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窯陶瓷

古代民窯陶瓷

《古代民窯陶瓷》是2005年華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由《古代民窯陶瓷》編委會編纂,收錄從漢代到明代450件具有代表性的精美陶瓷器。

基本介紹

  • 書名:古代民窯陶瓷
  • 作者:古代民窯陶瓷編委會
  • ISBN:9787801782038
  • 類別:圖書>藝術>鑑賞收藏
  • 頁數:15頁
  • 出版社華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04-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陶瓷發展,

內容簡介

《古代民窯陶瓷》是老古董叢書中的《古代民窯陶瓷》分冊。《古代民窯陶瓷》收錄從漢代到明代450件具有代表性的精美陶瓷器。每件陶瓷器均附有精美圖片、尺寸、市場成交價及將要說明。《古代民窯陶瓷》內容豐富,圖文並茂,資料翔實,許多品種均附有參考價值,可供文物收藏者欣賞、參考。

陶瓷發展

早在新時期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拉開了陶瓷發展史的序幕。一開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為容器或餐具。後來陶瓷製造逐漸脫離了實用主義,出現了只作為裝飾功用的產品。殷商初期,隨著燒制溫度的不斷提高,瓷器初具雛形。
歷史上最先出現的瓷器是青瓷。與比陶相比,瓷器質地細膩緻密,堅固耐用,而且表面塗上了一層釉,防漏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算是進步。但在早期,經常出現露胎流釉的現象。這是由於在制坯時,瓷胎塗滿釉質。在燒制過程中釉質受熱熔化,變為液體,流到地面上,冷卻後又變回固態,把瓷器與地面粘連起來。當時這種現象十分普遍。遇到這樣的情況,師傅們只能用小榔頭敲擊瓷器底部,以把它同地面分開。這是個投鼠忌器的過程,力道的把握非常困難,勁小了,根本敲不下來;勁大了,又會使瓷器上產生裂紋,影響品質,甚至會把瓷器打碎,那前面的所做一切就前功盡棄了。後來有人發明了“半釉”法,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方法就是在制胎時只把釉質塗在器物的上半部分,並且稍微塗得厚一點。燒造時釉質受熱後向下流,流到器物最底下剛好流完,而不會滴到地面上,這樣冷卻後就不會和地面發生粘連,很容易的就可以拿起來了。
東漢時,浙江的越窯的青瓷逐漸成熟起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直至魏晉南北朝,青瓷已經獨霸中國的瓷器市場。
此時,白瓷在北方悄然興起,並在青瓷的強大統治下頑強地生根發芽。經過歲月的洗禮,唐朝時已經和青瓷分庭抗禮。兩者各領風騷,有“南青北白”之說。唐朝的彩陶藝術也有了很大發展,最大的成就是人們後來所熟知的“唐三彩”。唐三彩主要由黃、綠、白三色的釉彩塗於胎身,因此得名。其造型豐富多樣,有各種人物、動物、花鳥等,其中最出名的,要屬唐三彩的馬。
隨著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中國瓷器市場格局重新洗牌。到了宋朝,瓷器產品打上了地方風格的烙印,形成一個個“瓷器割據”。總體上可概括為“五大名窯”,就是人們常說的官、哥、汝、定、鈞。
經過近千年的發展,中國陶瓷到明清時期更加燦爛輝煌。瓷器不再單調乏味,而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有藍釉、祭紅釉、郎窯紅釉、豆紅釉、黃釉、孔雀綠釉、黑釉等,其中黑釉是用來描邊的。
明代宣德的瓷器在落款上極為講究——真品上的落款中,“德”字右半部分“心”字之上的一橫是省略的,但是宣德爐除外。因為宣德爐是皇家使用的,所以不能殘缺。德化窯的產品質地極脆,製作小型瓷器尚可,大型器物則容易變形,但非常適合佛像,傳世的德化窯佛像價值很高。
清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但陶瓷製造卻迎來了又一個黃金時代,景德鎮依然穩居陶瓷生產的重要中心。清朝瓷器質量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最高。清朝的統治者非常關心陶瓷業的發展,曾多次頒布特別御令,直接指導官窯的生產活動,對每一件瓷器的器形、樣式、尺寸、紋路等都有明確的批示。這個時期,普遍實行“官搭民燒”制度。所謂“官搭民燒”,就是朝廷把一些御用瓷器的製造工作外包給民窯。由專門的機構設計好瓷器的樣子,同時計算好所需銀兩的數目,一併交給民窯。民窯拿著銀兩去購買原料,按要求進行燒制。如果燒出來的瓷器不合規定,或者製作過程中出現事故,導致原料無法使用,損失必須由民窯自己掏錢承擔。無論返工多少次,朝廷絕不再播一兩銀子,根本不會去管民窯是賺還是賠。用時髦的話來講,就是自負盈虧。在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許多學者都把官搭民燒歸為“封建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因為朝廷可以憑藉皇權,肆意壓低價格。但我認為這樣簡單的評價有失偏頗。實際上,當時參加“官搭民燒”的民窯中,真正賠錢的極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