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松坡(1961-)漢族,山東省文登市米山鎮姜格村人。現任《中華百家姓氏源譚》叢書總編纂、威海叢蘭文化傳播中心經理世界叢氏宗親聯合會、叢氏研討會秘書長。為地域文化、家族文化、姓氏文化研究者、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自由撰稿人,《中華百家姓氏源譚》叢書總編纂,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文登市七、八、九屆政協常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叢松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省文登市
- 出生日期:1961.08
- 職業:自由撰稿人
- 主要成就:發起成立“香港世界叢氏宗親會”
- 代表作品:《中華百家姓氏源譚》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出版著作,明志格言,人物評價,作品選登,
人物生平
叢松坡(1961-)漢族,山東省文登市米山鎮姜格村人。高中畢業後種過地,當過兵,寫過通訊報導。1987年後到鄉鎮企業工作,由業務員到供銷科長到副廠長、廠長。1996年應國家之號召,拆資將小廠買下變為私營業主。1995年組織發起成立“叢氏研討會”;1999年組織發起成立“香港世界叢氏宗親會”;2004年成立“威海叢蘭文化傳播中心”,現任《中華百家姓氏源譚》叢書總編纂、威海叢蘭文化傳播中心經理世界叢氏宗親聯合會、叢氏研討會秘書長。為地域文化、家族文化、姓氏文化研究者、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自由撰稿人,《中華百家姓氏源譚》叢書總編纂,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文登市七、八、九屆政協常委。
主要成就
1995年 組織發起成立“叢氏研究會”
1998年 赴祁連山徒步七天考察匈奴王城,寫下了《一個民族的背影》的歷史散文
1999年 赴香港,聯繫海外叢氏及港澳台宗親,在香港成立“香港世界叢氏宗親會”
2003年 建立姓氏文化網站。 成立威海叢蘭文化傳播中心
2004年 與吉林文史出版社合作,主編出版《中華百家姓氏源譚》叢書第一部《王氏源譚》出版發行
2005年 與威海宗親籌建叢氏大宗祠,《劉氏源譚》出版發行
2007年至2009年 驅車十餘萬公里聯誼各地叢氏宗親,成立地區宗親聯誼會28個,並被 選為叢氏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張氏源譚》、《李氏源譚》出版發行
2009年 聯誼海內外叢氏族人,發起成立世界叢氏宗親聯合會,並任秘書長
2009年10月 在威海,成功組織召開了首屆世界叢氏懇親大會暨叢氏大宗祠開祭大典
2010年10月 組織召開了第二屆世界叢氏懇親大會暨叢氏大宗祠祭祀大典
2011年6月 主持召開了中韓金叢東遷文化座談會研討韓國金氏祖源,發表論文:《金、叢
兩漢東遷考》,論述考證金叢一脈及朝鮮半島金氏的東渡時間和路線
2012年4月 被聘為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2年10月 應邀去韓國慶州考察韓國金氏發源
2013年4月 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及煙臺電視台記者專訪。發表了《叢松坡先生談訪錄》
2013年6月 組織實施了省級重點文物文登叢氏宗祠捐款及修復工程
2013年10月 組織召開了第三屆世界叢氏懇親大會、叢氏大宗祠祭祀大典和文登叢氏宗祠重光慶典
出版著作
