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石曼卿“佛號”摩崖題刻,南宋,呂元錫題記,南宋,杜國光題記,南宋,丁夢臣題記,南宋,趙炳題記,南宋,呂交修題記,南宋,李壁題記,南宋,趙希昔題記,南宋,“一臥千古”摩崖,南宋,“山人足魚”摩崖,南宋,王堅紀功碑,南宋,鎮西門摩崖題刻,南宋,土地岩摩崖題刻,明代,“魚山勝概”摩崖,明代,李尚德摩崖詩,清代,千佛崖《祈嗣碑》摩崖,明代,徐瀾摩崖詩,明代,王世沅摩崖詩,明代,“魚城三友”題記,清代,陳大文摩崖詩殘文,清代,“釣魚城”摩崖,清代,沈懷瑗摩崖詩,清代,“魚山八景”摩崖,王堅紀功碑亭,
北宋,石曼卿“佛號”摩崖題刻
在護國寺前釣魚台右下側離地表2.16米的岩壁上。面西。摩崖高3.4米,寬2.6米,面積8.84平方米。上有楷書、線刻“三尊”(即:阿彌陀佛、釋迦佛、彌勒佛)佛號3行共12字。文曰,“無量壽佛、釋迦文佛、彌勒尊佛”。每字高0.8米,寬0.7米,為北宋著名文學家石曼卿手書。原本刻在釣魚山江對岸的龜山寺內。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合州知州丁覺以墨本出示石照縣尉文燾,文燾遂糾工刻於此處。
該佛號摩崖筆力遒勁,法度森嚴,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它與“一臥千古”摩崖和“釣魚城”摩崖,並稱為釣魚城“摩崖三絕”。
南宋,呂元錫題記
在釣魚台至懸空臥佛石梯右側離地表1.1米的崖壁上。面南。現也嚴重風化。
原題記高1米,寬1.13米,面積1.13平方米。隸書,計有11行,每行10字,其中第7行11字,共111字。系乾道三年丁亥(1167年)四月十六日,合州石照縣令呂元錫邀賓客張難老、王正叔、王必先、蒲大受游釣魚山題記。文曰:
予吏兩屬邑,今五年,獨未/至此山為不滿。乾道三年/夏(“二、二”上下結構)十六日,開封張難老/相帥與三槐王正叔、汝陽/王必先、涪上蒲大受、難老/之弟堅老,同來窮高深之/樂。坐壘壁之下,江天軒豁,縉/雲諸山在指顧間,汲泉瀹/茗,徜徉終日,不知六月之/袢暑也。向晚復放舟,自東/江歸城下。申國呂元錫題。
註:文中“/”號作為原題記的分行標記。下同。
南宋,杜國光題記
在釣魚台至懸空臥佛石梯右側離地表1.1米的崖壁上。面南。刻於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七月。為杜國光在釣魚山飲餞馮廷式的留題,現也風化模糊。
原題記高0.8米,寬1.23米,面積0.98平方米。楷書,計有7行,每行6字,共42字。
文曰:□慈馮廷式之/□涪陵鄉人杜/國光拉浚儀趙/□和若□飲餞/□此廷式之弟/慶遠偕行乾道/辛卯七月二日
南宋,丁夢臣題記
在釣魚台至懸空臥佛石梯右側離地表1.1米的崖壁上。面南。刻於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現也嚴重風化。
原題記高1.46米,寬0.73米,面積1.07平方米。楷書,計有6行,每行14字,其中2、6行只9字,共62字。
文曰:
淳熙改元,丁夢臣、鮮于焯、游仲鴻、李/掞、呂文淵、候午中入奉/廷對,馮怡、李充宗、趙師仁、希珏、梁義/照、何邁、丁夢錫、僧淨覺餞於此,共挹/江山之勝。日既夕,相與歌大江東去/以祖之。十二月十三日。
南宋,趙炳題記
在釣魚台至懸空臥佛石梯右側離地表1.1米的崖壁上。面南。刻於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現也嚴重風化。
