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故事》是吉卜林所著的一部兒童文學作品。 《叢林故事》講述:蹣跚學步的小嬰孩莫格里被老虎謝爾汗追獵,父母逃散,他誤入狼穴,被母狼收養,成為西奧尼狼群中的一員。莫格里漸漸長大,成為叢林中一個高大健壯、勇武聰慧的少年。他的朋友有慈祥的狼媽媽、忠誠的狼兄弟、足智多謀的黑豹巴希拉、憨厚的老熊巴盧等。他們在莫格里周圍形成了一個溫暖的集體,教給他生活的智慧和謀生的本領。在從未經歷過的又熱又冷的“春季長跑”中,他的人性一點點恢復,何去何從?莫格里的歸宿在哪裡?最終人的本性與自然的野性調和,莫格里既成為人類社會的一員,又依然是動物的朋友。
基本介紹
- 書名:叢林故事/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
- 作者:吉卜林
- 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
- 頁數:205頁
- 開本:32
- 外文名:The Jungle Book
- 譯者:文美惠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叢林故事》是吉卜林最膾炙人口、引入入勝的短篇小說集。由於這部書,吉卜林成了從兒童到成人不同層次的讀者所喜愛的作家。在《叢林故事》中,吉卜林在一種原始的神奇想像力的鼓舞下,創造了一個富於幻想色彩的動物世界。
打開《叢林故事》,閱讀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動物故事的同時,首先你能獲得很多動物知識,關於蟒蛇蛻皮,關於山體滑坡、土石流爆發之前動物的預感,關於浮在水面偽裝成一截枯木的鱷魚……你還能通過不同動物的眼睛欣賞到美麗的叢林風景
打開《叢林故事》,閱讀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動物故事的同時,首先你能獲得很多動物知識,關於蟒蛇蛻皮,關於山體滑坡、土石流爆發之前動物的預感,關於浮在水面偽裝成一截枯木的鱷魚……你還能通過不同動物的眼睛欣賞到美麗的叢林風景
作者簡介
作者:(英)吉卜林 譯者:文美惠、賈文浩、賈文淵
圖書目錄
序
實用知識
莫格里的兄弟們
卡阿捕獵
國王的象叉
恐懼是怎么來的
老虎!老虎!
叢林吞噬村莊
紅毛野狗
春季長跑
在叢林裡
閃耀著溫情與智慧的叢林
童年與理想
實用知識
莫格里的兄弟們
卡阿捕獵
國王的象叉
恐懼是怎么來的
老虎!老虎!
叢林吞噬村莊
紅毛野狗
春季長跑
在叢林裡
閃耀著溫情與智慧的叢林
童年與理想
文摘
莫格里的兄弟們
蝙蝠蒙釋放了黑夜,
於是鳶鷹朗恩把它帶了回來——
牛群都被關進了牛棚和茅屋,
因為我們要恣意放縱直到黎明。
這是耀武揚威的時刻,
尖牙利爪巨鉗一齊進攻。
喔,聽那呼喚聲——祝大家狩獵成功,
遵守叢林法律的全體生物!
——《叢林夜歌》
這是西奧尼山里一個非常暖和的夜晚,狼爸爸睡了一天,醒來已經七點鐘了。他搔了搔癢,打了個哈欠,把爪子一隻接一隻舒展開來,好趕掉爪子尖上的睡意。狼媽媽還躺在那兒,她那灰色的大鼻子埋在她的四隻滾來滾去唧唧尖叫的狼崽子身上。月亮的光輝傾瀉進了他們一家居住的山洞。“噢嗚!”狼爸爸說,“又該去打獵了。”他正要縱身跳下山去,一個長著蓬鬆的大尾巴的小個子身影遮住了洞口,用乞憐的聲音說道:“祝您走好運,狼大王,願您高貴的孩子們走好運,長一副結實的白牙,好讓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這世界上還有挨餓的。”
