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圖書目錄,序言,
圖書目錄
一 導論/1
1.1 為什麼要學習古典文獻知識?/1
1.2 怎樣學習古典文獻知識?/5
二 文獻的檢索方法/11
2.1 紙質文獻檢索方法/11
2.1.1 形序法/11
2.1.2 音序法/212.1.3 義序法/22
2.2 電子文獻檢索方法/22
2.2.1 網路檢索/22
2.2.2 磁碟檢索/33
2.2.3 理想電子文獻的標準/40
三 類書及其利用/48
3.1 類書概說/48
3.2 《玉燭寶典》/57
3.3 《北堂書鈔》/58
3.4 《藝文類聚》/61
3.5 《初學記》/63
3.6 《太平御覽》/66
3.7 《冊府元龜》/67
3.8 《永樂大典》/68
3.9 《淵鑒類函》/76
3.10 《古今圖書集成》/78
3.11 《佩文韻府》和《駢字類編》/84
3.12 《中華大典》/86
3.13 《中國古文字大系》/89
3.14 字詞訓釋資料類書/91
四 政書及其利用/98
4.1 政書概說/98
4.2 十通/101
4.3 會要和會典/105
五 叢書及其利用/1115.1 叢書概說/111
5.2 《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和《續修四庫全書》/117
5.3 《叢書集成初編》和《叢書集成續編》/134
5.4 《四部叢刊》、《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和《中華再造善本》/137
5.5 《四部備要》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143
5.6 地方叢書/146
5.7 大藏經/149
5.8 道藏/162
5.9 其他專科性叢書/172
六 出土文獻及其利用/192
6.1 出土文獻概說/192
6.2 甲骨文獻/199
6.3 金石文獻/208
6.4 簡帛文獻/221
6.5 敦煌文獻/229
七 古代圖像資料及其利用/249
7.1 圖像資料概說/249
7.2 綜合性圖集/252
7.3 古器物圖集/256
7.4 古代服飾圖集/258
7.5 其他專科性圖集/260
八 古籍書目及其利用/265
8.1 古籍書目概說/265
8.2 《中國叢書綜錄》、《中國叢書廣錄》和《中國叢書綜錄續編》/267
8.3 《四庫全書總目》、《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大辭典》/272
8.4 《郡齋讀書志》和《直齋書錄解題》/282
8.5 史書中的書目/285
8.6 《佛典精解》和《道藏提要》/289
8.7 《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和《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293
8.8 善本書目、小說書目、中醫書目等/294
書名索引/302
後記/315
……
序言
高等院校的文史類專業一般要開設“古典文獻學”課程。該課程以講述目錄學、版本學和校勘學的基礎知識為核心,闡述目錄學、版本學和校勘學的基本概念、歷史沿革和有關文獻等,注重理論知識的概括性和系統性,使學生對古典文獻的各方面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本教材則側重於古典文獻本身的介紹,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利用文獻,培養學生實際套用文獻的能力,使他們知道哪些文獻可以解決什麼樣的問題,什麼樣的問題可以找哪些文獻來解決,從而使文獻學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與同類著作相比,本教材有四個特點:
一、資料最新。以前出版的文獻學著作是根據當時的文獻資料編撰而成的,而新編的文獻資料不斷問世,新編文獻往往比原先編成的同一文獻內容更準確,使用更方便,因而更需要學生掌握,但舊有文獻學著作不能反映最新的文獻信息,今天看來已經落伍了。例如關於《十三經註疏》,前人著作中介紹的最新資料是中華書局1982年影印出版的阮元校刻本以及配套的葉紹鈞編的《十三經索引》,但後來有更好的版本問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了鉛印標點簡體本《十三經註疏》,2000年又出版了標點繁體本,全面吸收了阮元《十三經註疏校勘記》和孫詒讓《十三經註疏校記》的成果,同時還擇要採用了近現代學術界有關十三經及其註疏的校勘、辯證、考異、正誤等方面的成果,並對全書進行了統一規範的標點,無疑是目前最好的版本。1997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了李波、李曉光、富金壁三人主編的《十三經新索引》,功能相當完備,可以取代葉編《十三經索引》。這些重要信息在以前編撰的文獻學著作中都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