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文明古國簡史之一。該書從歷史演進序列,探索了古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國家形成途徑,敘述了早期國家的地理區域、自然環境、社會結構、物質基礎,以及在演進過程中的國家制度、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並以全新的視覺透視了古中國的城市建設、文化發展、知識成就、生活習俗、社會風尚、宗教信仰和對外交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中國簡史
- 外文名: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ese
-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 頁數:382頁
- ISBN:7801288017
- 作者:許海山
- 出版日期:2006年7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中國言實出版社
圖書目錄,文摘,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編:古中國歷史概覽
導 論
第一章 華夏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形成的軌跡
第一節 關於文明起源的界定與爭論
一、義明起源的標誌
二、義明標誌的爭議
三、文明的國家概念和多樣性標準
第二節 原始文明到國家文明的形成過程
一、部落聯盟時代
二、酋邦時代
三、國家文明的形成
第三節 中國古代國家文明形成的三個階段
一、早期的農耕聚落時期
二、初步分層與分化的中心聚落
三、家長制與宗族村落
第四節 中國都邑國家的形成
一、社會等級階層的出現
二、宗族聚落到城邑的形成
三、城邑國家的管理
第二章 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形成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 青銅器的出現與農業的發展
一、農具的出現與農牧業生產的發展
二、農耕與聚落生產
三、水井與農業灌溉
四、耕牛與家庭飼養業的出現
第二節 家庭手工業的出現與發展
一、制陶、漆木、紡織業的發展
二、石器、玉器的製造
三、早期銅器的冶鑄
第三章 華夏帝國文明初期的英雄時代
第一節 古史傳說時期的中華五帝
一、五帝傳說的由來與文明的搖籃
二、五帝的異說和帝嚳的“初無赫赫之功”
三、黃帝與文明的曙光
四、顓頊與“絕地天通”
第二節 堯、舜、禹與“禪讓”
一、權力的禪讓與鬥爭
二、禪讓說的考古論證
三、從禪讓到世襲
第三節 五帝時代的戰爭與王權的形成
一、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
二、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
三、堯、舜、禹伐三苗
四、部落聯盟的擴大與王權的形成
第四章 夏王朝與夏國家的形成
第一節 五帝與中國古史體系
一、傳統的古史體系與五帝的組合
二、巨觀的“五帝”與中國古史口傳歷史時期
三、現代考古發現對夏王朝歷史的肯定
第二節 夏朝的王權和王位傳子制的確立
一、夏朝的建立與“禪讓制”的終結
二、世襲制的考古證據
三、夏朝“家天下”的開始——王位世襲制的確立
四、夏朝政權的鞏固與王權的神化
第三節 夏朝的國家機構
一、夏朝的建立是原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夏朝國家機構是部落聯盟“公共權力”的擴大與升華
三、夏朝的國家機構和中央集權的強化
第四節 夏朝的國家政治制度
一、夏朝貢稅制度的完備
二、夏朝法律的建立和發展
三、夏朝軍事制度和國防軍備的原始建設
第五章 商朝的國家形態與發展
第一節 先商時期的商方國
一、王權天授——商契王的降生神跡
二、先商時期商族的社會活動
三、先商時期的社會經濟
