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塘節

城步縣長安營鄉老寨、岩寨、牛石三排、蓑衣塘等村寨的吳姓、石姓侗族苗族同胞,和六馬村的胡姓苗族同胞們,每逢農曆十月二十九日興過“古塘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塘節
  • 節日時間:農曆十月二十九日 
  • 流行地區:湖南省城步縣長安營鄉 
  • 節日飲食:豬肉、豆腐、粑粑 
節日起源,節日習俗,

節日起源

民間流傳著多種傳說、歌謠和款詞,歸納起來,主要有三說。
第一種說法
七兄弟原住在靖州通道縣一帶,因為打獵到了湘桂邊境上的八十里大南山。七兄弟就在吳家坪定居下來,繼續過著狩獵生活。有一天,他們帶著武器和飯包出門找獵,然後分為兩組去各處打獵,邊走邊在路旁插下許多草標,做為認路的記號。草標被野豬拱掉了,於是,兩組兄弟走散了,有三兄弟過了廣西龍勝的渡鰲、廣南、龍坪、平等、瓢里一帶住去了。還有四兄弟則下到橫嶺峒(即今長安營鄉一帶)定居下來。
過了若干年,人口更多了,兄弟們商量再分居,決定兩位兄長留住原地,兩上弟弟分別遷到牛石、六馬等地去住。便於農曆十月二十九日,他們挑著行囊,攜兒帶女,一同起程。那時因家境貧寒,不識字;加之,“吳”、“胡”二字同韻諧音,有點混淆;又因河水嘩啦地響,話音聽不清楚。後來住在六馬的這一房人就姓胡了,而住在老寨、牛石一帶的都姓吳。其實,吳、胡二姓共祖同宗,是一條樹根上發出的技挎。
第二種說法
根據祖先款詞《六馬胡姓根基》所載:古時候,他們的祖先有七兄弟,先後曾遷徒過許多地方,“過了八十里南山,落在離坪柳頭,三蘭白土”。結親結出很多地方,路途遙遠。為了減少遠處結親的勞苦,“破房結親”,才“改名換姓”,住在下游六馬的就姓胡,住在上游幾個村寨的都姓吳。
第三種說法
據《牛石苗族來歷傳說》記載:他們的祖先住在江西太和縣鵝頸大丘,姓石,後來有七個公公遷來城步的花橋。之後又遷徒過沙洲鋪、下團、南山,七個公公分散了。後來大公、二公、三公曾到牛石打獵、開畲。過了十多年,大哥、二哥送三弟回六馬,送到新寨河邊,三弟涉水過了河,兩兄長隔河吩咐:“三弟,別人問姓什麼,只說是姓吳哩”由於河水嘩啦啦響,三弟聽不明白,回答說:“我記得了,姓胡,姓胡”此後,六馬人就姓胡。

節日習俗

首先,將祭祀供品擺到龕上祖宗牌位前,由族長請神和講古。所謂“講古”即用侗語或苗語講述祖先的來歷
接著,侗、苗同胞們興致盎然地用侗語或苗語演唱反映祖先艱難遷徒經過情景的盤歌
敬神後,大家聚集在古塘廟裡,聆聽長老用侗語或苗語宣講款規款約。主要內容是:提倡孝敬父母,和睦鄰里,不許侵占田地山林,濫砍亂伐,等等。要求各姓各族男女老少“三歲要記爺言語,四歲要記奶文章”,“合歌同唱,合葉同吹”,以達到維護社會治安,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目的。
給每個人打了保卦,研究落實下一年的祭祀事宜,鳴放爆竹,眾人狂歡地唱歌跳舞。
儀式結束後,全體人丁在廟堂里會餐,表示團圓。
最後,按戶按人分配豬肉、豆腐、粑粑等,帶回家去。擺放家龕上敬神之後,或自食,或待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