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鄉

古佛鄉

古佛鄉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位於仁壽縣城正北方,距縣城25公里,古佛鄉幅員面積22.59平方公里,轄設9個行政村,90個經濟社,總人口1264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佛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
  • 下轄地區:利群村 打穀村 響簧村 池家村 協力村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20500
  • 地理位置:仁壽縣城東北
  • 面積:22.59平方公里(2017年)
  • 人口:12641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川Z
概況,下轄村,自然條件,鄉村交通,基礎設施,文教衛生,教育方針,農業經濟,鄉鎮建設,農田水利,

概況

古佛鄉位於仁壽縣城東北,距縣城20公里,北與文宮鎮,東與元通鄉,南與珠加鄉、方加鎮,西與大化鎮相鄰,成赤高速公路橫穿6.43公里,村社水泥路132.6公里,交通便捷。
東風斗渠途經協力村,灌溉面積980畝,松樹斗渠途經響簧、池家兩個村,灌溉面積3250畝,松樹支渠途經打穀、利群兩個村,灌溉面積3580畝。
近年來,古佛鄉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以枇杷、桃子為主的龍頭產業新格局,全鄉結構調整12000畝,其中枇杷10000畝,桃子2000畝,古佛鄉是“中國枇杷之鄉”的核心種植區,枇杷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縣第三位。

下轄村

利群村簡介
利群村位於古佛鄉東北部,由原來的乾溝村與利群村合併而成,東與元通鄉相鄰,南與打穀村相鄰,西與響簧村相鄰,北與文宮鎮相鄰,距國道213線1公里,距仁壽縣城18公里,成赤高速公路橫穿該村4、5、6社。
全村轄7個經濟社,其中耕地面積2117畝,主導產業以枇杷和桃子為主,利群村屬城鄉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範村,是省級新農村大示範建設村之一,村內道路硬化24.5公里。
打穀村簡介
打穀村位於場鎮,由原來的沿河村與打穀村合併而成,東與元通鄉、方家鎮相鄰,北與利群村相鄰,南與池家村相鄰,西與響簧村相鄰,距國道213線1.5公里,距仁壽縣城18公里,城赤高速公路橫穿該村3、4、5、7社。
全村轄11個經濟社,常住戶口1401戶,其中耕地面積3569畝,主導產業以枇杷和桃子為主,村內道路硬化28.5公里,交通便利,屬新農村規劃建設村。
響簧村簡介
響簧村位於古佛鄉西方,由原來的跑馬村與響簧村合併而成,東與打穀村相鄰,南與池家村相鄰,西與大化鎮村相鄰,北與文宮鎮相鄰,距國道213線1.5公里,距仁壽縣城16公里。
全村轄9個經濟社,常住戶口1290戶,常住人口4012人,全村土地面積5.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53畝,主導產業以枇杷和桃子為主,村內道路硬化28公里 。
池家村簡介
池家村位於古佛鄉西南方,由原來的石埂村與池家村合併而成,東與協力村相鄰,西與響簧村、大化鎮相鄰,東北與打穀村相鄰,距國道213線2公里,距仁壽縣城12公里,成赤高速公路橫穿該村2社。
全村轄9個經濟社,常住戶口991戶,常住人口3198人,全村土地面積4.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17畝,主導產業以枇杷和桃子為主。村內道路硬化26.5公里 。
協力村簡介
協力村位於古佛鄉南方,東與方家鎮相鄰,西北方與池家村村相鄰,南與珠加鄉相鄰,距國道213線4公里,距仁壽縣城20公里,成赤高速公路橫穿該村2、3社。
全村轄4個經濟社,常住戶口641戶,常住人口2149人,全村土地面積3.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17畝,主導產業以枇杷和桃子為主,村內道路硬化16公里,交通便利。

自然條件

地質構造:地質構造單元處於川西台陷龍泉褶皺車與川中台拱、威遠穹隆的接合部位。龍泉山自東北向西南斜貫,背斜以西基底屬川西台陷熊坡──鹽井溝雁行帶,東南廣大地域屬川中台拱、南端為威遠穹隆構造。地貌:地貌以丘陵為主,境內地勢西北高東部低,龍泉山脈自境東北角走向西南斜貫,榮威山脈矗立南端。
古佛鄉古佛鄉
土壤:土壤類型多,宜種性廣,有粘沙適中,深厚肥沃,主產玉米的灰棕紫泥土,有磷鉀豐富,排水區好,宜於棉糧生產的棕紫泥土,有適宜水稻、茶葉種植的酸性老沖積黃泥。

鄉村交通

古佛鄉距成都80公里,距仁壽縣城25公里,距眉山55公里,文方路橫穿利群村、打穀村,龍水河,沿溪河,池家河密布其境。

基礎設施

古佛鄉在2000年底,各村已實現公路電話有線電視村通工程。古佛鄉農村已開通程控電話3300餘戶,安裝閉路電視2800餘戶,古佛鄉共有商貿和個體工商戶65戶,農貿市場一個,鄉衛生院一所,中、國小校二所,在校學生1900人,場鎮設施基本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文教衛生