四、先商時期的商方國及其與夏中央王朝的關係
第二節 商朝的建立和政府職能機構的完善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發展
二、商王朝的王權鞏固
三、商朝政府管理職能的完善
第三節 商朝國家的社會構成及其在古代國家發展中的地位
一、商朝國家的結構形式
二、商朝社會的三大等級階層
三、商朝的國家形態與強大的“國際地位”
第六章 周朝的建立及華夏帝國時代
第一節 周朝初期國家的形成
一、先周歷史的文字記載與考古論證
二、周朝早期國家的產生
三、周朝早期國家的成熟形態
四、周與中原商王朝的政治關係
第二節 周人的王業和西周王朝的建立
一、招賢納士增強國力
二、周王拓疆擴土奠定霸業基礎
第三節 西周華夏國家的形成
一、周朝初期的平亂與周文王的文治武略
二、周朝的分封制度與華夏國家的形成
第四節 東周的衰落與滅亡
一、東周的衰落
二、周朝的滅亡
下編:古中國文化概覽
導 論
第七章 考古發現的早期文化與藝術成就
第一節 早期的建築藝術與喪葬文化
一、大地灣遺址里的大屋和太廟
二、大汶口遺址里的喪葬品
三、早期的喪葬文化與宗族生活
第二節 早期的陪葬藝術品
一、不同社會地位的陪葬藝術品
二、城邑的建築義化
三、城邑國家文化
第三節 石器、玉器工藝的發展
一、石器文化
二、玉器文化
三、禮儀文化
簟八章 文字的出現與文明社會
第一節 仰韶等文化中的陶器符號
一、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
二、仰韶文化與甲骨文的考證
三、其他地區考古發現的早期文字
第二節 大汶口文化的陶文
一、炎帝、少吳時代的象形符號
二、象形符號到象形文字
三、良渚及龍山時代的刻寫文字
四、關於文字起源的爭議
九章 夏民族的夏文化探索
第一節 夏民族文化的實物證據
一、尋找夏民族“實物上的證據”和認識夏義化
二、“夏墟”文化的調查和二里頭義化探索
第二節 鄭洛地區以外的“夏文化”探索
一、山西晉南文化
二、山東夏文化遺址
三、安徽江淮文化
四、四川三星堆文化
第三節 夏文化探索與重建夏史
一、在考古上對夏文化進行深層探索
二、重建夏文化
第十章 商朝的文化成就
第一節 殷墟文化的考古大發現
一、商朝的青銅文化
二、考古大發現與古文化遺產的大量丟失
三、北京猿人化石的發現與失蹤之迷
第二節 甲骨文的傳奇發現與殷墟熱
一、藥店裡的陳年龜甲與甲骨文研究熱
二、發現殷墟的商代甲骨文化
三、殷墟的商代喪葬文化
四、三噸重的龜甲獸骨
五、商代的農業、建築業與製造業
第三節 令人震驚的商朝文物
一、精湛的鑄造技術
二、華美的商代玉器
三、商代的祭祀儀式
四、商代的酒文化
第十一章 周朝文化大觀
第一節 偉大的編鐘與古代樂隊
一、古編鐘的發現與周朝的樂隊歌舞
二、曾國國王曾侯乙之墓
第二節 東周時代的著作、戰爭文化與城市建設
一、文化著作與士文化的興起
二、作為防禦工事的城牆與長城
三、軍事製品、裝飾藝術品與冶煉技術
四、水利灌溉系統與城市建築
第三節 城市文化藝術的發展
一、雕刻藝術與失蠟藝術
二、東周時期的紡織技術與刺繡藝術
三、百家爭鳴——思想與哲學的燦爛時代
四、商鞅變法與大一統文化的開始
第四節 考古精粹
一、兩千年不變的永恆文字
二、孔子的《論語》與老子的《道德經》
三、沙漠古城——樓蘭
四、孔雀河美麗的傳說
五、來自2500年前的親切問候
上編:古中國歷史概覽
導 論
第一章 華夏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形成的軌跡
第一節 關於文明起源的界定與爭論
一、義明起源的標誌
二、義明標誌的爭議
三、文明的國家概念和多樣性標準
第二節 原始文明到國家文明的形成過程
一、部落聯盟時代
二、酋邦時代
三、國家文明的形成
第三節 中國古代國家文明形成的三個階段
一、早期的農耕聚落時期
二、初步分層與分化的中心聚落
三、家長制與宗族村落
第四節 中國都邑國家的形成
一、社會等級階層的出現
二、宗族聚落到城邑的形成
三、城邑國家的管理
第二章 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形成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 青銅器的出現與農業的發展
