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薹草

叢薹草

叢薹草(學名:Carex caespitosa):為單子葉植物綱莎草科薹草屬的一個植物種。分布在芬蘭、瑞典、俄羅斯、朝鮮、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吉林、內蒙古、青海、黑龍江、陝西、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沼澤以及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叢薹草
  • 學名:Carex caespitosa 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莎草目 Cyperales
  • :莎草科 Cyperaceae
  • 亞科:薹草亞科 Caricoideaee
  • :薹草族 Cariceal
  • :薹草屬 Carex
  • 亞屬:薹草亞屬 Subgen. Carex
  • :急尖薹草組 Sect. Acutae
  • 亞組:叢薹草亞組 Subsect. Caespitosae
  • :叢薹草
  • 分布區域: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陝西等省及瑞典,芬蘭,俄羅斯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形成踏頭。稈密叢生,高40-90厘米,纖細,三棱形,基部葉鞘無葉片,紫紅褐色或紅褐色,邊緣網狀分裂。葉短於稈,寬2-3.5毫米,平張,邊緣稍外卷,粗糙。苞片剛毛狀,與小穗近等長,無鞘。
叢薹草
小穗3-4個,接近,頂生小穗雄性,線形或長圓形,長2-3厘米;其餘小穗雌性,有時頂部具少數雄花,長圓形或圓柱形,長0.5-2.5厘米,寬3-5毫米,具短柄。雄花鱗片褐色,中部色淡,具1脈;雌花鱗片狹卵形,頂端鈍,紫褐色或銹褐色,中部淡綠色,具1脈,邊緣白色膜質。果囊卵形至橢圓形,稀為卵圓形,近雙凸狀或平凸狀,長2-2.5 (3) 毫米,寬1.2毫米,灰綠色或淡綠褐色,密生小瘤狀突起,無脈或具1-3條不明顯的脈,基部漸狹為楔形,具短柄,頂端收縮為短喙,喙口近乎全緣。
小堅果緊包於果囊中,寬倒卵形或倒卵形,雙凸狀,長約1.5毫米,基部具短柄;花柱基部不膨大,柱頭2個。花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叢薹草生長於海拔2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沼澤以及濕地。

分布範圍

叢薹草產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陝西、青海、新疆;分布於瑞典、芬蘭、俄羅斯(高加索、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朝鮮、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