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貧困之路

反貧困之路

突出反貧困主題,通過對靜寧縣近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追蹤調查,對國家扶貧開發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在西部貧困縣的實施情況提供實證資料,從一個側面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軌跡,具有重要的典型意義和實證價值;《反貧困之路(附盤)》是資料性與研究性相結合的學術專著,對於國家、省市制定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地方黨政部門領導推動扶貧開發、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者進行國情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鑑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反貧困之路
  • 作者:魏勝文 穆紀光 安文華
  • ISBN:9787509706213
  • 頁數:558
  • 定價:79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後記,

基本信息

作者:魏勝文 穆紀光 安文華
頁碼:558 頁
反貧困之路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9706213
裝幀:平裝
開本:16
叢書名:中國國情叢書
定價:79.00

內容簡介

《反貧困之路》是200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中國百縣市經濟社會追蹤調查”(批准號03ASH005)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是1992年出版的《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靜寧卷》的接續篇、姊妹篇。
《反貧困之路(附盤)》突出反貧困主題,通過對靜寧縣近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追蹤調查,對國家扶貧開發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在西部貧困縣的實施情況提供實證資料,從一個側面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軌跡,具有重要的典型意義和實證價值;《反貧困之路(附盤)》是資料性與研究性相結合的學術專著,對於國家、省市制定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地方黨政部門領導推動扶貧開發、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者進行國情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價值。

圖書目錄

總報告
引言
悠久的歷史文化輝煌的發展成就
自然資源相對不足果品產業優勢明顯
文化歷史資源豐富特色旅遊初步發展
扶貧開發成效顯著扶貧工作任重道遠
新時期開啟新征程新起點孕育新希望
研究報告 靜寧縣反貧困的探索與實踐
一 創新扶貧方式加快脫貧進程
二 “靜寧速度”彰顯“靜寧精神”
三 立足縣情抓發展壯大縣域綜合實力
四 在反貧困中平穩推進新農村建設
五 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六 反貧困的新挑戰與發展對策
經濟篇
第一章 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
第二章 農業和農村經濟
第三章 工業與建築業
第四章 商貿流通、交通、郵政電信
第五章 財政金融稅務
社會篇
第六章 社會流動促進社會結構變遷
第七章 婚姻和家庭
第八章 人口和計畫生育
第九章 醫療衛生
第十章 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
第十一章 社會治安環境
第十二章 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的應對與預防
文化篇
第十三章 教育事業
第十四章 科學技術事業
第十五章 文化、體育和廣電事業
第十六章 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政治篇
第十七章 中共靜寧縣委員會
第十八章 靜寧縣人民政府與人民武裝
第十九章 民主政治建設
第二十章 司法體制改革
第二十一章 基層民眾自治組織建設
城鄉建設和居民生活篇
第二十二章 城鄉建設規劃
第二十三章 縣城城區建設
第二十四章 建制鎮和農村集鎮
第二十五章 村莊建設
第二十六章 開發區建設
第二十七章 居民物質生活
專題調查與典型調查
專題報告之一 靜寧縣果品產業發展情況調查
專題報告之二 抓好勞務輸出促進農民增收
專題報告之三 弘揚“四苦”精神打造教育品牌
專題報告之四 反貧困與靜寧縣新農村建設
專題報告之五 李堡村參與式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調查
專題報告之六 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示範點——城川鄉吳廟村戶情調查報告
靜寧縣戶居民問卷調查報告
百縣市經濟社會追蹤調查(靜寧)主要指標
後記
……

序言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歷史性演變:正在由一個傳統的、封閉的農業農村社會轉變為工業化、開放的城市化的現代社會。我國的改革開放大業,是一場占世界人口1/5強的13億人民的進步運動,已經改變了中國的面貌,還在進一步發展變化之中,影響及於世界,她是20世紀後期世界發生的最重要、意義最深遠的大事之一。
偉大的變革,一定會有科學的總結。對於改革開放以來的這場大變革,應該做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她是怎樣發生的?是怎樣發展變化的?經歷了哪些中間環節和中間過程?有哪些基本經驗?有哪些要吸取的教訓?未來將怎樣演變和發展?還有哪些重大問題要解決等。所有這些,不僅是中國人民普遍關注的大問題,而且也是世界各國人民關注的大問題。這樣的總結,當然首先應該由當代中國人自己來做,因為這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有親身的經歷和親身的體會。
一場偉大而深刻的歷史變革,影響廣大而深遠,會有各種各樣的總結。既有當代人從不同的立場、觀點和不同的要求、視角的總結,也會有後代人的各種總結。中國人有總結歷史的好傳統,“溫故而知新”是我們的格言。所以,後代人的總結,雖然可能比較簡約,但常會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佳作,給人以新的啟迪和警示。
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業還在繼續,中國的經濟社會結構大變遷還在繼續。原有的社會矛盾解決了或基本解決了,新的社會矛盾產生了或正在產生,中國的新的歷史長卷正在按照規律一步一步地展示。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的人們對中國這場巨變已經做了很多總結,有的是很有見地的,有的則是浮光掠影地描述或者只是個人的臆測和猜想,這是難免的。因為變革本身還在演變之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加上體制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變革的真正原因、重大改革和重大事件的決策真相,還沒有公示。所以,真實、全面深刻的總結還要有待於未來。

後記

在2006年9月中國百縣市經濟社會追蹤調查第四次工作會議暨《“小馬”改革之道》、《傳統農業縣的變遷》成果發布會上,從增強百縣市經濟社會追蹤調查代表性的角度出發,總課題組向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提出再增加追蹤調查一個貧困縣的工作任務。院裡為此專門召開會議研究,決定接受任務並繼續由我主持完成調研工作。選靜寧縣作為追蹤調查點主要基於以下考慮:一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相繼實施的扶貧開發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效如何,需要提供實證依據。如果全國國情追蹤調查的選點中沒有貧困縣,就缺少了一個“面”。甘肅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從甘肅選一個貧困縣是具有代表性的。靜寧縣是甘肅最早確定的18箇中部乾旱貧困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之一,又是第一次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布點的貧困縣之一,符合追蹤調查布點條件。二是第一次國情調查以來的近20年裡,靜寧縣基本實現了由計畫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參與式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退耕還林及生態環境建設、果品草畜等特色產業開發、城鎮建設、教育事業、成紀文化等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創造了許多經驗。可以說,這20年是靜寧歷史上發展最快、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靜寧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重要受益縣之一,在甘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的實證價值。三是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同靜寧縣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1989年第一次縣情調查,縣委、縣政府、縣直各部門、各鄉鎮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調查工作十分順利,當時的《靜寧卷》成果還在全國獲獎。本次調查時值縣、鄉換屆剛剛結束,縣委、縣政府新班子走馬上任,充滿朝氣與活力,對開展追蹤調查工作非常配合和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