一、農具的出現與農牧業生產的發展
二、農耕與聚落生產
三、水井與農業灌溉
四、耕牛與家庭飼養業的出現
第二節 家庭手工業的出現與發展
一、制陶、漆木、紡織業的發展
二、石器、玉器的製造
三、早期銅器的冶鑄
第三章 華夏帝國文明初期的英雄時代
第一節 古史傳說時期的中華五帝
一、五帝傳說的由來與文明的搖籃
二、五帝的異說和帝嚳的“初無赫赫之功”
三、黃帝與文明的曙光
四、顓頊與“絕地天通”
第二節 堯、舜、禹與“禪讓”
一、權力的禪讓與鬥爭
二、禪讓說的考古論證
三、從禪讓到世襲
第三節 五帝時代的戰爭與王權的形成
一、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
二、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
三、堯、舜、禹伐三苗
四、部落聯盟的擴大與王權的形成
第四章 夏王朝與夏國家的形成
第一節 五帝與中國古史體系
一、傳統的古史體系與五帝的組合
二、巨觀的“五帝”與中國古史口傳歷史時期
三、現代考古發現對夏王朝歷史的肯定
第二節 夏朝的王權和王位傳子制的確立
一、夏朝的建立與“禪讓制”的終結
二、世襲制的考古證據
三、夏朝“家天下”的開始——王位世襲制的確立
四、夏朝政權的鞏固與王權的神化
第三節 夏朝的國家機構
一、夏朝的建立是原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夏朝國家機構是部落聯盟“公共權力”的擴大與升華
三、夏朝的國家機構和中央集權的強化
第四節 夏朝的國家政治制度
一、夏朝貢稅制度的完備
二、夏朝法律的建立和發展
三、夏朝軍事制度和國防軍備的原始建設
第五章 商朝的國家形態與發展
第一節 先商時期的商方國
一、王權天授——商契王的降生神跡
二、先商時期商族的社會活動
三、先商時期的社會經濟
四、先商時期的商方國及其與夏中央王朝的關係
第二節 商朝的建立和政府職能機構的完善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發展
二、商王朝的王權鞏固
三、商朝政府管理職能的完善
第三節 商朝國家的社會構成及其在古代國家發展中的地位
一、商朝國家的結構形式
二、商朝社會的三大等級階層
三、商朝的國家形態與強大的“國際地位”
第六章 周朝的建立及華夏帝國時代
第一節 周朝初期國家的形成
一、先周歷史的文字記載與考古論證
二、周朝早期國家的產生
三、周朝早期國家的成熟形態
四、周與中原商王朝的政治關係
第二節 周人的王業和西周王朝的建立
一、招賢納士增強國力
二、周王拓疆擴土奠定霸業基礎
第三節 西周華夏國家的形成
一、周朝初期的平亂與周文王的文治武略
二、周朝的分封制度與華夏國家的形成
第四節 東周的衰落與滅亡
一、東周的衰落
二、周朝的滅亡
下編:古中國文化概覽
導 論
第七章 考古發現的早期文化與藝術成就
第一節 早期的建築藝術與喪葬文化
一、大地灣遺址里的大屋和太廟
二、大汶口遺址里的喪葬品
三、早期的喪葬文化與宗族生活
第二節 早期的陪葬藝術品
一、不同社會地位的陪葬藝術品
二、城邑的建築義化
三、城邑國家文化
第三節 石器、玉器工藝的發展
一、石器文化
二、玉器文化
三、禮儀文化
簟八章 文字的出現與文明社會
第一節 仰韶等文化中的陶器符號
一、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
二、仰韶文化與甲骨文的考證
三、其他地區考古發現的早期文字
第二節 大汶口文化的陶文
一、炎帝、少吳時代的象形符號
二、象形符號到象形文字
三、良渚及龍山時代的刻寫文字
四、關於文字起源的爭議
九章 夏民族的夏文化探索
第一節 夏民族文化的實物證據
一、尋找夏民族“實物上的證據”和認識夏義化
二、“夏墟”文化的調查和二里頭義化探索
第二節 鄭洛地區以外的“夏文化”探索
一、山西晉南文化
二、山東夏文化遺址
三、安徽江淮文化
四、四川三星堆文化
第三節 夏文化探索與重建夏史
一、在考古上對夏文化進行深層探索
二、重建夏文化
第十章 商朝的文化成就
第一節 殷墟文化的考古大發現
一、商朝的青銅文化
二、考古大發現與古文化遺產的大量丟失
三、北京猿人化石的發現與失蹤之迷
第二節 甲骨文的傳奇發現與殷墟熱
一、藥店裡的陳年龜甲與甲骨文研究熱
