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分類
中國最早機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東周時期,中國人就已發明了古代機器人。當今世間,只要談及機器人,言必歐美、東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機器人的,是我們中國人。我國制出的古代機器人不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廣泛,有各霸愚櫻灑式各樣的機器人。會淋籃鴉 跳舞的機器人、會唱歌吹笙的機器人、持賺錢的機器人和會捉魚的機器人……等,應有盡有。
會跳舞的機器人
我國唐朝的段安希說:西漢時期,漢高祖在
平城、被匈奴單于冒頓圍困。漢軍陳平得知冒頓妻子閼氏所統的兵將,是國中最為精銳剽悍的隊伍,但閼氏具有妒忌別人設微的性格。於是陳平就命令工匠製作了一個精巧的木機器人。給木機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
花枝招展,並把它的臉上擦上彩塗上胭脂,顯得更加俊俏。然後把它放在女牆(城牆上的短牆)上,發動機關(機械的發動部分),這個機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優美,招人犁趨屑喜愛。閼氏在城外對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誤把這個會跳舞的機器人為真的人間美女,怕破城以後冒頓專寵這箇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閼氏就率領她的部隊棄城而去了。平城這才化險為夷。
會唱歌吹笙的機器人
唐代的機器人更為精巧神奇,唐朝人張騖在《朝野全載》中說:洛州的
殷文亮曾經當過縣令(相當於“縣長”),性格聰巧,喜好飲酒。他刻制了一個木機器人並且給它穿上用綾羅綢緞做成的衣服;讓這個機器人當女招待。這個“女招待”酌酒
行觴,總是彬彬有禮。
會賺錢的機器人
唐朝時,我國杭州有一個叫楊務廉的工匠,研製了一個僧人模樣的機器人,它手端化緣銅缽,朵影阿求能學和尚化緣,等到缽中錢滿,就自動收起錢。並且它還會向施主躬身行禮。杭州城中市民爭著向此缽中投錢,來觀看這種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為主人撈到數千錢,真可稱為別出心裁,生財有道。
會捉魚的機器人
唐代的機器人還用於生產實踐。唐朝的柳州史王據,研製了一個類似水獺的機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魚以後,它的腦袋就露出水面。它為什麼能捉魚呢?如果在這個機器人的口中放上魚餌,並安有發動的部件,用石頭縋著它就能沉入水中了。當魚吃了魚餌之後,這個部件就發動了,石頭就從它的口中掉到水中,當它的口合起來時,它銜在口中的魚就跑不了啦,它就從水中浮到水面。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於生產的機器人。 此外,在《拾遺錄》等書中,還記載了古代機器人登台演戲、執燈伴瞎等機巧神妙。
歷史發展
國內
西周時期,中國的能工巧匠偃師就研製出了能歌善舞的
伶人,這是中國最早記載的機器人。
, 1800年前的漢代,大科學家張衡不僅發明了地動儀,而且發明了計里鼓車。計里鼓車每行一里,車上木人擊鼓一下,每行十里擊
鐘一下。
國外
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時代的古希臘數學家希羅(約公元10~70年)發明了以
水、空氣和蒸汽壓力為動力的機械玩具,它可以自己開門,還可以藉助蒸汽唱歌,如氣轉球、自動門等。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鐘錶技術發明廠自動機器玩偶,並在大阪的道頓掘演出。
1738年,法國天才技師傑克·戴·瓦克遜發明了一隻機器鴨,它會嘎嘎叫,會游泳和喝水,還會進食和排泄。瓦克遜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機械化而進行醫學上的分析。在當時的自動玩偶中,最傑出的要數瑞士的鐘表匠傑克·道羅斯和他的兒子利·路易·道羅宙謎婚斯。
1773年,他們連續推出了自動書寫玩偶、自動演奏玩偶等,他們創造的自動玩偶是利用齒輪和發條原理而製成的。它們有的拿著畫筆和顏色繪畫,有的拿著鵝毛蘸墨水寫字,結構巧妙,服裝華麗,在歐洲風靡一時。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這些玩偶其實是身高1米的巨型玩具。保留下來的最早的機器人是瑞士努薩蒂爾歷史博物館裡的少女玩偶,它製作於200年前,兩隻手的十個手指可以按動風琴的琴鍵而彈奏音樂燥連格,還定期演奏供參觀者欣賞,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典型代表