他是那隻豺——專門舔吃殘羹剩飯的塔巴克。印度的狼都看不起塔巴克,因為他到處耍奸計,搬弄是非,在村裡的垃圾堆上找破布和爛皮子吃。但是他們也怕他。因為塔巴克比起叢林裡任何一個生物來,都更容易犯瘋病,他一犯病,就忘了他過去曾經那么害怕別人,他會在森林裡橫衝直撞,遇見誰就咬誰。就連老虎遇上小個子塔巴克犯瘋病的時候,也連忙逃開躲起來,因為野獸們覺得最丟臉的事兒,就是犯瘋病。我們管這種病叫“狂犬病”,可是動物們管它叫“狄沃尼”——也就是“瘋病”,遇上了便趕緊逃開。
“好吧,進來瞧吧,”狼爸爸板著臉說,“可是這兒什麼吃的也沒有。”
“在一頭狼看來,的確是沒有什麼可吃的,”塔巴克說,“但是對於我這么一個微不足道的傢伙,一根乾骨頭就是一頓盛宴了。我們這伙豺民,還有什麼好挑剔的?”他一溜煙兒鑽進洞的深處,在那裡找到一塊上面帶點肉的公鹿骨頭,便坐下來美滋滋地啃起了殘骨。
“多謝這頓美餐,”他舔著嘴唇說,“您家的高貴孩子們長得多漂亮呀,他們的眼睛多大呀!而且,這么年輕,就出落得這么英俊!說真的,說真的,我早該知道,大王家的孩子,打小時候起就像男子漢。”
其實,塔巴克完全明白,當面恭維別人的孩子是最犯忌諱的事。他看見狼爸爸和狼媽媽一副不自在的樣兒,心裡可得意啦。
塔巴克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為他幹的壞事而高興,接著他又不懷好意地說:“大頭領謝爾汗把狩獵場挪了個地方。從下個月起他就要在這附近的山裡打獵了。這是他告訴我的。”
謝爾汗就是住在二十英里外韋根加河畔的那隻老虎。
“他沒有那個權力!”狼爸爸氣呼呼地開了口,“按照‘叢林法律’,他不預先通知是沒有權力改換場地的。他會驚動方圓十英里之內的所有獵物的。可是我……我最近一個人還得獵取雙份的吃食呢。”
“他的母親管他叫‘瘸腿’,不是沒有緣故的,”狼媽媽從容不迫地說道,“他打生下來就瘸了一條腿。所以他一向都只獵殺耕牛。現在韋根加河一帶村子裡的老百姓都被他惹得冒火了,他又到這兒來惹我們這裡的村民冒火。他倒好,等他走得遠遠的,村民們準會到叢林裡來搜捕他,還會點火燒著茅草,害得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無處藏身,只好離開這兒。哼,我們真得感謝謝爾汗!”
“要我向他轉達你們的感激嗎?”塔巴克說道。
“滾出去!”狼爸爸怒喝道,“滾去和你的主子一塊兒打獵吧!這一晚你乾的壞事已經夠多了。”
“我就走,”塔巴克不慌不忙地說,“你們可以聽見,謝爾汗這會兒正在下面林子裡走動。其實我用不著給你們捎信來。” 狼爸爸側耳細聽,他聽見下面通往一條小河的河谷里有隻氣沖沖的老虎在發出單調粗魯的哼哼聲。這隻老虎什麼也沒有逮著,而且,哪怕全叢林都知道這一點,他也不在乎。
“傻瓜!”狼爸爸說,“剛開始幹活就那么吵吵嚷嚷的!難道他以為我們這兒的公鹿都像他那些養得肥肥的韋根加小公牛一樣蠢嗎?”
“噓!他今晚捕獵的不是小公牛,也不是公鹿,”狼媽媽說,“他捕獵的是人。”哼哼聲變成了低沉震顫的嗚嗚聲,仿佛來自四面八方。這種吼聲常常會把露宿的樵夫和吉卜賽人嚇得暈頭轉向,有時候會使他們自己跑進老虎嘴裡。
“人!”狼爸爸齜著滿口大白牙說,“嘿!難道池塘里的甲殼蟲和青蛙還不夠他吃的,他非要吃人不可——而且還要在我們這塊地盤上?”
“叢林法律”的每條規定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叢林法律”禁止任何一頭野獸吃人,除非他是在教他的孩子如何捕殺獵物,即使那樣,他也必須在自己這個獸群或是部落的捕獵場地以外的地方去捕獵。這條規定的真實原因在於:殺了人就意味著遲早會招來騎著大象、帶著槍枝的白人,和幾百個手持銅鑼、火箭和火把的棕褐色皮膚的人。那時住在叢林裡的獸類全部得遭殃。而獸類自己對這條規定是這樣解釋的:因為人是生物中最軟弱和最缺乏自衛能力的,所以去碰他是不公正的。他們還說——說得一點也不假——吃人的野獸的毛皮會長癩痢,他們的牙齒會脫落。
嗚嗚聲愈來愈響,後來變成了老虎撲食時一聲洪亮的吼叫:“噢嗚!”
