾而下的一粒粒細沙,在當下,與我們在一個空間裡會合。
我忽然就有了疑問:誰是歷史的主人?抑或,歷史是我們的主人?
我繼續翻書下去,期許一窺堂奧,期許與古人對話,期許答案就在書里。
這是一本關於古山的書。故事已經發黃,儘管列印稿充滿墨香。
誰能考證最古老的古山人?沒有翻遍姓氏的譜牒,沒有掘到地方典籍的礦脈,任何的猜想都顯得可疑。
好在《古山名賢錄》剪取的只是歷史的碎片——那些篩選過的、經歷過的精彩以及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先賢人物,而不是歷史的全部。
往事越千年。事實上,北宋以降到今,胡則開始到近現代鄉賢,浮雲遮敝者眾多,事跡傳頌者了了。 沙漏的威力顯示了遺忘的強大。
因此,這是一筆積攢久遠,可資可鑑的財富。本書輯錄共十五人,雖有遺珠之憾,亦已如數家珍。
現在,讓時間出現暫時的停頓或回溯。當你閱讀它:
“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節”,為民請命的胡則胡公大帝,第一個正史立傳的古山人;“其服甚野,其貌亦古”的“人中之龍,文中之虎”南宋狀元陳亮,永康學派第一人;“放浪山水,嘯傲田園,寄身佛寺,棲隱道觀,隱逸抗節的南宋”遺民詩人吳思齊,一個創辦“中國第一詩社”的氣節詩人;“施善政,舉賢能,鋤強誘善,斬奸去弊” 的仁政太守朱仲智,被大明王朝尊為“仁政天下第一”;為官公正,為民清貧的胡瑛;“工於惠民,拙於媚勢,清操絕人,毫髮無染”的一代廉吏朱方;“清詞麗句,風華絕代,捐一身以全一邑”的才女、美女、烈女吳絳雪。千年的歷史,沉澱了以上七位古代豪傑,“立德立功立言”。 他們讓時人傳頌,也讓後人銘記。
而近現代亦湧現多位可歌可泣,可頌可揚的仁人志士:“一門雙烈”革命黨人李立卓、李立倚;戎馬一生的抗戰英雄駱振韶;戰地記者,新中國第一任女外交官胡濟邦;與文化結緣的革命者丹青高手胡一元;少將、民國教育家孫樂陶;精通多國語言的近代中國著名紡織業專家駱汝鴻;國際問題研究專家徐達深。他們都已成了古山鄉土教材中的典範篇章,感動著後人,激勵著後人。
當你閱讀它,進入它的情境。這些不甚飽滿的梗概式的故事,我們只能從一斑而臆想歷史的全豹, 只能從精神的層面向活在書中的人物作揖或表達敬意。
事實上,千百年來,物質形態的古山,乘一列時代的五金快車,已逐漸抵達了富裕的家園;人文的古山,則更多地要認知這趟運行千年的列車上那些傑出的乘客以及他們所留下的文化遺產。事實上,我們也都在同一趟列車上,在時間中呼嘯前行。
歷史是不容躲避的。我曾經消費九年的光陰,在這片熱土上,非常主動地傳承了一些文脈。也曾經想過整理他們的故事以彰顯古山的人文底蘊,以積澱古山的人文根基。但至離開亦未能如願。現在,古山鎮黨委政府啟動了這項文化工程,順乎民意,亦予我慰藉。
昨日,兄長且廬受古山鎮委託,交其所編書稿予我,並囑作序。我想,近年來,古山正以小城市的架構與氣度,大幹快上,政聲日隆。努力前行的同時,不忘回望,撿拾故紙,做文明的拾荒者,這是當政者的一種清醒、一種睿智。知所以來,才懂如何去。根是文化的推力。此時,我不禁想起陳亮的《水調歌頭》 詞中的幾句:“事業隨人品,今古幾麾旌?向來謀國萬事,盡出汝書生。安識鯤鵬變化,九萬里風在下,如許上南溟。”
誰說“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傑出的古山人是九萬里扶搖的鯤鵬,天空也許沒有留下更多他們的影子, 但卻記住了他們的翱翔。
時鐘“當”的在晨八點敲響,我一下從神思中回遊。掩卷之時,驟見窗外已雨霽天晴,風和日麗。歷史的天空如洗,只剩一練長虹掛在遠樹之上。
章錦水
2015 年夏草於潛廬
後 記
一、古山,歷史悠久,積澱深厚,物華天寶,地靈人傑。它是永康五金髮肇之地,也是永康精神發脈源頭。 它既是永康經濟重鎮,更是永康文化重鎮。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古山歷來英才輩出,名昭日月。 入編本書的十五位歷史名賢,並非是古山歷史上名賢的全部,囿於參考資料的局限和挖掘深度不夠,肯定還有遺珠之憾。
二、本書採用《古山名賢錄(一)》為題,有為以後續編名賢錄埋下伏筆之意。這次是選編歷史上的先賢,下次可以選編當代的名賢。
三、本書後半部分附錄了五位先賢的詩詞,主要是為考慮本書內容上的豐富性,同時讓讀者對五位先賢在文學上的成就有更多了解。
四、本書參考和引用了市政協編印的《永康歷代名人》中的相關人物資料。因此,一是對原創作者表示衷心感謝;二是對引用篇目沒有署上其名表示深深歉意。
五、 本書玉成,特別要感謝市政協文史委主任章竟成先生,他對史料的收集,本書的整理、編輯、出版全過程付出了大量勞動和心血。衷心感謝市政協主席陳毅成先生為本書題寫書名。衷心感謝市人大副主任章錦水先生為本書作序。
六、本書內容定有很多遺漏疏誤之處,恭請讀者海涵或批評。
編 者
2015 年 8 月 25 日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