二、發現殷墟的商代甲骨文化
三、殷墟的商代喪葬文化
四、三噸重的龜甲獸骨
五、商代的農業、建築業與製造業
第三節 令人震驚的商朝文物
一、精湛的鑄造技術
二、華美的商代玉器
三、商代的祭祀儀式
四、商代的酒文化
第十一章 周朝文化大觀
第一節 偉大的編鐘與古代樂隊
一、古編鐘的發現與周朝的樂隊歌舞
二、曾國國王曾侯乙之墓
第二節 東周時代的著作、戰爭文化與城市建設
一、文化著作與士文化的興起
二、作為防禦工事的城牆與長城
三、軍事製品、裝飾藝術品與冶煉技術
四、水利灌溉系統與城市建築
第三節 城市文化藝術的發展
一、雕刻藝術與失蠟藝術
二、東周時期的紡織技術與刺繡藝術
三、百家爭鳴——思想與哲學的燦爛時代
四、商鞅變法與大一統文化的開始
第四節 考古精粹
一、兩千年不變的永恆文字
二、孔子的《論語》與老子的《道德經》
三、沙漠古城——樓蘭
四、孔雀河美麗的傳說
五、來自2500年前的親切問候
文摘
書摘
二、玉器文化
玉器的起源並非始於龍山時代,早在距今7000千多年前的遼寧阜新查
海遺址、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窪村遺址和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就發現
有玉器,其後在東北西遼河的紅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
的南京北陰陽營、上海崧澤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都出土有玉器
。然而,真正將玉器和禮制相結合,並出現成批生產的是龍山時代。在龍
山時期,黃河中游的陝西神木石峁、山西襄汾陶寺、黃河下游的山東龍山
文化、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遺址中,都出土過
許多玉器,其中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器不但數量頗多、種類複雜,而且有
相當一部分都屬於玉禮器的範疇。
龍山時代玉器的數量、種類和精美的程度,反映了其製作工藝已達到
了相當高的水平。以良渚文化為例,首先在取材上普遍使用軟玉,在礦物
學中屬於具有交織纖維顯微結構的透閃石、陽起石系列。這種玉材質地細
膩,硬度較高,有美麗的顏色、光澤和質感,其原材料十分珍貴。
由於玉材具有硬度較高以及其他較特殊的自然屬性,再加上人們對它
的珍惜和重視,因而在玉器製作、加工的一系列工序中——裁料、成形、
鑽孔、雕刻花紋和拋光,都有一些與石器製造不同的工藝。在裁料開料方
面,運用了以片狀硬性物件為工具的片鋸切割和以筋、弦等柔性物體為工
具的線切割兩種方法。而後一種則是玉器加工中特有的方法。無論用哪種
切割方法開料,都需要有硬度高於玉而顆粒細小的解玉砂作為中間介質,
進行間接磨擦。這與製作石器時一般是先用打製法或捶擊法製成坯件,形
成了鮮明的對比。
採用以解玉砂為介質的間接磨擦切割裁料,顯然比打製成坯的石器費
工費時,消耗較多的勞動,但這樣切割成形的坯件比起打製成坯,不但省
料,而且很少有廢品。切割成形後,絕大多數玉器都有穿孔,一般都用竹
管進行管鑽。據觀察,良渚文化的玉器無論是琮、管等體厚孔深者,還是
璧、鉞等體薄孔淺者,都採用雙面對鑽,而且兩面對鑽的深度基本相等,
如有歪斜,相互錯縫的深度往往相若,為此牟永抗先生認為,當時可能已
有兩極鑽具,掌握了從兩面同時鑽進的管鑽技術。
龍山時代玉器的雕刻技法分為鏤孔透雕、浮雕和陰線雕刻三大類。根
據對良渚玉器的觀察,透雕採用的是先在玉件上鑽透小孔,再用線加解玉
砂鋸割。浮雕每每採用減地凸雕的方法,如良渚玉器上獸面紋的嘴部、眼
部多為凸雕,有的凸雕還分為幾個不同層次的平面,也有一些浮雕的紋飾
採用凸起的線條構成。有許多精美的良渚玉器,用高低不一的浮雕表現主
體紋樣,用陰線雕刻表現地紋或背景紋飾,再在主體浮雕上陰刻鉤雲紋,
形成主次分明的三重裝飾。
對於良渚玉器上纖細繁密的陰線雕刻,有的學者推測此時可能已出現
砣具;有的學者依據陰線紋路細如毫髮而且前後不連貫等推測,可能是由
技術嫻熟的治玉工匠用瑪瑙、燧石、石英等尖刃器壓刻而成;也有學者提
出這些細陰線紋可能是用鯊魚牙刻成的,並做了成功的實驗,而在浙江反