P1-3
蝙蝠蒙釋放了黑夜,
於是鳶鷹朗恩把它帶了回來——
牛群都被關進了牛棚和茅屋,
因為我們要恣意放縱直到黎明。
這是耀武揚威的時刻,
尖牙利爪巨鉗一齊進攻。
喔,聽那呼喚聲——祝大家狩獵成功,
遵守叢林法律的全體生物!
——《叢林夜歌》
這是西奧尼山里一個非常暖和的夜晚,狼爸爸睡了一天,醒來已經七點鐘了。他搔了搔癢,打了個哈欠,把爪子一隻接一隻舒展開來,好趕掉爪子尖上的睡意。狼媽媽還躺在那兒,她那灰色的大鼻子埋在她的四隻滾來滾去唧唧尖叫的狼崽子身上。月亮的光輝傾瀉進了他們一家居住的山洞。“噢嗚!”狼爸爸說,“又該去打獵了。”他正要縱身跳下山去,一個長著蓬鬆的大尾巴的小個子身影遮住了洞口,用乞憐的聲音說道:“祝您走好運,狼大王,願您高貴的孩子們走好運,長一副結實的白牙,好讓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這世界上還有挨餓的。”
他是那隻豺——專門舔吃殘羹剩飯的塔巴克。印度的狼都看不起塔巴克,因為他到處耍奸計,搬弄是非,在村裡的垃圾堆上找破布和爛皮子吃。但是他們也怕他。因為塔巴克比起叢林裡任何一個生物來,都更容易犯瘋病,他一犯病,就忘了他過去曾經那么害怕別人,他會在森林裡橫衝直撞,遇見誰就咬誰。就連老虎遇上小個子塔巴克犯瘋病的時候,也連忙逃開躲起來,因為野獸們覺得最丟臉的事兒,就是犯瘋病。我們管這種病叫“狂犬病”,可是動物們管它叫“狄沃尼”——也就是“瘋病”,遇上了便趕緊逃開。
“好吧,進來瞧吧,”狼爸爸板著臉說,“可是這兒什麼吃的也沒有。”
“在一頭狼看來,的確是沒有什麼可吃的,”塔巴克說,“但是對於我這么一個微不足道的傢伙,一根乾骨頭就是一頓盛宴了。我們這伙豺民,還有什麼好挑剔的?”他一溜煙兒鑽進洞的深處,在那裡找到一塊上面帶點肉的公鹿骨頭,便坐下來美滋滋地啃起了殘骨。
“多謝這頓美餐,”他舔著嘴唇說,“您家的高貴孩子們長得多漂亮呀,他們的眼睛多大呀!而且,這么年輕,就出落得這么英俊!說真的,說真的,我早該知道,大王家的孩子,打小時候起就像男子漢。”
其實,塔巴克完全明白,當面恭維別人的孩子是最犯忌諱的事。他看見狼爸爸和狼媽媽一副不自在的樣兒,心裡可得意啦。
塔巴克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為他幹的壞事而高興,接著他又不懷好意地說:“大頭領謝爾汗把狩獵場挪了個地方。從下個月起他就要在這附近的山裡打獵了。這是他告訴我的。”
謝爾汗就是住在二十英里外韋根加河畔的那隻老虎。
“他沒有那個權力!”狼爸爸氣呼呼地開了口,“按照‘叢林法律’,他不預先通知是沒有權力改換場地的。他會驚動方圓十英里之內的所有獵物的。可是我……我最近一個人還得獵取雙份的吃食呢。”
“他的母親管他叫‘瘸腿’,不是沒有緣故的,”狼媽媽從容不迫地說道,“他打生下來就瘸了一條腿。所以他一向都只獵殺耕牛。現在韋根加河一帶村子裡的老百姓都被他惹得冒火了,他又到這兒來惹我們這裡的村民冒火。他倒好,等他走得遠遠的,村民們準會到叢林裡來搜捕他,還會點火燒著茅草,害得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無處藏身,只好離開這兒。哼,我們真得感謝謝爾汗!”
