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熱學

我國古代的熱學知識大部分是生活和生產經驗的總結。至今所知的古籍中對熱的研究記載較少,還有待於進一步發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熱學
  • 國家:中國
  • 時期:古代
  • 來源:生活和生產經驗
火的利用和控制,使人類第一次支配了自然力,使人類文明大大前進了一步,同時,它也是古人對熱現象認識的開端。我國山西省芮城西侯度舊石器的遺址,說明大約180萬年前人類已經開始使用火。 對冷熱的認識。約在公元前2000年,我國已有氣溫反常的記載,在兩周初期,人們開始掌握降溫術和高溫術。據《周禮》記載,當時已設專人司貯冰事,冬季鑿冰加以貯藏,到春、夏季用以冷藏食物和保存屍體。說明當時已利用天然冰來降溫。我國冶煉業的發展較早,高溫技術也很早被人們掌握。江蘇省曾出土春秋晚期的一塊鐵,經科學分析,它是一塊生鐵,生鐵的冶煉溫度比熟鐵高,需達攝氏千度以上。生鐵的出土,說明在那時的高溫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 溫度計還沒有發明以前,古人在冶鍊金屬的實踐中,創造了通過觀察火候和火色來判別溫度高低的方法。據《考工記》記載,在鑄時,隨溫度的升高,火焰的顏色先後變為暗紅色、橙色、黃色、白色、青色,然後才可以澆鑄。這種方法同樣也套用於制工業。從現代科學分析,不同物質有不同的汽化點,因此從火焰的顏色可以判斷所汽化的物質,從而判斷溫度的高低。對同一種物質,隨著溫度的升高,其顏色也先後有所變化。“火候”(包括火色)成了我國古代熱工藝中一個內容豐富的特有概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