古佛鄉國小
教育設施:國中一所,國小一所,幼兒院一所,在校學生1900人。
衛生醫療設施:古佛鄉衛生院,古佛鄉計畫生育服務站,9個村衛生室,可以做到小病不出鄉就能醫治。
歷史遺蹟:仁壽縣古佛鄉宋墓,位於縣城東北28公里處的古佛鄉池家村。1986年2月,社員修房挖地基時發現並上報。由四川省文管會、樂山市文化局、仁壽縣文化局、仁壽縣文管所組成聯合清理小組對其進行清理。

教育方針

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共產黨的教育方針,執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決策,努
力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古佛中學始建於1969年9月,坐落於仁壽縣古佛鄉龍水河畔,學校依山傍水,環境清幽宜人,占地面積4320平方米,現有學生1000餘人,15個教學班,教師45人。學校建立至現在,教育教學質量成績顯著,多次在縣區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檢查中榮獲特等獎。同時該校積極推進現代化技術管理,學校現有公私電腦80台左右,構建了校園網和區內區域網路,實現了先進技術管理,提高工作效益
古佛鄉國小古佛鄉國小

農業經濟

古佛鄉農業結構合理,傳統項目與優勢項目相輔相成,其中有優質水稻6000餘畝,優質枇杷6500畝,桃子2000畝,新鮮蔬菜5750畝,魚塘養魚290畝,糧食總產量1.05萬噸,農民人
均純收入2992元。 古佛鄉自2005年6月成立協會以來,積極指導民眾發展種植優質枇杷。古佛鄉通過協會的技術指導,種植枇杷3畝以上的民眾有115戶,5畝以上的民眾有23戶,1畝以上的民眾占全村農戶的80%,1畝產值達到1.5萬元以上的有11戶,達到5000元以上的有28戶。2006年,古佛鄉枇杷協會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為幫助全鄉民眾提高枇杷產量,增加經濟收入。
枇杷枇杷
加強了對民眾的技術指導力度,鄉村社黨員幹部和技術人員一起走村串戶,深入民眾的枇杷地里,現場指導民眾搞好枇杷冬季管理,幫助民眾在疏花疏果、蓋膜上做文章,加強對枇杷樹的肥水管理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指導民眾科學施好配方肥,年後做好殺菌套袋工作。幫助民眾搞好稻草覆蓋,增加地面溫度,減少霜凍,達到保濕增溫的作用。對枇杷樹幹用生石灰進行刷白。與此同時,對確實不能蓋膜的,指導民眾晚上12點採用農作物秸稈煙燻的辦法減少霜凍。
古佛鄉現有枇杷種植面積6500畝,有1500多戶種植戶。在2007年的枇杷銷售上,古佛鄉積極主動改變過去的銷售辦法,主動去適應市場、適應商家、適應消費者,採取了定點定單採摘與適時採摘相結合、隨行就市與價格浮動相結合、精品包裝與大眾包裝相結合來應對市場。

鄉鎮建設

古佛鄉新街沒有硬化以前,兩所中國小校近2000名的師生上課十分不便,到場鎮經商的民眾也因街道的髒、亂、差,到處是坑坑窪窪的路面而無法擺攤設點,為此,把新街修建成水泥路成了街道居民、學生和過往民眾的普遍願望,鄉黨委政府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把新街建成水泥路作為了黨委政府為民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成立了以分管場鎮的副鎮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指導街道水泥路建設。
在民眾自願捐款,鄉上擠出財政資金的基礎上,積極爭取了縣上街道建設補貼資金,共10萬餘元建設新街水泥路。新街水泥路的建成,為池家、石墩、跑馬、響簧、協力等5個村的村道水泥路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了解,古佛鄉共有3條街道,古佛鄉在2006年上半年抓住文宮到方家建設水泥路的契機,投資10餘萬元對文古路進行了水泥路路面的硬化。另外,0.6公里長的新農街已經基本完成路基平整工作,2007年完成水泥路路面的硬化工作,從而增添了該鄉民眾發展經濟的勢頭。

農田水利

一是領導重視,財政保障。成立了以鄉長任指揮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指揮部,鄉委、政府將興林工作作為民生工程來抓,將造林任務分解到村,納入鄉村目標任務綜合考核。鄉政府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行民建公助、以獎代補政策。
二是部門鉚勁,任務超額。鄉林業局把握造林季節,採取抓點示範、分片負責、定人包乾等措施,由領導帶隊深入任務鄉鎮田邊地坎宣傳推廣新品種、指導整地栽植。層層簽訂責任書常年有效管護天然林,實現了連續53年無森林火災
三是民眾支持,全力興林。由於政府重視,財政保障及市“雙百萬”工程建設的啟動,極大地調動了民眾興林熱情,業主造林逐漸升溫,全鄉呈現出全社會辦林業的大好形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