原題記高0.44米,寬1.5米,面積0.66平方米。楷書,計有14行,每行4字,其中8行3字,13行2字,末行6字,共55字。
文曰:
淳熙改元/主上臨軒/東蜀之士/趙炳黎昭/冬景旦馮/□汝誠之/勾龍士奇/同舟造/□魚山袁/□□久疇/□三人講/□於此臈/日書/住山□信上石
南宋,呂交修題記
在懸空臥佛下方離地表0.5米的石壁上。面南。刻於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現也嚴重風化。
原題記高0.7米,寬1.5米,面積1.05平方米。楷書,計有13行,每行8字,末行5字,共101字。
文曰:
紹熙改元,郡守汲國/呂交修無乘以清明/日率長安毋如愚子/發、長江杜幾伯扶、資/中馬三捷周臣、普慈/楊文彥章、蓬溪趙琳/君瑞、族人□□□□/溉,放舟來尋□□□/勝積雨初□□□□/色放懷舉酒□□□/時□□□□□□□/仁明□□□□□□/住僧□□□□。
南宋,李壁題記
在懸空臥佛下方離地表0.5米的石壁上。面南。刻於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現也嚴重風化。原題記高0.4米,寬0.6米,面積0.24平方米。楷書,計有5行,每行4字,共20字。
文曰:眉山李壁/來游,甥□/沖之族子,/潮俱。慶元/三年狗日。
南宋,趙希昔題記
在懸空臥佛下方離地表0.5米的石壁上。面南。刻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現也嚴重風化。原題記高1.36米,寬0.8米,面積1.08平方米。楷書,計有8行,前3行每行17字,第4、5、6行每行18字,第7行19字,末行5字,共129字。文曰:
嘉定已卯史寅運與趙俅 奏名外省庚辰春/□春 大對趙希昔同武信楊令榘及鄉人羅/□□孫說王輝王仲甲龐雲孫飲餞於此自/□□□(先登子)戊戌進士第以至於今子孫登科者累/□□□□(葉不絕寅)運甲戌春曾餞與俁之行與俅及第/□□□□□與□侄與效與佩侍行與交與俅/□□□□□□□□□寅運茲執經於羅酉之坐/住山僧滔刻
註:趙希昔系宋宗室,其侄為趙仿,故文中“效”字為“仿”字之誤。
明萬曆《合州志》
南宋,“一臥千古”摩崖
在懸空臥佛西側離地表2.4米的峭壁上。刻於南宋紹興元年至淳祐元年(1131)—1237年)。摩崖高0.74米,寬2.73米,面積2.02平方米。字徑0.65米。楷書、陰刻。
落款曰:采亭王休書。在懸空臥佛東側的峭壁上,原有王休“魚山古蹟”摩崖題刻與之對應,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幻屋山叟在“魚山古蹟”上題刻了“魚山八景”。
南宋,“山人足魚”摩崖
在在千佛岩右壁米距地表2.8米的峭壁上。刻於南宋紹興元年至淳祐元年(1131)—1237年)。題刻面南,高0.7米,寬2.7米,面積1.89平方米。字徑0.6米。楷書,陰刻。落款曰:采亭書。
南宋,王堅紀功碑
由在釣魚城西岩王堅紀功碑保護亭中。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18.7″,東經106°18′27.6″,高程約352米,方向318°。該碑為一尊高5.6米,長5.72米麵西而立的巨石,過去,因其正壁中有高3.4米,寬2.7米,面積9.18平方米的石刻千手觀音造像和浮雕佛教故事5方(已殘破),故前人習以“千手觀音”稱之。
