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研究反空降作戰戰法,首先應給反空降作戰“把脈”,洞悉空降之敵的強勢與弱點,找出反空降作戰的特點與規律,然後才能制定正確有效的戰法對策。概括起來,反空降作戰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作戰地區不確定,戰鬥預案多。現代條件下,空降之敵受天候、地形的限制小,可以根據任務,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以不等規模的兵力實施空降,既可空降於一個地域,也可分別空降於若干個地域,然後集中兵力或火力,發起攻擊。所以,反空降戰鬥的地域雖然可以預測判斷,卻很難提前確定。為掌握反空降戰鬥的主動權,必須依據敵作戰企圖,結合戰場態勢、地形條件,有針對性地制定多套反空降戰鬥預案,做到以一案為主,多案並舉,以適應作戰地區不確定的需要。二是戰鬥發生突然,準備時間短。隱蔽突然是達成空降作戰目的的重要條件。在當今的信息化條件下,高技術強敵將以電子干擾、佯動欺騙等手段相配合其空降作戰,導致對敵空降時機、空降方式、空降企圖的準確判斷非常困難。裝甲部隊在遂行反空降戰鬥任務時,很多情況下將是被動行動,即在敵空降開始之後才被動做出反應,實施反空降。裝甲部隊雖然跑得快,但畢竟屬於“先發現起火,再趕往滅火”,準備時間短促是不爭的事實和規律。
三是敵空中打擊能力強,生存威脅大。高技術強敵擁有先進的精確制導武器和大量的空中作戰平台。無論是敵空降前對預定空降地域及其周圍地區實施的火力突擊,還是空降中對其空降行動實施的火力支援,對裝甲部隊的隱蔽、機動、展開乃至戰鬥,都構成了嚴重的生存威脅。因此,擔負反空降作戰任務的裝甲部隊,必須做好對空鬥爭,克服敵空中威脅,先保存自己,再消滅敵人。
四是戰場形勢變化快,指揮協同難。反空降戰鬥,情況緊急,時間緊迫,戰機稍縱即逝。為爭取時間,抓住敵臨空、著陸、收攏等有利戰機,遂行反空降戰鬥任務的裝甲部隊必須多路急速開進,從行進間發起攻擊,先到先打,後到後打,隨到隨打,猛打猛衝,不給空降之敵以任何喘息之機,力求殲敵於立足未穩之際。再者,裝甲部隊在反空降戰鬥過程中,既可能與敵打遭遇戰,也可能打伏擊戰;既可能打追擊戰,也可能打阻擊戰。敵對雙方為爭得主動權,必將竭盡所能,主動變換戰鬥樣式,或主動進攻,或轉攻為守,以求爭得主動,從而使戰鬥樣式呈現樣式多、轉換快的特點。這些給裝甲部隊的指揮協同帶來了很大困難,對裝甲部隊指揮官的指揮能力、指揮藝術提出了嚴峻挑戰。
實施
反空降戰役的實施,一般分為突擊集結和待運之敵,打擊空運之敵,殲滅正在降落和著陸而立足未穩之敵,圍殲固守之敵等階段。殲滅空降之敵的有利時機是:敵集結待運、空運、空降和著陸後立足未穩之時。只要條件允許,即須抓緊有利時機,積極組織 轟炸航空兵 和飛彈部隊對集結待運之敵予以突擊;有時,還可以敵後游擊部隊配合行動。對空運之敵,應組織 殲擊航空兵 與地空飛彈、高炮部隊相配合,層層攔截、突擊敵運輸機群。對正在降落和著陸而立足未穩之敵,須首先組織就近守備兵團、地方部隊、
民兵進入交戰,制止敵人集結,如敵已奪占機場和要點,則應組織力量堅決奪回,制止其擴張;同時,指揮主力部隊加速前進,對敵進行包圍分割,各個殲滅之。此時,奪取機場尤為重要。這是取得反空降戰役勝利的關鍵。如1940年5月,荷蘭軍隊在海牙地區進行反空降作戰時,集中兵力奪回德軍第一波空降兵占領的3個機場,使德軍空運機降部隊的44架運輸機無處著陸,為戰勝德軍空降兵創造了條件。對固守之敵,須集中力量圍殲,在敵可能突圍的方向作好必要的部署,同時,組織對空兵力攔截從空中增援之敵。在反空降戰役過程中,應積極奪取並保持反空降地域的局部制空權。
發展
反空降作戰是隨著空降作戰的發展而發展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 期間出現單人和小組傘降。具有戰役規模的空降作戰,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才出現的。戰後,一些國家十分重視研究空降、反空降作戰,進行大規模的演習,反空降戰役理論也逐步系統和完善。隨著現代 軍事技術 的發展,空運工具正在向垂直起降、大型化邁進,空降兵的裝備也在日益現代化。反空降戰役在今後的戰爭中,將成為一種常見的作戰樣式,並且將增加新的內容,如進行激烈的電子對抗,對付大量的垂直起降空運工具、戰鬥
直升機和著陸後的裝甲目標,以空降反空降,以空中機動對空降之敵作出快速反應,以及對核、化學武器襲擊的防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