木牛流馬
1700多年前,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是,木牛流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運輸工具呢?千百年來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爭論不休。 查考史書,《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
祁山,以
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
斜谷出,以
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上述記載明確指出,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的發明,而且木牛流馬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工具,從木牛流馬使用的時間順序來
看,先有木牛,後有流馬,流馬是木牛的改進版。 給
《三國志》作注的南北朝時期的
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
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使得後人對木牛流馬的認識始終是鳳毛麟角、
雲山霧罩。 諸葛亮造出木牛流馬200年後,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天才祖沖之據說造出了木牛流馬。《南齊書·祖沖之傳》說:“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他同樣也沒有留下任何詳細的資料。
但是關於祖沖之造出木牛流馬的記載為自動機械的觀點提供了佐證,這是關於木牛流馬的一個主要觀點,認為三國時利用齒輪製作機械已為常見,後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馬,應該是一種運用齒輪原理製作的自動機械。在陝西省
漢中市勉縣的
黃沙鎮,史料記載這裡是諸葛亮當年造木牛流馬的地方。據考證,諸葛亮當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馬總共用過3次,木牛流馬就是從這裡出發,走過250公里的棧道,到達前線
祁山五丈原。
指南車
傳說遠古時
蚩尤與
炎帝交戰,蚩尤施法降霧,使人不辨方向,打敗了炎帝。炎帝向
黃帝求援,黃帝便製造出指南車,在霧中也能指示方向,於是就打敗了蚩尤。 據記載,東漢時
張衡也曾製造過
指南車。三國時期,
馬鈞在魏國擔任給事時,曾與人就指南車之事是否屬實發生爭論。魏明帝因此下令,讓馬鈞造指南車。馬鈞果然造出了一輛指南車,車上有一小木人,不論車子如何前進、後退、轉彎,木人的手一直指向南方。南朝劉宋開國皇帝
劉格,曾繳獲一部指南車,修復內部機件後,車上的小木人就會自動指向南方。南齊皇帝蕭道成命祖
沖之造指南車,
祖沖之設計了一套銅製齒輪傳動機構,與另一位能人造的指南車比試,結果那人比輸了,就只好把自己的車燒掉了。
記里鼓車
中國漢末魏晉時期出現了
記里鼓車。記里鼓車分上下兩層,上層設一鐘,下層設一鼓。記里鼓車上有小木人,頭戴峨冠,身穿錦袍,高坐車上。車走10里,小木人擊鼓1次,當擊鼓10次,就擊鐘1次。宋朝有個叫盧道隆的人,也製造過記里鼓車。他製造的記里鼓車有兩個車輪,還有一個由6個齒輪組成的系統。車輪轉動時,齒輪系統就隨之運動。車輪向前轉動 100圈即前行600米,為當時的1里路,這時車上中平輪剛好轉1周,輪上有一個凸輪作撥子,撥動車上木人手臂,使木人擊鼓1次。車上還有上平輪,中平輪轉10周,上平輪轉1周。上平輪轉1周則撥動木人,擊鐘1次,使人知道已行路10里。 記里鼓車和現代汽車上的計程器作用一樣,它是古代利用
齒輪傳動來記載距離的自動裝置。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鐘錶技術發明廠自動機器玩偶,並在大阪的道頓掘演出。
1738年,法國天才技師傑克·戴·瓦克遜發明了一隻機器鴨,它會嘎嘎叫,會游泳和喝水,還會進食和排泄。瓦克遜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機械化而進行醫學上的分析。在當時的自動玩偶中,最傑出的要數瑞士的鐘表匠傑克·道羅斯和他的兒子利·路易·道羅斯。