王堅紀功碑為國家二級文物,是南宋軍民和張珏為了紀念王堅的戰功而刻下的“紀功碑”,在王立開城降元之後,因為該碑上刻有斥罵元朝統治者的文字,才被鑿毀,刻上了佛教故事。在殘碑上,總計有“……漢……跨開達……不……逆醜元主, 王公堅以魚台一柱支半壁,……簽……書……戒於……八……相呂公……六十……稔矣黎有……於……定之設機……西蜀其自襄樊始,詩紀厥功被之金石,奉為父母拜識其靈……辟……簽書”61字,是研究釣魚城戰爭歷史最珍貴的資料。
南宋,鎮西門摩崖題刻
鎮西門摩崖題刻位於釣魚城西鎮西門南側。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15.8″,東經106°17′57.7″,高程約279米,方向275°。該題刻處於山體轉角岩石的西面,其下為上山石板梯道,兩側有柏樹、竹林等植被。該摩崖題刻其先於岩面鑿出長1.28,寬1.45,深0.05—0.09米的長方形碑面,並在周沿部分刻劃寬0.05米的菱形紋裝飾帶。碑面上部已風化、損毀,下部文字由左向右題刻7行文字,楷書。
該題刻與宋末釣魚城抗戰密切相關,從殘文中可判斷出題刻內容主要記述的是南宋鹹淳元年(公元1265年),身任總統戍合軍馬的秦琳和釣魚城守將張珏,為打破蒙古軍對渠江沿線的封鎖,於是年十一月派遣精銳夜襲廣安大良城,並在收復大良城(宋度宗於翌年二月詔改廣安軍為寧西軍)之後,又一舉攻破了虎嘯城,扭轉了緊張的局勢。12月,釣魚城守軍與各路宋軍發起了對開州的反攻,經過兩月激戰,勝利而歸。為此,忽必烈不得不及時採取加強對四川控制的應對措施,於是月詔改四川行樞密院為行中書省,命賽典赤·贍思丁、也速帶兒行中書省事,治地利州。
南宋淳祐摩崖題刻在釣魚城已發現的摩岩題刻極為少見,對於研究釣魚城戰爭史甚重要。而且該摩崖題刻書法清秀穩健,局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南宋,土地岩摩崖題刻
在大天池西北馬鞍山土地岩面東距地表0.51米的石壁上。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37.4″,東經106°18′33.2″,高程約364米,方向143°。該題刻因長年裸露已經風化,僅有被泥石深層覆蓋的下半部分保存下來。計有殘文29行,可辨識的文字有 “全眾……乃歲……一……兵岸……雖欲……勢易……元主千一百人列隊……之急……飛丸……此……不……初守城棧……可歿……發必中……日夜……果業賊……城者萬眾侍……為……辨……不……陽之……以……運……將……王……水……朝貢張……魚醜旅仇子如……畫……者……三為……” 74個。
土地岩題刻與《王堅紀功碑》屬同一時期作品,是釣魚城軍民為記錄釣魚城南宋開慶元年戰役,銘記戰役軍功而鑿造的一幅題刻。土地岩題刻印證了釣魚城南宋開慶元年戰役蒙、宋雙方在釣魚城西北外城激戰的史實,為揭開了 7個多世紀以來蒙哥之死這一奧秘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明代,“魚山勝概”摩崖
在千佛石窟右側離地表3米處的石壁上。摩崖高1.5米,寬約6.6米,字徑1.4米。篆書。前後有記云:“國朝嘉靖丙申仲秋,荊門黎一夔書。時同游永平李世寧、景陵陳詔、江陰江誼、昆明張如、□竹楊華與焉。”
黎一夔,荊門(今湖北荊門市)人。明代進士。嘉靖十五年至十九年(公元1536-1540年)任合州知州。“魚山勝概”四字,作者採用了以隸法寫篆書的特殊體式,故而蒼勁有力,龍蛇盤繞,提高了書法的意境。
此摩崖因風雨剝蝕,現已模糊不清了。
明代,李尚德摩崖詩
今存於釣魚城千佛崖左側“孫元良摩崖題刻”下方距地表0.53米的石壁上。刻於明代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題刻面東,高1.4米,寬0.9米,面積1.26平方米。共7行,71字。詩文如下:
