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導防禦系統
- 外文名:Anti-missile defense system
- 舉例:美國薩德系統
- 國家:美國、俄羅斯、日本等
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一般指本詞條
飛彈防禦系統是一種在特定地點遭受飛彈打擊時,利用飛彈攔截技術。即己方發射飛彈,將攻擊飛彈攔截在殺傷範圍以外,以達到摧毀飛彈或使飛彈失去攻擊能力的目的。發展歷史 根據現時的公開資料,人類第一款制導武器要追溯到二戰間德國研製出的...
美國已經開始研究在先進戰機上加裝設備,並提出構建“空射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這也使得美國在成功發展陸基、海基反導系統後,首次向空基反導系統擴展。美國已進行了戰機結合預警機搭配不同的防禦性飛彈,構建高、低兩層防禦網試驗。
。國家飛彈防禦系統是部署在美國本土的陸基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採用直接碰撞方式在大氣層外攔截目標,用於保護美國50個州免遭有限數量的遠程彈道飛彈攻擊,但是不能防禦大規模的彈道飛彈攻擊和在美國本土海岸附近發射的近程彈道飛彈攻擊。
反彈道飛彈是指用於攔截來襲彈道飛彈的飛彈。常常特指用於攔截遠程、裝備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的飛彈防禦系統。它是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高空攔截飛彈、低空攔截飛彈兩類。反彈道飛彈飛彈主要由戰鬥部、推進系統、制導系統、...
反戰略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由三部分組成。①攔截武器分系統。包括動能武器和定向能武器,依據來襲飛彈性能選擇攔截武器的具體類型,功能是攔截並摧毀來襲戰略彈道飛彈。②反導探測、監視、跟蹤分系統。包括天基預警衛星、前沿雷達、精確識別雷達等...
國家飛彈防禦系統 NMD是“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縮寫。在冷戰時期,為了與當時的蘇聯對抗,美國里根政府於1983年提出了“空間戰略防禦”(即“戰略飛彈防禦系統“)倡議,該倡議主要是試圖通過發展各種先進的非核防禦武器,對來襲戰略彈道飛彈...
反戰術性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簡稱ATBM),是台灣軍方2001年12月由台灣中山科學院研製的低層“反戰術性彈道飛彈防禦系統”(ATBM),因此也稱為台灣低層彈道飛彈防禦系統。ATBM是在台灣自行研發的“天弓”防空系統基礎上升級,由“長白”...
“箭-2”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原先計畫用於攔截高度約3萬米的近程彈道飛彈。但面對日益增多的射程超過1,300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威脅,美國幫助以色列將攔截高度提高到50公里,還能儘可能消除攔截時造成的碎片或爆炸、生化等危險彈頭引起的二次...
而面空飛彈從攔截飛機,發展到攔截有翼飛彈(巡航飛彈、反艦飛彈、反輻射飛彈等)和戰術彈道飛彈,是防空在對抗演變中發展的必然趨勢。歐盟1993年4月在羅馬召開歐洲彈道飛彈防禦會議,首次公開了歐盟戰術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基本構想:1、投資18億...
探測、跟蹤和統計彈道飛彈在初始彈道的單個目標物體,提高地基雷達的探測能力,使其儘早發射和在更大的空域作戰。③X波段地基雷達。屬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火控雷達,部署在攔截彈的基地內,執行目標監視、捕獲、跟蹤、識別、飛彈引導和殺傷...
陸基中段飛彈防禦系統,是從陸地發射平台對敵方彈道飛彈進行探測和跟蹤,然後發射攔截器,在敵方彈道飛彈處於中段飛行階段時將其攔截。2021年2月4日,中國成功實施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概念 中段飛彈防禦系統由攔截器、感測器和戰鬥...
2000年10月17日,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稱,以色列同美國聯合研製的箭-2戰區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從即日起正式開始戰備值班,至此這項歷時12年之久的發展計畫終於走向實用,以色列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部署戰區反彈道飛彈防衛系統的國家。
系統簡介 1999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建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法案,此系統建立的決定嚴重違反了美、蘇1972年5月簽署的《限制反彈道飛彈系統條約》,使世界軍控勢頭受挫。這是一個集防禦性與進攻性於一體的武器系統,它與美國強大的核武庫...
在可能的對伊戰爭中,“愛國者”的任務就是盯緊薩達姆手中已不多的“飛毛腿”飛彈,防止可裝生化彈頭的“飛毛腿”打中美軍和盟國目標。系統升級 截至2002年為止,以色列使用愛國者構建其兩層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以箭式飛彈作為高高度...
衛兵反彈道飛彈系統的截擊飛彈由斯普林特飛彈和斯帕坦飛彈構成:斯普林特飛彈 美國研製的第一代高速低空近程反彈道飛彈的飛彈武器系統,簡稱低空反彈道飛彈。1963年開始研製,至1970年參加攔截試驗,研製經費約8億美元。主要用於攔截洲際飛彈或...
③低層防禦系統。通常只能在大氣層內低層攔截處於末段飛行中的彈道飛彈,如“愛國者”PAC-3飛彈防禦系統與海軍海基低層防禦系統等。組成 各類戰區飛彈防禦系統都由偵察預警跟蹤系統、作戰指揮中心、反彈道飛彈飛彈三個分系統組成。偵察預警...
系統介紹 A-235反彈道飛彈系統的主要開發者是JSC關注VKO阿爾馬茲-安泰。新系統應替換當前-A-135。飛彈防禦系統A-235將使用DON-2N雷達和雷達唐2NP / 5N20P與更新的軟體和硬體;在A-235複合物的制導系統將類似於現有的系統A-135。發...
其餘32部發射架配備的是"橡皮套鞋"改進型sh-04反彈道飛彈飛彈,它可在飛行中關閉發動機,在滑行中等待地面指令再次啟動對目標實施攔截。同時,還裝備了sh-08型高速、低空攔截飛彈。1983年,美國提出建立多層次反彈道飛彈飛彈防禦系統,著手...
空軍反彈道飛彈作戰,包括運用航空兵對敵彈道飛彈發射平台和陣地的打擊,反導飛彈、防空飛彈對彈道飛彈飛行途中的攔截以及敵後特種破襲等。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由陸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四部分組成。反彈道飛彈作戰對策是在彈道飛彈飛行的不同...
二、宣布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三、部署“飛彈防禦”(MD)系統 1.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的計畫及實施 2.加緊“太平洋試驗台”的建設 3.建立多層飛彈防禦網 四、“飛彈防禦系統”進行的攔截試驗 1.“地基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試驗 2....
俄羅斯的A-135(西方稱之為ABM-3)是蘇聯發展的A-135防禦系統,還在莫斯科周圍運作。設計目的是保護莫斯科及其附近區域免遭敵方的洲際彈道飛彈襲擊,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戰略反彈道飛彈系統。其前身是前蘇聯最早研製的反導系統A-35。A-135...
用於攔截來襲彈道飛彈(或彈頭)的武器系統。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反彈道飛彈系統。研製歷程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研製成“奈基-宙斯”反導飛彈,因其識別能力差、攔截機率低,未進行部署。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建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