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詩序》是明代詩人袁華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口占詩序
- 作者:袁華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口占詩序》是明代詩人袁華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口占詩序》是明代詩人袁華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1作品原文橫雨狂風二月餘,柳塘猶未動春鋤。花明蘭渚宜垂釣,月暗芸窗好讀書。作者簡介袁華,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為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
38 陳遵:字孟公,西漢人。王莽“起為河南太守。既至官,當遣從史西,召善書吏十人於前,治私書謝京師故人。遵馮(憑)幾,口占書吏,且省官事,書數百封,親疏各有意”(《漢書·陳遵傳》)。占:顏師古註:“隱度也,口隱其辭以授吏也。”39 禰衡:字正平,漢末文學家。代書:指禰衡代黃祖作書...
寄懷,一指寄託懷抱。 晉 陶潛 《九日閒居》有記載;也指真誠相待。猶言推心置腹。《宋書·謝景仁傳》有記載。jì huái (寄懷)1.寄託懷抱。 晉 陶潛 《九日閒居》詩序:“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宋 陸游 《出遊歸鞍上口占》:“寄懷 楚 水 吳 山外...
口占詩序 明?袁華70 漁莊明?李瓚70 淡香亭明?郭翼71 哀蔣師文明?劉炳71 同周伯寧連榻劇談悲歌有感明?劉炳71 為吳明遠作南野圖並賦明?陳汝言71 題王逸老書飲中八仙歌 明?唐珙71 題幼文蜀山書舍圖明?呂敏72 郭外夜歸明?吳學禮72 送曹生從師明?袁凱72 題徐山人畫贈內弟周思恭明?高啟73 映雪圖明?高啟...
《卷首》:為阮朝官員阮迪吉的《詩序》、吳時位《詩跋》及高輝耀《詩跋》。《退食追編》:蒐集了作者自1782年(黎景興四十三年)至1801年(西山朝景盛九年)期間的舊詩作,共127首。《觀光集》:蒐集了作者在1802年至1803年(嘉隆元年至二年)奉命出使中國清朝為阮朝求封時,往返途中所寫成的詩作,共152...
韓愈:石鼎聯句詩序 韓愈:送廖道士序 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許碏:醉吟 徐靈府:言志獻浙東廉訪辭召 徐靈府:自詠二首 伊用昌:題茶陵縣門 張白:武陵春色 李沖昭:南嶽小錄·九真觀 趙磷:因話錄·田良逸、蔣含弘 曹唐:遊仙詩 呂岩:口占 呂岩:真人行巴陵市,太守怒其不避,使案吏具其罪,...
不僅如此,就連詩文聚會,顧璘也會歸因於道德,如《春江游燕詩序》論曰:“夫詩生於情,情生於慕,慕生於德。蔣子一稅駕間,慕者之眾如此,真令德之風也乎。”特點 顧璘散文的特點就在於推重道德高尚之人的同時,對社會上無德小人及各種醜惡現象也給予了沉重批判。如其《送藍本和掌教遂昌序》批判了趨炎附勢...
作《宿勞山僧寺》詩,作《令君雨詩序》,作《喜雨贈張明府》詩。甲午嘉靖十三年(1534年),公五十八歲。作《九日詩》二首。姜隱為寫《行樂小照》,高半尺,紙底,戴純陽巾,衣深衣,面左側,危坐據案作書,身後倚石有芭蕉。公作《自題小像》詩二首。(公大小像凡十二軸,除此外皆絹底。俱失於文革時...
二十自述詩序 詩鐘彙編初集序 李廬詩鐘自序 城南草堂筆記跋 音樂小雜誌序 昨非錄 國學唱歌集序 沙翁墓誌跋 白陽誕生詞 詠山茶花 甲辰二月望日歌筵賦此疊韻 七月七夕在謝秋雲妝閣有感詩以謝之 贈語心樓主人 重遊小蘭亭口占 滑稽傳題辭四絕 為老妓高翠娥作 戲贈蔡小香四絕 醉時 春風 昨夜 初夢 簾衣 夜泊...
