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佐,中藥配伍方法之一。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處方時套用與方中主藥性能不一致的輔佐藥物,如在寒涼劑中佐以溫熱藥,溫熱劑中佐以寒涼藥等。如滋腎通關丸中用肉桂、《傷寒論》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等。或以性味作用相反的藥物與主藥一起炮製,如將辛熱的吳茱萸與苦寒的黃連同炒後再製成左金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佐
- 出處:《素問·至真要大論》
反佐,中藥配伍方法之一。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處方時套用與方中主藥性能不一致的輔佐藥物,如在寒涼劑中佐以溫熱藥,溫熱劑中佐以寒涼藥等。如滋腎通關丸中用肉桂、《傷寒論》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等。或以性味作用相反的藥物與主藥一起炮製,如將辛熱的吳茱萸與苦寒的黃連同炒後再製成左金丸等。
反佐,中藥配伍方法之一。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處方時套用與方中主藥性能不一致的輔佐藥物,如在寒涼劑中佐以溫熱藥,溫熱劑中佐以寒涼藥等。如滋腎通關丸中用肉桂、《傷寒論》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等。或以性味作用相反的藥物與主藥...
若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是陰寒盛於里,陽氣欲上脫,陰氣欲下脫之危象,所以急當用大辛大熱之劑通陽復脈,並加膽汁、人尿滋陰以和陽,是反佐之法。原文有“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方後還有“若無膽,亦可用”,可知重在人尿。這些都是白通加豬膽汁湯證治精細之處,與通脈四逆湯之“無...
在國家級學術會議大會交流5篇。提出了利、通、平、收四法,將治療八法補充為12法;提出了寒熱反佐法、藥量反佐法、升降反佐法、補瀉反佐法、收散反佐法;提出了辨證論治應為辨病辯證論治;提出了寒為百病之主論,並將中醫方劑命名法歸納為18法,對西醫院校中醫學課程改革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臨床中常用的反佐法,是從反面來輔助主藥,起著更好的療效。佐金丸方,黃連六兩用薑汁炒,吳茱萸一兩鹽水泡,其中黃連苦寒瀉火降逆為主,少佐吳茱萸之辛溫以開郁散結,合而奏清肝瀉火、開郁散結、下氣降逆之功效。觀前賢療疾,多以辛溫開郁散結、破陰行陽之品,如吳茱萸、細辛、肉桂、川椒、乾薑、附子等,其中...
奧貝利斯克的巨神斌 《大勇傳》中,三幻神之一,反佐勇陣營中的核心人物,同為《大勇傳》中重要的計量人物。
硃砂重鎮安神,牛黃、麝香芳化開竅醒神為佐;黃連苦寒以監製諸藥溫熱之性,不使太過,為反佐。木香理氣和中醒睥;荊芥辛溫疏散,以助藥力為使。諸藥合用,能化涎逐痰,開竅鎮驚。本方配伍特點是以辛溫熱性藥為主,取其辛熱開破,助陽氣,滌痰涎,速成其功;反佐黃連以防助熱;重用硃砂鎮墜定驚,且可防...
熟地、白芍、當歸、川芎,即四物湯補血養血。黃芪、白朮、茯苓健脾益氣固表。少佐甘溫不燥,藥性和緩之防風走表而祛風邪,反佐黃芪,固表而不留邪。附子、肉桂通陽散寒,生薑、大棗溫胃和中。諸藥共奏養血祛風,通痹止痛之功。附註 《張氏醫通》記載本方主治“濕痹周身疼痛”。各家論述 1、《醫門法律》:“...
。2. 辨清寒證所在的病位:(1)經絡——溫經散寒 (2)脾胃——溫中散寒 (3)心腎——回陽救逆 3. 辨清寒熱的真假:(1)真寒假熱——溫里 (2)真熱假寒——清熱→若誤用溫里劑,則如火上澆油。4. 注意“反佐”:(1)用藥上反佐——熱藥加豬膽汁。(2)服法上反佐——熱藥涼服。
蟲類藥物套用舉隅 不寐 糖尿病與中風 二陳湯用烏梅別有用意 硫黃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頭痛治驗 臨證效方 疑難病治驗六則 常用中藥功效比較 套用中藥的基本知識 影響中藥療效的主要因素 談談張仲景對半夏的運用 “反佐”中的對立統一 再論“反佐”四逆散及其臨床套用 旋覆代赭湯臨床運用體會 年譜 年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