將北上登釣魚城
四十無聞尚遠遊,天門從此一椉秋。風霜獨重黃華笑,今古誰輕白髮愁。山屬大明蠲宋憤,水仍巴字嘆川流。登途已擬歸來賦,青管何能為國謀。
隆慶庚午郡人李尚德書。
李尚德是明代合州(今重慶市合川區)人。隆慶庚午(即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十二月乙卯,明穆宗僅選“遺才”的覆試,參加者竟近4萬人。今查黃崇蘭所輯《貢舉考略》中明代嘉靖至隆慶年間17次科考錄取的5720名進士中無李尚德之名。《南雍志》卷五二(續修四庫全書本)記載:
清代,千佛崖《祈嗣碑》摩崖
在千佛崖摩崖造像右側距地表1.5米的石壁上。刻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額曰:
祈嗣碑
文曰:
合陽南津書院街信士孫遙同室陳氏
癸心捐資就像修補
感靈顯應諸佛壹千位
乾隆十八年癸酉歲孟春月吉
明代,徐瀾摩崖詩
在釣魚城護國門外“釣魚城”摩崖題刻左側距地表2.8米的石壁上。刻於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題刻共兩方。面南。左方題刻高0.8米,寬1.97米,面積1.576平方米。無題,詩云:
石蹬康踉上石台,草陰花影酒樽開。雲中遠見陳佳鶴,獨抱瑤琴逐後來。
落款:吾翁
右方題刻高2.1米,寬1.4米,面積2.94平方米。詩云:
與一泉別駕常君三泉進士張君同游護國寺
臥佛知名寺,青春結伴行。松聲天外落,江影座中明。鶴睡雲留石,僧禪鳥下楹。相看渾不語,頗要學無生。
落款:吾翁徐瀾
徐瀾,雲南臨安(今雲南省建水縣)人。明代嘉靖初舉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合州。
明代,王世沅摩崖詩
在釣魚台至懸空臥佛石級右側石壁上。刻於明代天啟三年(1623年)。原題記高米,寬米。
詩云:久向楞伽坐講筵,裟隨飛錫枕江邊。三朝世界毫光滿,億萬恆沙一息懸。無疾無識亦無意,非空非色總非禪。
明代,“魚城三友”題記
在釣魚台至懸空臥佛石級右側石壁上。刻於明代天啟甲子(天啟四年,1624年)。原題記高米,寬米,有部分殘缺。文曰:
天啟甲子冬日庚申魚城三友張凱、周昌嗣、董三知,讀書而明理為第一義。
清代,陳大文摩崖詩殘文
該摩崖在護國門外“釣魚城” 摩崖的左方距地表2.2米的崖壁上。陳大文,別號硯齋。清代江蘇吳門(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為合州吏目,後任合州知州、重慶知府、四川布政使、廣東巡撫等職。
這首詩是作者升任合州知州後,到釣魚城尋訪遺址時所作。刻於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題刻面南,石壁上現能識別殘文僅20字。原詩云:
巒林聳翠微,空亭映碧流。城因南渡築,國為北兵收。已竭援民力,全憑與妹謀。蚤應營峻宇,俎豆共千秋。
詩後附言“城上無安撫史王公(立)、熊耳夫人祠宇,將請續建。”
清代,“釣魚城”摩崖
現存於護國門外,山道右側離地表2.2米處的峭壁上。摩崖高0.96米,寬2.4米,面積2.3平方米。“釣魚城”每字字徑0.7米。楷書。兩側有記曰:“清乾隆庚子(1780年)孟春”、“會稽(今浙江山陰縣)沈懷瑗書”。
