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囊腫

口腔頜面部囊腫較為常見,根據其發生部位可分為軟組織囊腫和頜骨囊腫兩大類。其起源有牙源性(如根端囊腫、含牙囊腫)、滯留性(如粘液囊腫、舌下囊腫)及胚胎髮育性(如面裂囊腫、甲狀舌管囊腫、皮樣囊腫等)。其中以根端囊腫、粘液囊腫、舌下囊腫較多見。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病理病因,檢查方法,

症狀體徵

1.好發於口底、頦下、眼瞼、額、鼻、眶外側、耳下等部位多見於兒童及青年;
2.生長緩慢;
3.常為球形、深在,界限清楚,觸有麵團感,一般無自覺症狀。

用藥治療

手術治療手術預防感染用藥5~7日
口腔頜面部皮樣表皮樣囊腫為良性腫物其與周圍組織間有很明顯的界限所以手術很容易摘出手術創傷很小且本病非手術治療無效所以一旦診斷確立應予手術治療切勿使用放療或化療更不宜使用民間一些不明成份的藥物內服外敷少數並發感染者可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後再行手術治療
治癒標準
1.治癒:囊腫完整摘除創口基本癒合;
2.好轉:治療後囊腫尚有殘留;
3.未愈:並發感染者行抗炎治療或切開引流後感染症狀有好轉但未手術摘除囊腫

病理病因

(一)牙源性頜骨囊腫源性頜骨囊腫發生於頜骨而與成牙組織和牙有關。根據其來源不同,分為以下幾種:
1、根尖囊腫是由於根尖肉芽腫、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內的上皮參殘餘增生。增生的上皮團中央發生變性與液化,周圍組織液不斷滲出,逐漸形成囊腫,故亦可稱根尖周囊腫。
2、始基囊腫始基囊腫發生於成釉器發育的早期階段,牙釉質和牙本質形成之前,在炎症或損傷刺激後,成油器的星網狀層發生變性,並有液體滲出,蓄積其中而形成囊腫。
3、含牙囊腫含牙囊腫又稱過濾泡囊腫,發生於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後,在縮余釉上皮與牙冠面之間出現液體滲出而形成含牙囊腫。可來自1個牙胚(含1個牙),也來自多個牙者。含牙囊腫是最常見的牙源性頜骨囊腫之一,占18%%,僅次於根尖囊腫。
4、牙源性角化囊腫角化囊腫系來源於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殘餘,有人認為即始基囊腫。角化囊腫有典型的病理表現,囊壁的上皮肌纖維包膜均較薄,在囊壁的纖維包膜內有時含有子囊(或稱衛星囊腔)或上皮島。囊內為白色或黃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樣物。占牙源性頜骨囊腫的9.2%。
(二)非牙源性囊腫 非牙源性嫩中是由胚胎髮育過程中殘留的上皮發展而來,故亦稱非牙源性外胚葉上皮囊腫。
1、球上頜囊腫發生於上頜側切牙與尖牙之間,牙常被排擠而移位。X線片上顯示囊腫陰影在牙根之間,而不在根尖部位。牙無齲壞變色,牙髓均有活力。
2、本齶囊腫位於切牙管內或附近(來自切牙管殘餘上皮)。X線片上可見到切牙管擴大的囊腫陰影。
3、正中囊腫位於切牙孔之後,齶中縫的任何部位。X線片上可見縫間有圓形囊腫陰影。亦可發生於下頜正中線處。
4、鼻唇囊腫位於上床底和鼻前庭內。可能來自鼻淚管上皮殘餘。囊腫在骨質的表面。X線片上骨質無破壞現象。在口腔前庭外側可捫出囊腫的存在。

檢查方法

皮樣囊腫或表皮樣囊腫為胚胎髮育時期遺留於組織中的上皮發展形成的囊腫:後者也可由於損傷、手術使上皮細胞植入而形成,皮樣囊腫囊壁較厚,有皮膚及皮膚附屬檔案(如汗腺、毛囊等)組成,囊腔內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皮脂腺、汗腺和毛髮等結構。
1.對於臨床表現較典型,術前診斷已較明確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於臨床表現不典型,鑑別診斷較困難者或腫瘤巨大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B”和“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