與吉林文史出版社合作,主編出版發行了姓氏研究叢書300多萬字。主要有:策劃編纂《中華百家姓氏源譚》叢書,相繼主編出版了《叢氏源譚》第一部、第二部;《王氏源譚》、《張氏源譚》、《劉氏源譚》、《李氏源譚》等姓氏文化研究叢書。
明志格言
志心於道義者,不以功名累其心;志心於功名者,不以富貴累其心。過此以往,其餘不足觀也。錦衣、玉食、富貴、名利、成功、失敗,感覺而已。
人物評價
姓氏文化的傳播者——叢松坡
《中華百家姓氏源譚》叢書主編、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文登市政協常委、世界叢氏宗親聯合會秘書長叢松坡潛心研究中華姓氏文化,先後編纂出版了叢氏、王氏、李氏、劉氏、張氏等姓氏源譚系列叢書,並被國內多個圖書館收藏,成為國內著名姓氏文化研究專家。
叢松坡自小受父輩影響,喜歡研究姓氏文化和地域文化,九十年代末,他一直致力於叢氏文化及威海地域文化的研究,想讓全世界各地的叢氏宗親都知道他們的根,他們的祖先就在威海,自費近百萬元奔波海內外訪親聯誼。2009年至2013年叢松坡號召天下叢氏族人,成功舉辦了3次世界叢氏懇親大會。大會期間世界各地叢氏族人10000多人來到威海,在威海引起了巨大反響,弘揚了威海之山海地域文化。
二十年以來,叢松坡以溯源復興民族文化為目的,以聯誼傳播振興家族文化為已任,自費走訪收集了數百部姓氏譜牒,主編出版發行了姓氏研究叢書300多萬字。在國內外姓氏文化屆產生了巨大影響。
作品選登
叢松坡:從張氏發祥郡望之爭說起
——《張氏源譚》序(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推遲了半年多、本應在2006年出版的《張氏源譚》,數易其稿,終於可以排版付梓了。忝為總編的我,在鬆了口氣的同時,卻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麼,胸中也總鬱悶著一些東西,未能酣暢淋漓地宣發出來,以致縈繞難遣。
余偏居一隅,研究姓氏之學十餘載,觀諸姓氏譜牒,均宗源非一。特別是張、王、李、趙幾個大姓,人口眾多,其族源絕非出自一人,各宗譜書也追宗不一,但基本都互相認可。張氏是一個逾億人的大姓氏,數千年來,數千個支系猶如萬流歸宗,匯成了今天張氏一族的汪洋大海。各大支系、幾個有代表性的大宗系源遠流長。歷史上,張氏於得姓宗祖揮公為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雖有爭議,但對張氏得姓及發祥地望,數百年間,並無歧義,各地張氏基本上都言必稱自己是出自清河望族。可近些年來,張氏宗源文化研究,這個原本並不複雜,由張氏後裔們收集彙編歷代《張氏族譜》就完全可以解決的課題,卻突然引起學術界和史學界的一些大家們的強烈關注,一些據說是史學名家、著名教授也紛紛揮毫上陣。一時間,4000多年前的張氏始祖揮公到底在那一片古土上得姓,成了我們這些現代人非研究解決不可的問題了。
爭戰的號角自中原吹響,晉軍兵分二路,又引來甘肅一騎,遂與爭鋒。原本坐地稱尊的清河老大,也不得不倉猝應戰。五路人馬各請高人,引經據典,開壇論戰,大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於高材捷足者先得之勢。但混戰多年,數百個會合下來,仍是五路人馬各有千秋,並沒有誰敗將下來。本想有諸多治史大家搖旗布陣,必有奇兵致勝,穩祭弓長於中原。但看來史學家們的大名,也未必壓得住陣角。
五地張氏發祥郡望之爭,使《張氏源譚》也推遲了出版發行,既然書稱源譚,那就總得給天下張氏族人一個交待。所以,於《張氏源譚》即將排版付梓之時,余又堆古今張氏史料考證於一室,伏案數日,在將所有有關張氏起源之眾說梳理數遍之後,漸悟奧妙,心中也頓時豁然開朗,遂貿然執筆,且效古人,也試解張氏祖源之爭。