山、瑤山的良渚文化墓中發現過用途不明的鯊魚牙齒,因而這一新的思路
亦不可忽視。
縱觀以良渚文化為代表的龍山時代的玉器製作工藝水平,可以毫不含
糊地說,當時的制玉手工業已獲得高度的發展。大量製作精美的玉器顯然
是有條件的,從玉料的採掘、搬運、裁料、制坯、雕刻到打磨拋光,多工
序、多工藝的生產過程中,不但需要獨特的工藝技術,而且消耗的勞動也
是大量的,它不可能是某種即興的偶然行為,也不會是附屬性業餘勞動的
產物,而應具有一定組織管理機制,是在專業性分工協作下牛產出的勞動
成果。
由於龍山時代的玉器已明顯地同宗教禮儀結合在一起,因而人們對它
的考察並非僅僅停留在生產技術和生產的組織形式方面,而是通過它的種
類和形制去進一步分析它在精神生活和社會意識形態方面的功能。鑒於龍
山時代玉器的功能與夏商周時期基本相同,故對龍山期玉器種類的劃分,
亦可採用後世標準劃分為禮儀儀仗用品、宗教用品和裝飾品三大類。作為
禮儀儀仗使用的玉器主要是由武器或工具轉化而來的玉製品,如玉鉞、牙
璋、斧、錛、刀等;作為宗教用品的主要是琮、璧等;作為裝飾品的有頭
飾、耳墜、項飾、佩飾、手鐲、指環以及服飾上的各種綴飾、帶鉤,此外
還有人形、動物形的玉飾等等。在這三類劃分中,其前二類絕大部分都可
歸人禮器的範疇,第三類名之為裝飾品,但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佩戴和
擁有玉質的裝飾品大概也含有祥瑞、保佑的寓意。所以到了龍山時代,玉
器就總體而言可以視為當時的宗教、禮儀和信仰的物化形式之一,屬於中
國古代禮樂文明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正是由於這一緣故,在龍山時代各地
區的各種玉器中,作為禮器的鉞、琮、璧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三、禮儀文化
在禮儀儀仗用品類中,目前發現的有玉斧、玉錛、玉刀、牙璋、玉鉞
等。玉斧是對石斧的禮儀化的產物,多為扁平穿孔梯形弧刃,製作精細,
沒有刃口,非實用器。清代宮廷舊藏的一件山東龍山文化的獸面紋墨玉斧
可作為其精品之一,斧身長21.8厘米,刃寬5.5厘米,最厚處1厘米,呈墨
黑色,扁平體,兩面斜削成刃,斧身上部有一喇叭形孔,是單面程鑽所致
,無使用痕跡,斧中部有多組平行弦紋和抽象化的獸面紋組成的精美圖案
,質地細膩,結構勻稱,造形優美,其禮儀性質一目了然。
玉錛由石錛轉化而來,其禮儀性和象徵性亦是顯而易見的。如兩城鎮
山東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陰刻獸面紋玉錛,器形規整精巧,紋飾纖細繁複
,屬於玉器中的珍品。此外,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齊家文化出土的5件玉錛,
器形較小,磨製亦較為精細。
玉刀亦為象徵性器具,在陝西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遺址和江南良渚文
化遺址中均有發現。江蘇武進寺墩良渚文化的雙孔玉刀,高6.8厘米,寬
2.5厘米,刃寬13.5厘米,厚0.5厘米,扁平長方形,近背處中部有兩個並
列的對鑽小圓孔,用淡黃色透閃石軟玉磨製而成,製作精緻,表面光滑,
但刃口不鋒利,非實用器。
玉璧在中原龍山文化的陶寺遺址、山東龍山文化、陝西神木石峁遺址
,甘肅、青海的齊家文化等處均有發現,其中亦以良渚文化中的玉璧最為
有名。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琮璧作為玉禮器是相互配合而使用的。文獻所記
載的大概屬於周代的禮制。玉璧的形制致使它難以設計對稱或居中之類的
圖案,而且在古代傳世文獻中有關玉璧的功能,只見宗教禮儀方面的記載
,並無財富貨幣方面的說法,所以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仍應從宗教禮儀方
面去理解。
總之,由於龍山時代的宗教禮儀較前有顯著的強化,並出現禮制化的
要求,從而導致在生產、生活、戰爭、祭祀等領域紛紛製作禮儀化的玉器
。在這些象徵化的器物中,玉斧、玉鏟、玉錛、玉刀之類,凝聚了農業、
手工業生產者對自己生產工具所賦予的信念和情感;玉鉞、牙璋之類,反