1773年,他們連續推出了自動書寫玩偶、自動演奏玩偶等,他們創造的自動玩偶是利用齒輪和發條原理而製成的。它們有的拿著畫筆和顏色繪畫,有的拿著鵝毛蘸墨水寫字,結構巧妙,服裝華麗,在歐洲風靡一時。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這些玩偶其實是身高1米的巨型玩具。保留下來的最早的機器人是瑞士努薩蒂爾歷史博物館裡的少女玩偶,它製作於200年前,兩隻手的十個手指可以按動風琴的琴鍵而彈奏音樂,還定期演奏供參觀者欣賞,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典型代表
木牛流馬
1700多年前,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是,木牛流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運輸工具呢?千百年來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爭論不休。 查考史書,《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
祁山,以
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
斜谷出,以
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上述記載明確指出,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的發明,而且木牛流馬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工具,從木牛流馬使用的時間順序來
看,先有木牛,後有流馬,流馬是木牛的改進版。 給
《三國志》作注的南北朝時期的
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
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使得後人對木牛流馬的認識始終是鳳毛麟角、
雲山霧罩。 諸葛亮造出木牛流馬200年後,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天才祖沖之據說造出了木牛流馬。《南齊書·祖沖之傳》說:“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他同樣也沒有留下任何詳細的資料。
但是關於祖沖之造出木牛流馬的記載為自動機械的觀點提供了佐證,這是關於木牛流馬的一個主要觀點,認為三國時利用齒輪製作機械已為常見,後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馬,應該是一種運用齒輪原理製作的自動機械。在陝西省
漢中市勉縣的
黃沙鎮,史料記載這裡是諸葛亮當年造木牛流馬的地方。據考證,諸葛亮當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馬總共用過3次,木牛流馬就是從這裡出發,走過250公里的棧道,到達前線
祁山五丈原。
指南車
傳說遠古時
蚩尤與
炎帝交戰,蚩尤施法降霧,使人不辨方向,打敗了炎帝。炎帝向
黃帝求援,黃帝便製造出指南車,在霧中也能指示方向,於是就打敗了蚩尤。 據記載,東漢時
張衡也曾製造過
指南車。三國時期,
馬鈞在魏國擔任給事時,曾與人就指南車之事是否屬實發生爭論。魏明帝因此下令,讓馬鈞造指南車。馬鈞果然造出了一輛指南車,車上有一小木人,不論車子如何前進、後退、轉彎,木人的手一直指向南方。南朝劉宋開國皇帝
劉格,曾繳獲一部指南車,修復內部機件後,車上的小木人就會自動指向南方。南齊皇帝蕭道成命祖
沖之造指南車,
祖沖之設計了一套銅製齒輪傳動機構,與另一位能人造的指南車比試,結果那人比輸了,就只好把自己的車燒掉了。
記里鼓車
中國漢末魏晉時期出現了
記里鼓車。記里鼓車分上下兩層,上層設一鐘,下層設一鼓。記里鼓車上有小木人,頭戴峨冠,身穿錦袍,高坐車上。車走10里,小木人擊鼓1次,當擊鼓10次,就擊鐘1次。宋朝有個叫盧道隆的人,也製造過記里鼓車。他製造的記里鼓車有兩個車輪,還有一個由6個齒輪組成的系統。車輪轉動時,齒輪系統就隨之運動。車輪向前轉動 100圈即前行600米,為當時的1里路,這時車上中平輪剛好轉1周,輪上有一個凸輪作撥子,撥動車上木人手臂,使木人擊鼓1次。車上還有上平輪,中平輪轉10周,上平輪轉1周。上平輪轉1周則撥動木人,擊鐘1次,使人知道已行路10里。 記里鼓車和現代汽車上的計程器作用一樣,它是古代利用
齒輪傳動來記載距離的自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