改革開放以來,一股由海外湧向古老華夏大地的尋根祭祖熱潮,迅速在己漸趨和諧的中國大陸蔓延展開。秉承先祖勇於開拓而進軍於世界各地的張氏後裔們,數典念祖,葉落歸根。帶著數代人的期盼,尋根問祖,溯本求源。剛開始,這股陡然聚起的手足一脈的親情熱潮,使已在階級鬥爭中脫胎換骨,還沉浸於親不親階級分的各地土著鄉親們手足無措。可是不久,在東南海岸,一些得風氣之先的率先解放思想開發經濟的區域,那座座塵封已久,因為多種原因而沒有當做四舊被拆除的祠堂,卻突然間不斷地湧來一大批一大批光彩滿面、行囊充盈的尋根遠客。其中不少誠摯的眼中噙滿淚水的遠方遊子,一擲千金,光宗耀祖,衣錦還鄉。不少地方,因是某姓氏的發源之地,或因存有一座早已荒蕪了的祠堂,而每年引來數以萬計的尋根遊客,並以此聯誼而招來一批批的投資客商。
南風北漸,數年之後,這種尋根聯誼,搭尋根文化之台,唱發展經濟大戲的舉措,為不少中原、北方省份的政府所重視。由於地方政府的參與,一時間,不少名人故里、姓氏發祥地也突起紛爭。張氏的得姓發祥聖地,在近些年來爭執最大:源於河北清河說,源於山西太原說,源於古張國之說,最近又出現了源於河南濮陽說,源於甘肅天水說。且每說都引經據典,與它說水火不容。
持清河說者認為:天下張氏宗清河,這是祖輩流傳,張氏族譜所載,四海張氏共知,清河古郡是天下張氏之發源聖地是不容置疑的。
持山西太原者說:揮公居尹城,即在現太原附近,並有揮公之孫祠----台駘廟為證,台駘是揮的孫子,因治水有功,受封於太原。所以天下張氏宗太原。
持古張國說者據:《姓氏考略》云:“黃帝子揮,始造弓矢,受封於張,其後遂為弓氏和張氏。”張姓之得姓,以封地為姓。《路史 . 國名記》也記載“黃帝之子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所以古張國、現山西永濟市之東是張氏發源聖地。
近年間突起的、持源於濮陽說者認為:揮公是黃帝之孫,而非其子,且濮陽為古帝丘,有顓頊城,所以揮公只能是輔佐其堂兄弟顓頊帝在濮陽工作時發明弓箭,揮公上班在濮陽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說張姓祖根只能在濮陽。這個據說是出自史學大家的研究成果,顯然是有些差強人意的,但筆者收藏的一部明版本《張氏族譜》卻為濮陽曾為一支張氏之源提供了一些佐證;其譜序云:“張之受姓昉於軒轅之子,天下之張厥初無不本於一人耳,濮陽吾祖之所自出……”其結尾處還有詩為證:吾家本名族,受姓軒轅氏,濮陽蕃本根,分合清有幾……。雖然這可能只是一個張氏大支系的族譜,但說服力,畢竟比按排4000多年前的揮公在濮陽工作上班,要有力的多。
持源於天水說者認為:天水為“伏羲故里”,伏羲在此封姓。而張姓始祖張揮,其出生地和根據考證應該在古秦州天水一帶。1940年,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曾專程赴天水認祖歸宗。而正在致力打造“中華民族祭祖聖城”的天水官員表示,將為海內外的張氏後裔提供良好的祭祖尋根條件,時機成熟時,天水將興建張氏宗廟。
勿庸諱言,改革開放,人心歸璞,陡然生起的旅遊尋根熱潮,是張氏始祖發地突起紛爭的主要原因。分布於全世界,人口逾億的龐大的張氏宗族,其祖源聖地,當然地成為與張氏發源有些淵源的各地各路高人們所注視。不少地方政府直接參與,集中當地史學名家廣造與論,廣收資料,成立研究機構,出版論文專集,有的甚至率先投入巨資,建造揮公陵園。對此,不少研究祖源的張氏後裔無法接受。一時間張氏發祥地之爭驟然升溫。報刊、論集、你立我駁;社壇、網站相繼建立,各持己見,眾說紛紜。但,我們知道, 連被稱之為史無前例的文化工程,由國家政府資助數千萬人民幣、匯國內史學界頂尖高手200餘人參與,轟轟烈烈地搞了五年的“夏商周斷代工程”,至今都爭議難平,更別說是比夏商周還早了千年以上的遠古神話的黃帝時期。
中華文明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傳世文獻支持的"信史"迄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從此上溯的歷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馬遷的《史記·三代世表》中,也僅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都沒有具體在位的年代,所以才有了這歷時五年耗資無算的"夏商周斷代工程”。而要搞清楚黃帝時期人物的生平、活動地域,恐怕比丈量宇宙的面積還難吧!縱觀諸類文章,特別是幾個據說是史學大家、著名教授的所謂考據,說只有他們那塊土地才能是揮公出生或成長或受封的土地,別無它處,對另外一些祖源地則矢口否認,這就未免使人感到有些武斷了。