口占安軍 天順四年(1460年,世祖六年),申叔舟率軍渡江征毛憐衛,有一次女真人夜襲,軍中驚擾,申叔舟“堅臥不動”,並口占一絕:“虜中霜落塞垣寒,鐵騎縱橫百裡間。夜戰未休天欲曉,臥看星斗正闌乾。”將士見他如此鎮靜,因此不再驚擾。夫人義烈 申叔舟早年與成三問是密友,死六臣事發,成三問被凌遲處死...
馬鑒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並附鄧爾雅先生題許地山先生墓碑復口占 劉殿爵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 金應熙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 陳此生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 廖夢醒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並照片 薩空了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 曾昭掄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 蕭雋英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 楊奎章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 鄭振鐸先生致陳君葆先生函 葉恭綽、鄭振鐸...
嫦娥五號成功探月 約詩 泊舟夜宿 過塔中野炊遇老鄉 五橋柳 獨夜 於芬蘭堡炮台 銀杏道中 石雁一瞥 贈木瓜 訪書香閣得見佚名畫三幅 採風 湖東趕早市 採茶女 口占 讀《華嚴經》留句 雪 年初三老街探親偶成 蜂巢化石(平水韻)秋日山中聞寺鐘 友人酣睡戲作 別字小記 下鄉 ……五律 七絕 七律 詞 書評 ...
張刑部詩序 靈谷詩序 傷仲永 同學一首別子固 上人書 答曾子固書 與馬運判書 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鄞縣經遊記 答姚辟書 老杜詩後集序 芝閣記:游褒禪山記 答錢公輔學士書 王逢原墓志銘 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 上時政疏 風俗 材論 讀孟嘗君傳 讀柳宗元傳 書李文公集後 書刺客傳後 孔子世家議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雪堂詩序 雪堂集燕山集 五言古詩 喜馮維章世兄偕小阮子兼謁選來都下榻署中有作 霍源墓 元宵後一日雪中漫賦 和趙給諫恆夫《月張園》,用袁中郎韻 七言古詩 有懷巫峽書屋 吊望諸君墓 己卯冬,予備員行取,同鄉李大雪樵自相州遺書道喜,賦以答之 松秦贇山孝廉下第歸夔門 題張籧若侍御《請平魏忠賢墓碑疏...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五月,王攄回到家中,病有起色。見王捘《喜七弟抵家病減》。十一月一日(12月21日),王攄病亡。見王捘《哭虹友弟》詩序中言:不意長至之夕,竟成永訣,憑棺大慟。人物評價 陳瑚《從游集》卷上稱:“太常之教其子也嚴,晨起則拜於床下。無圍棋博塞之具以移其情,以故諸子得...
淀汀道中口占 失題 憩平原別邸贈玄玄 題師梨集 落日 答鄧繩侯 憶劉三、天梅 西湖韜光庵夜聞鵑聲簡劉三 芳草 偶成 題拜倫集 束裝歸省,道出泗上,會故友張君雲雷亦歸漢土,感成此絕 為調箏人繪像 本事詩十章 東居雜詩十九首 調箏人將行囑繪金粉江山圖題贈二絕 有懷 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 寄調箏...
過蒲田 過若松町有感 本事詩十章 代柯子簡少侯 淀江道中口占 題師梨集 為調箏人繢像 寄調箏人 寄晦聞 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調箏人將行屬繢金 失題 西湖韜光庵夜聞鵑聲簡劉三 題拜輪集 吳門依易生韻 無題 東行別仲兄 憩平原別邸贈玄玄 偶成 東居雜詩十九首 芳草 答鄧繩侯 集義山句懷金鳳 ...
鹹陽道中口占 仲鹹先生開九華誕兼值重遊泮水,撰句奉賀 陳慎侯先生重遊泮水,詩以頌之 民國廿六年九月挽粹和侄孫 挽陳伯岩 和郭沫若《歸國書懷》步原韻 任之自長沙以七律二首見寄,依韻奉答 挽陶蘭泉 題劉澄如七十小像 題《沈子培海日樓圖》挽汪仲谷 和黃肯堂甲申同入學嘉善人八十自壽詩 王君九七十生日...