映了軍事權威與宗教禮儀的結合,最早的軍禮大概就開始於這一時期;玉
琮由鐲形發展出內圓外方形,玉璧完全脫離小型的紡輪形而向大型發展,
都屬於天圓地方觀念注入的結果,它反映了用玉質器物禮天禮地的社會要
求,儘管這一時期的禮天禮地亦可分開進行。至於在裝飾品中寓於信仰和
崇拜的情思,更屬於玉器的功能在較為普通的生活中的展現。
P266-272
二、玉器文化
玉器的起源並非始於龍山時代,早在距今7000千多年前的遼寧阜新查
海遺址、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窪村遺址和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就發現
有玉器,其後在東北西遼河的紅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
的南京北陰陽營、上海崧澤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都出土有玉器
。然而,真正將玉器和禮制相結合,並出現成批生產的是龍山時代。在龍
山時期,黃河中游的陝西神木石峁、山西襄汾陶寺、黃河下游的山東龍山
文化、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遺址中,都出土過
許多玉器,其中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器不但數量頗多、種類複雜,而且有
相當一部分都屬於玉禮器的範疇。
龍山時代玉器的數量、種類和精美的程度,反映了其製作工藝已達到
了相當高的水平。以良渚文化為例,首先在取材上普遍使用軟玉,在礦物
學中屬於具有交織纖維顯微結構的透閃石、陽起石系列。這種玉材質地細
膩,硬度較高,有美麗的顏色、光澤和質感,其原材料十分珍貴。
由於玉材具有硬度較高以及其他較特殊的自然屬性,再加上人們對它
的珍惜和重視,因而在玉器製作、加工的一系列工序中——裁料、成形、
鑽孔、雕刻花紋和拋光,都有一些與石器製造不同的工藝。在裁料開料方
面,運用了以片狀硬性物件為工具的片鋸切割和以筋、弦等柔性物體為工
具的線切割兩種方法。而後一種則是玉器加工中特有的方法。無論用哪種
切割方法開料,都需要有硬度高於玉而顆粒細小的解玉砂作為中間介質,
進行間接磨擦。這與製作石器時一般是先用打製法或捶擊法製成坯件,形
成了鮮明的對比。
採用以解玉砂為介質的間接磨擦切割裁料,顯然比打製成坯的石器費
工費時,消耗較多的勞動,但這樣切割成形的坯件比起打製成坯,不但省
料,而且很少有廢品。切割成形後,絕大多數玉器都有穿孔,一般都用竹
管進行管鑽。據觀察,良渚文化的玉器無論是琮、管等體厚孔深者,還是
璧、鉞等體薄孔淺者,都採用雙面對鑽,而且兩面對鑽的深度基本相等,
如有歪斜,相互錯縫的深度往往相若,為此牟永抗先生認為,當時可能已
有兩極鑽具,掌握了從兩面同時鑽進的管鑽技術。
龍山時代玉器的雕刻技法分為鏤孔透雕、浮雕和陰線雕刻三大類。根
據對良渚玉器的觀察,透雕採用的是先在玉件上鑽透小孔,再用線加解玉
砂鋸割。浮雕每每採用減地凸雕的方法,如良渚玉器上獸面紋的嘴部、眼
部多為凸雕,有的凸雕還分為幾個不同層次的平面,也有一些浮雕的紋飾
採用凸起的線條構成。有許多精美的良渚玉器,用高低不一的浮雕表現主
體紋樣,用陰線雕刻表現地紋或背景紋飾,再在主體浮雕上陰刻鉤雲紋,
形成主次分明的三重裝飾。
對於良渚玉器上纖細繁密的陰線雕刻,有的學者推測此時可能已出現
砣具;有的學者依據陰線紋路細如毫髮而且前後不連貫等推測,可能是由
技術嫻熟的治玉工匠用瑪瑙、燧石、石英等尖刃器壓刻而成;也有學者提
出這些細陰線紋可能是用鯊魚牙刻成的,並做了成功的實驗,而在浙江反
山、瑤山的良渚文化墓中發現過用途不明的鯊魚牙齒,因而這一新的思路
亦不可忽視。
縱觀以良渚文化為代表的龍山時代的玉器製作工藝水平,可以毫不含
糊地說,當時的制玉手工業已獲得高度的發展。大量製作精美的玉器顯然
是有條件的,從玉料的採掘、搬運、裁料、制坯、雕刻到打磨拋光,多工
序、多工藝的生產過程中,不但需要獨特的工藝技術,而且消耗的勞動也
是大量的,它不可能是某種即興的偶然行為,也不會是附屬性業餘勞動的
產物,而應具有一定組織管理機制,是在專業性分工協作下牛產出的勞動