由此我們不由地想到了有著近千年爭議的著名的“隆中對”發生地之爭,一直爭到了十多年前的1990年,中國國家郵政局準備發行“隆中對”紀念郵票,湖北襄陽臥龍崗諸葛草堂,河南南陽臥龍崗諸葛草堂,二路諸葛故里人馬,各請業界高人、軍師,於歷史的天空中大戰教百會合,勝負也未見分曉,結果是,發行“隆中對”郵票的事黃了。
筆者有幸在2007年初應邀參加武漢首屆世界金氏宗親聯誼大會,趁機造訪了襄陽臥龍崗古隆中之地,在遍遊了那片據說是當年臥龍先生躬耕之地及高臥的山崗之後,我和導遊聊起了南陽、襄陽兩臥龍及十多年前那次“隆中對發生地”之爭。導遊興奮地告訴我,這次不用爭了,前年,我們國家前任領導人來我們這裡視察了,這足以說明這裡是真正的臥龍崗、古隆中。可不,公園門口一個大匾坊上昭然地用斗大的字寫著熱烈歡迎某某某視察的巨幅標語。雖然我心中也一直以襄陽臥龍崗古隆中為劉玄德三顧茅廬的正宗之地,但這個歷史上就有爭議的地方,並不能因為誰光臨一下就能始其成為正宗得了。
其實“隆中對”這段公案,早在清代鹹豐年間,襄陽人顧嘉衡出任南陽知府時,就為這場爭論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只是今人不古,又揚起了隆中風波。150多年前,當顧嘉衡上任為南陽知府時,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更達到了高潮;南陽人認為,襄陽人來南陽做知府,可要處事公平,不能向著他的家鄉,將古隆中的正宗桂冠判給襄陽,否則叫他這個知府坐不穩。襄陽人則認為,既然是我們家鄉人到南陽為官,一定要為家鄉人伸張正義,將古隆中判為正宗,否則他就甭想回家鄉了。兩下互不相讓,只等顧知府表態。顧嘉衡聽了雙方的意見,沒有立即表態,請大家下堂休息,說是第二天再判。第二天一早,雙方人馬聚至府衙,只等顧知府的評判,只見顧嘉衡拿出文房四寶,提筆寫就了一副對聯: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此聯一出,雙方起事者頓時臉紅,且心服口服,都佩服顧知府的才智,從此這場爭論告一段落。是啊,諸葛孔明躬耕於臥龍崗上時就以天下為己任,出山後鞠躬盡瘁,又何曾將襄陽南陽放在心上。
其實有不少的歷史名人之故里、陵墓,諸多非一,這主要因為流動是人類的特徵,所以只要你有政績,受到人們的擁護和愛戴,人們就會勒石鐫銘地來紀念你。上面所提的諸葛武侯祠,在全國計有七處。就連人們所熟知的神醫扁鵲的墓地也分別有:河南湯陰、山東濟南等共六處之多。這些每見於正史,至今還不足二千年的大名人,今天都說不清,更何況張氏祖先揮公,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遠古神話黃帝時期,這恐怕是近二千年前的諸葛大人也說不清楚的。何況今日。
比發明了弓箭的揮公晚了數百年的五帝最後一帝舜帝,僅陵墓就有20多處。所以現今所湧現出的五個張氏祖源說,並不為奇,且都有淵源。只要不強姦古意,順其民心,特別是張氏族人的人心所向,多幾處古蹟,多幾處祭拜之地,又有何妨!
但且莫非己莫屬,說只有自己那塊土地才產生過燦爛的古代文明、是宗源,別處只能算是支流,這就有失大家風度了。學學古人,有一點顧知府的雅量和胸懷,尊揮公,應天意,聯宗源,順民心,各自開發,任天下張氏族人各自朝拜,未嘗不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聯生誼,和生財。不知分持五地張氏起源說的諸君大家以為然否?
外姓他氏,斗膽置喙,實有逾制之嫌。失敬之處,惶恐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