上元夕,桂垣藩署黃植庭方伯丈招觀燈,即座口占——桂垣燈火燦熳,雲龍數十,舞隊數百,京師、吾粵所無也。然是時日本破鳳皇城(二首選一,1895年2月9日)在桂林得佳石示桂中學者(1895年)殿試策(1895年春)變則通通則久論(1895年春)汰冗兵疏(1895年春)上清帝第二書(1895年5月2日)中日和約書後...
”(《春日口占》)後來,秋岩從本家過繼了一個孫子。作者在《命薄》中寫道:“顧忝微軀在,忍教遺續虧。移花詢舊園,接樹擇孫枝。古有為人後,今兼睦本支。”其弟餐霞在和詩序中也說:“古有立孫之說,爰擇旁舍,俾繼本支。嗟乎!果贏有子,莫生式谷之疑;葛藟成陰,唯求本根之庇。”這是古代的...
”(《送羅壽可詩序》,《桐江續集》卷三二)顯然這種說法稍嫌誇張,但宋初詩風確有白體、昆體、晚唐體之分,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重要的白體詩人。然而,王禹偁的詩風與李昉、徐鉉等白體詩人卻是同中有異。王禹偁早年多作閒適詩,晚年多作諷喻詩,與白居易恰恰相反。正是這種深刻的自省意識,使他從學習白居易進而...
中華詩序 自序 《對酒醉題屈突明府廳》《奉和夏初襲美訪題小齋酌》《江村行》《無題》(二首)《蠶》《機女嘆》《田家樂》《自題宜晚樓》《黃溪春早》《芋頭餅》《五橋晴市》《盛湖市聲》《盛澤》《夜過鶯脰湖》《盛湖竹枝詞》(二首)《黃溪竹枝詞》《過黃溪》《黃家溪》《河北市》《和蔣之翹》(二...
張刑部詩序159 通州海門興利記163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167 與馬運判書177 上杜學士言開河書181 回蘇子瞻簡187 靈谷詩序190 芝閣記194 王逢源墓志銘198 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204 上時政疏209 祭歐陽文忠公文216 材論221 王平甫墓誌231 太古235 答曾子固書239 原過242 鄞縣經遊記247 讀柳宗元傳249 餘姚縣海塘記...
孫蕡在他的《琪琳夜宿與彥舉聯句》詩的詩序中記載了詩社成立的情況:“疇昔年十八九時,一時聞人相與友善,若洛陽李長史仲修、鬱林黃別駕楚金、東平黃通守庸之、武夷王徵士希貴、維揚黃長史希文、古岡蔡廣文養晦、番禺趙進士安中及其弟通判澄、徵士納、北平蒲架閣子文、三山黃進士原善共結詩社南園之曲,豪吟劇飲...
盜口占一絕雲(29):‘手把菱花仔細看(30),淋漓鮮血舊痕斑。早知面上重為苦,竊物先防識字官。’禁卒笑之曰:‘詩人不求功名,而乃為盜?’盜又口占答之云:‘少年學道志功名,只為家貧誤一生。冀得資財權子母(31),囊游燕市博恩榮(32)。’”即此觀之,秀才為盜,亦仕進之志也。狐授姬...
自怡堂詩序 人境廬詩草序 詩集自序 辛亥臘游箱根與梁任甫書 萬木草堂所藏中國畫目 詩選 讀書西樵山白雲洞 秋登越王台 游揚州久經兵燹名園盡毀繁華無睹愴然賦詩 澹如樓讀書 聞鄧鐵香鴻臚安南畫界撤還卻寄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 登萬里長城(二首)感事 出都留別諸公(五首)己丑上書不達出都(二首)廬山謠...
'吾觀《文選》中但有王元長《曲水詩序》,而羲之序獨不收,且謂梁昭明太子深於內學,以羲之不達大觀之理,故不收之。余謂或者以'絲竹管弦'語重複,'天朗氣清'非上巳日景象,《文選》遂不收入。"今晁公議論如此,則知昭明未必以此八字之故。況"絲竹管弦"《前漢張禹傳》已有之;輕清為天,謂上巳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