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音樂

口弦音樂

口弦又被稱為響篾、篾簧、口簧,是一種深受少數民族同胞喜愛的小巧樂器。彈口琴內容極其豐富,即可彈民歌,又可彈山曲,即可合彈,又可對彈,即可彈曲問答,又可彈曲斗罵,其曲調高雅,內容豐富,悅耳動聽,雲南省彝族、怒族景頗族、僳僳族、納西族的年輕姑娘幾乎人人都會彈奏口弦。

雲南的口弦是用一種長約三寸,寬約五分的竹片,中間刻成淺槽,槽底的竹片拉成簧牙(有的簧牙是用薄銅片或銀片製成的)。吹奏時左手握住竹片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口邊,讓呼吸的氣流鼓動簧片,同時右手指配合輕輕彈動竹片,隨著氣流的變化和指頭的彈動,就會發出優美動聽的曲調。

2008年6月7日,口弦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口弦音樂
  • 外文名:Kouxian music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起源地區:雲南
  • 遺產類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編號:Ⅱ-136
  • 申報地區:四川省布拖縣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口弦是一種深受少數民族同胞喜愛的小巧樂器。雲南省彝族、怒族景頗族僳僳族納西族的年輕姑娘幾乎人人都會彈奏口弦。在彝族長詩《阿詩瑪》中說人們“愛它和寶貝一樣”。
口弦音樂口弦音樂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口弦又被稱作“口琴”。在明肛《南詔野史》中就有“男吹蘆笙,女彈口琴”的記載。清代《滇南虞衡志》中很詳細地記載了“口琴”的形成和製作。唐、宋時期的“鐵葉簧”之類的拔簧樂器就是口弦的前身。關於口弦的來歷,在雲南少數民族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傳說明朝統治納西族和僳僳族的麗江木土司,欺壓民眾,作惡多端,使得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木土司深怕人民民眾聚議他的罪惡,反抗他的統治,於是他制訂了一條人情常理的法規:不準人們接觸談話,就連父子、夫妻也不例外,如有違反者輕則受到鞭刑,重則殺頭示眾。木土司的暴政使得民眾更加憤怒,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來反抗他。聰明的僳僳族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創製了一種樂器――口弦,他們用口弦來代替自己說話,表達心聲,使得木土司的詭計失敗。

藝術特色

口弦的音質獨特優美,它娓娓動聽、撩撥人心、置於唇齒之間,如泣如訴,可傾吐心聲,具有非同尋常的審美功能;口弦是語義性音樂,它善於摹擬語言,特別是彝語的音樂性與口弦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彝族人民說“口弦會說話,月琴會唱歌”不是亂說的,它傳遞了心聲,起到了交流信息的作用。

傳承意義

口弦已完全融入彝族人民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中,是彝族人民日常主體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其它民族的口弦只是原始形制的東西罷了,是客體。口弦在不同民族的生活中扮演的主、客體角色是不一樣的。
口弦是彝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古老的樂器。而其它民族的口弦還停留在原始階段。曾令士打著比方說,如果說其他民族的口弦還在幼稚園階段,那么彝族口弦的發展至少已經中學畢業,甚至進入大學階段了。他說,儘管口弦發音的科學原理都是泛音組合,但從單片用線拉奏演奏變為2片以上的用指彈的方式(涼山皆為指彈),不僅是演奏方式與技巧上的發展和進步,更表明了口弦的歷史發展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