沈懷瑗曾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任合州吏目,喜吟詠,尤工書法。“釣魚城”摩崖,為護國寺僧一清泐石,刻藝精湛,再現了作者“筆鋒俊逸酣沉,使轉有致”的神韻。該摩崖在5年前已開始風化剝落。
清代,沈懷瑗摩崖詩
在徐瀾詩左側距地表3.2米的崖壁上。刻於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題刻面南,高0.8米,寬0.5米,面積0.4平方米。楷書,陰刻。8行,56字。詩云:
步陳硯齋太守韻
峴首憑高處,雙江合匯流。孤城猶屹峙,戰壘已全收。邈矣張王績,雄哉璡璞謀。明禋崇令典,肸饗妥春秋。
己亥仲夏屬吏沈懷瑗
清代,“魚山八景”摩崖
在懸空臥佛左壁距地表2.08米的崖壁上。刻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題刻面南,高0.68米,寬2.4米,面積1.632平方米。共11行、45字。文曰:
魚山八景
峰頂白雲 嘉陵縈帶 天池夜月 古洞流泉
沙灘響雨 赤壁文光 東谷晴霞 西市晚煙
康熙丙申夏 幻屋山叟題
王堅紀功碑亭
王堅紀功碑為一尊高5.6米,長5.72米麵西而立的巨石,過去,因其正壁中刻有千手觀音造像和浮雕佛教故事,故前人習以“千手觀音”稱之。
王堅紀功碑為國家二級文物,是釣魚城抗戰後期守城軍民為了紀念王堅的戰功而刻下的“紀功碑”,在王立開城降元之後,因為該碑上刻有斥罵元朝統治者的文字,才被鑿毀,刻上了佛教故事。殘文總計有61字,是研究釣魚城戰爭歷史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王堅紀功碑》是釣魚城軍民為記錄釣魚城南宋開慶元年戰役,銘記戰役軍功而鑿造的一幅題刻。它印證了南宋開慶元年釣魚城之戰王堅率領守城軍民與蒙古大軍展開激戰的史實,為揭開了 7個多世紀以來蒙哥之死這一奧秘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信奉佛教的人都知道,千手觀音的初禪之地——千手觀音道場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境內的白雀庵。
民間相傳:白雀庵始建於1600多年前的晉朝,庵院坐北朝南。其廟內供奉的“千手千眼”菩薩,即為東漢時期興林國國王妙莊王的三女兒,人稱“三皇姑”。當時,興林國妙莊王以善為理、從善如流,奉行“國天下以民為本,民福祉則國家安”的治國方針,其沸騰的國運,盛行的善流,招致東漢朝臣和百姓的羨慕與向望。妙莊王一共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叫妙金,二女兒叫妙銀,三女兒叫妙善。三個女兒中妙善心地善良,最得妙莊王寵愛,視為掌上明珠。但是,妙善信奉佛教,不像兩位姐姐那樣貪圖享受,以至後來就私自出家在白雀庵當了尼姑。妙莊王知道三女兒妙善出家為尼以後,氣得來是七竅生煙。他一而再而三地勸說並逼迫妙善還俗,不料妙善就是死活不肯答應。妙莊王惱羞成怒,於是令人一把火燒了白雀庵,庵中數百名尼姑葬身火海。妙善見父王如此殘忍,於是乘白虎遠走井陘蒼岩山修行去了。
妙莊王是一位慈善的國君,但他在處理三女兒出家這件事情上卻糊塗一時,犯了不可饒恕的大錯,於是在不久以後,他就得了一場怪病——滿臉生瘡,後經神醫開藥,需用親生女兒的手和眼作藥引子才能治好。當時,妙莊王的大女兒妙金和二女兒妙銀,都不願意為父親獻出自己的手和眼睛。以慈善為本的妙善得知這一訊息後,就毫不猶豫地捨出自己的手和眼來為父王治病。妙莊王羞愧萬般,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