“要我向他轉達你們的感激嗎?”塔巴克說道。
“滾出去!”狼爸爸怒喝道,“滾去和你的主子一塊兒打獵吧!這一晚你乾的壞事已經夠多了。”
“我就走,”塔巴克不慌不忙地說,“你們可以聽見,謝爾汗這會兒正在下面林子裡走動。其實我用不著給你們捎信來。” 狼爸爸側耳細聽,他聽見下面通往一條小河的河谷里有隻氣沖沖的老虎在發出單調粗魯的哼哼聲。這隻老虎什麼也沒有逮著,而且,哪怕全叢林都知道這一點,他也不在乎。
“傻瓜!”狼爸爸說,“剛開始幹活就那么吵吵嚷嚷的!難道他以為我們這兒的公鹿都像他那些養得肥肥的韋根加小公牛一樣蠢嗎?”
“噓!他今晚捕獵的不是小公牛,也不是公鹿,”狼媽媽說,“他捕獵的是人。”哼哼聲變成了低沉震顫的嗚嗚聲,仿佛來自四面八方。這種吼聲常常會把露宿的樵夫和吉卜賽人嚇得暈頭轉向,有時候會使他們自己跑進老虎嘴裡。
“人!”狼爸爸齜著滿口大白牙說,“嘿!難道池塘里的甲殼蟲和青蛙還不夠他吃的,他非要吃人不可——而且還要在我們這塊地盤上?”
“叢林法律”的每條規定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叢林法律”禁止任何一頭野獸吃人,除非他是在教他的孩子如何捕殺獵物,即使那樣,他也必須在自己這個獸群或是部落的捕獵場地以外的地方去捕獵。這條規定的真實原因在於:殺了人就意味著遲早會招來騎著大象、帶著槍枝的白人,和幾百個手持銅鑼、火箭和火把的棕褐色皮膚的人。那時住在叢林裡的獸類全部得遭殃。而獸類自己對這條規定是這樣解釋的:因為人是生物中最軟弱和最缺乏自衛能力的,所以去碰他是不公正的。他們還說——說得一點也不假——吃人的野獸的毛皮會長癩痢,他們的牙齒會脫落。
嗚嗚聲愈來愈響,後來變成了老虎撲食時一聲洪亮的吼叫:“噢嗚!”
P1-3
序言
童話背後
二十世紀初最受關注和最暢銷的兒童文學作品叫《叢林之書》,如同現在的《哈利·波特》。它把青少年帶進了一個富於幻想色彩的叢林王國,使他們結識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可愛動物形象。但這些故事並非只對孩子有吸引力,很多成人也一讀再讀,就像安徒生曾經說過的:“每一個童話後面,都會隱藏著一個成年讀者。”
《叢林之書》並非只是一部單純的少年成長史,否則吉卜林無法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青睞。
《叢林之書》是眾多動物寓言故事中的一部精彩華章。通過會說話的動物之口來傳遞某種信息,我們已經從伊索和拉封丹的寓言中認識了這種手法,然而,這並不是西方的專利。在亞洲,《佛本生經》收錄了佛化身為各種動物的故事。顯然,吉卜林讀過這些故事,可能還讀過《五卷書》和某些印度傳統故事。在此類傳說中,具有人性的動物通常是作者傳播智慧與思想的假託之物。如,灰狼阿基拉代表勇氣和敏銳,棕熊巴盧代表知識和善良,黑豹巴希拉代表靈活和警惕,蟒蛇卡阿則代表智慧……
吉卜林在展開神奇幻想的同時,還用動物世界的規則諷喻真實的人生和社會,闡述自己的道德觀和行為準則。他把每種動物都寫得很有性格,它們既遵守自然界弱肉強食的規則,又有互相依存的需要。書中的叢林法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和人——莫格里之間的關係,都可以轉接到真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工作、學校等各種場合的各種人際關係,都可以在書中找到原型。書中始終在歌頌的勇敢、忠誠、榮耀、堅持等品質,也正是古今中外所有社會都尊崇的美德,而現實世界的殘酷、鬥爭與無情,也在動物世界的鬥爭中展現得一覽無遺。
吉卜林對一位評論家解釋過,他是如何構思出莫格里的故事的。他說:“在我發現了‘叢林法律’之後,其餘的一切便十分順利地隨之誕生了。”不過,《叢林之書》吸引讀者的,不只是關於“叢林法律”的宣揚,還有那美妙的大自然畫面,以及動物之間溫暖的友誼和他們充滿生趣的冒險。
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對這部作品曾經給予極高的評價。一九三三年,他在身陷法西斯監獄的時候,從獄中寫信給他的妻子,建議他們的小兒子德里奧讀一讀這部作品。他是這樣寫的:“如果德里奧能夠閱讀吉卜林的兩部《叢林之書》,我將感到高興……這些故事中蕩漾著一種奮發的精神和意志力,這正同‘湯姆叔叔’相對立,我以為這是需要讓德里奧和任何一個孩子領會的,如果我們希望這些孩子賦有堅強的性格和昂揚奮發的活力的話。”葛蘭西的信在八十年後的今天,讀起來仍那么親切有力。