成果。
由於龍山時代的玉器已明顯地同宗教禮儀結合在一起,因而人們對它
的考察並非僅僅停留在生產技術和生產的組織形式方面,而是通過它的種
類和形制去進一步分析它在精神生活和社會意識形態方面的功能。鑒於龍
山時代玉器的功能與夏商周時期基本相同,故對龍山期玉器種類的劃分,
亦可採用後世標準劃分為禮儀儀仗用品、宗教用品和裝飾品三大類。作為
禮儀儀仗使用的玉器主要是由武器或工具轉化而來的玉製品,如玉鉞、牙
璋、斧、錛、刀等;作為宗教用品的主要是琮、璧等;作為裝飾品的有頭
飾、耳墜、項飾、佩飾、手鐲、指環以及服飾上的各種綴飾、帶鉤,此外
還有人形、動物形的玉飾等等。在這三類劃分中,其前二類絕大部分都可
歸人禮器的範疇,第三類名之為裝飾品,但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佩戴和
擁有玉質的裝飾品大概也含有祥瑞、保佑的寓意。所以到了龍山時代,玉
器就總體而言可以視為當時的宗教、禮儀和信仰的物化形式之一,屬於中
國古代禮樂文明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正是由於這一緣故,在龍山時代各地
區的各種玉器中,作為禮器的鉞、琮、璧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三、禮儀文化
在禮儀儀仗用品類中,目前發現的有玉斧、玉錛、玉刀、牙璋、玉鉞
等。玉斧是對石斧的禮儀化的產物,多為扁平穿孔梯形弧刃,製作精細,
沒有刃口,非實用器。清代宮廷舊藏的一件山東龍山文化的獸面紋墨玉斧
可作為其精品之一,斧身長21.8厘米,刃寬5.5厘米,最厚處1厘米,呈墨
黑色,扁平體,兩面斜削成刃,斧身上部有一喇叭形孔,是單面程鑽所致
,無使用痕跡,斧中部有多組平行弦紋和抽象化的獸面紋組成的精美圖案
,質地細膩,結構勻稱,造形優美,其禮儀性質一目了然。
玉錛由石錛轉化而來,其禮儀性和象徵性亦是顯而易見的。如兩城鎮
山東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陰刻獸面紋玉錛,器形規整精巧,紋飾纖細繁複
,屬於玉器中的珍品。此外,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齊家文化出土的5件玉錛,
器形較小,磨製亦較為精細。
玉刀亦為象徵性器具,在陝西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遺址和江南良渚文
化遺址中均有發現。江蘇武進寺墩良渚文化的雙孔玉刀,高6.8厘米,寬
2.5厘米,刃寬13.5厘米,厚0.5厘米,扁平長方形,近背處中部有兩個並
列的對鑽小圓孔,用淡黃色透閃石軟玉磨製而成,製作精緻,表面光滑,
但刃口不鋒利,非實用器。
玉璧在中原龍山文化的陶寺遺址、山東龍山文化、陝西神木石峁遺址
,甘肅、青海的齊家文化等處均有發現,其中亦以良渚文化中的玉璧最為
有名。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琮璧作為玉禮器是相互配合而使用的。文獻所記
載的大概屬於周代的禮制。玉璧的形制致使它難以設計對稱或居中之類的
圖案,而且在古代傳世文獻中有關玉璧的功能,只見宗教禮儀方面的記載
,並無財富貨幣方面的說法,所以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仍應從宗教禮儀方
面去理解。
總之,由於龍山時代的宗教禮儀較前有顯著的強化,並出現禮制化的
要求,從而導致在生產、生活、戰爭、祭祀等領域紛紛製作禮儀化的玉器
。在這些象徵化的器物中,玉斧、玉鏟、玉錛、玉刀之類,凝聚了農業、
手工業生產者對自己生產工具所賦予的信念和情感;玉鉞、牙璋之類,反
映了軍事權威與宗教禮儀的結合,最早的軍禮大概就開始於這一時期;玉
琮由鐲形發展出內圓外方形,玉璧完全脫離小型的紡輪形而向大型發展,
都屬於天圓地方觀念注入的結果,它反映了用玉質器物禮天禮地的社會要
求,儘管這一時期的禮天禮地亦可分開進行。至於在裝飾品中寓於信仰和
崇拜的情思,更屬於玉器的功能在較為普通的生活中的展現。
P26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