博爾赫斯說過:“人類文學的終極和最高標準,實際上就是童話。”意義深刻的童話就是把現實世界的種種用兒童的方式表達出來。好的作品都是如此,沒有年齡限制,孩子讀到孩子的樂趣,成人讀到成人的感悟。吉卜林的《叢林之書》對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是非常重要的經典。不識字的孩子可以聽大人講述,充滿樂趣的故事能讓他們陶醉;對於大人,則可以通過書中的故事來反思現實的人生。仿佛超越了平常的生活,但是一切又都回歸到最平常的生活,這便是經典的魅力。
寧芙
二十世紀初最受關注和最暢銷的兒童文學作品叫《叢林之書》,如同現在的《哈利·波特》。它把青少年帶進了一個富於幻想色彩的叢林王國,使他們結識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可愛動物形象。但這些故事並非只對孩子有吸引力,很多成人也一讀再讀,就像安徒生曾經說過的:“每一個童話後面,都會隱藏著一個成年讀者。”
《叢林之書》並非只是一部單純的少年成長史,否則吉卜林無法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青睞。
《叢林之書》是眾多動物寓言故事中的一部精彩華章。通過會說話的動物之口來傳遞某種信息,我們已經從伊索和拉封丹的寓言中認識了這種手法,然而,這並不是西方的專利。在亞洲,《佛本生經》收錄了佛化身為各種動物的故事。顯然,吉卜林讀過這些故事,可能還讀過《五卷書》和某些印度傳統故事。在此類傳說中,具有人性的動物通常是作者傳播智慧與思想的假託之物。如,灰狼阿基拉代表勇氣和敏銳,棕熊巴盧代表知識和善良,黑豹巴希拉代表靈活和警惕,蟒蛇卡阿則代表智慧……
吉卜林在展開神奇幻想的同時,還用動物世界的規則諷喻真實的人生和社會,闡述自己的道德觀和行為準則。他把每種動物都寫得很有性格,它們既遵守自然界弱肉強食的規則,又有互相依存的需要。書中的叢林法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和人——莫格里之間的關係,都可以轉接到真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工作、學校等各種場合的各種人際關係,都可以在書中找到原型。書中始終在歌頌的勇敢、忠誠、榮耀、堅持等品質,也正是古今中外所有社會都尊崇的美德,而現實世界的殘酷、鬥爭與無情,也在動物世界的鬥爭中展現得一覽無遺。
吉卜林對一位評論家解釋過,他是如何構思出莫格里的故事的。他說:“在我發現了‘叢林法律’之後,其餘的一切便十分順利地隨之誕生了。”不過,《叢林之書》吸引讀者的,不只是關於“叢林法律”的宣揚,還有那美妙的大自然畫面,以及動物之間溫暖的友誼和他們充滿生趣的冒險。
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對這部作品曾經給予極高的評價。一九三三年,他在身陷法西斯監獄的時候,從獄中寫信給他的妻子,建議他們的小兒子德里奧讀一讀這部作品。他是這樣寫的:“如果德里奧能夠閱讀吉卜林的兩部《叢林之書》,我將感到高興……這些故事中蕩漾著一種奮發的精神和意志力,這正同‘湯姆叔叔’相對立,我以為這是需要讓德里奧和任何一個孩子領會的,如果我們希望這些孩子賦有堅強的性格和昂揚奮發的活力的話。”葛蘭西的信在八十年後的今天,讀起來仍那么親切有力。
博爾赫斯說過:“人類文學的終極和最高標準,實際上就是童話。”意義深刻的童話就是把現實世界的種種用兒童的方式表達出來。好的作品都是如此,沒有年齡限制,孩子讀到孩子的樂趣,成人讀到成人的感悟。吉卜林的《叢林之書》對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是非常重要的經典。不識字的孩子可以聽大人講述,充滿樂趣的故事能讓他們陶醉;對於大人,則可以通過書中的故事來反思現實的人生。仿佛超越了平常的生活,但是一切又都回歸到最平常的生活,這便是經典的魅力。
寧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