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實思維

反事實思維

反事實思維是個體對不真實的條件或可能性進行替換的一種思維過程。反事實思維(counterfactualthinking)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Kahneman和他的同事Tversky在1982年發表的一篇名為“模擬式啟發(Thesimulationheuristic)”的論文時首次提出的。它是基於人類是非理性假設的前提下提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事實思維
  • 外文名:counterfactual thinking
  • 分類:方向和結構
  • 提出時間:1982年
  • 理論:範例說等
簡介,分類,發生機制,功能,

簡介

生活中有一種心理現象,就是思維活動針對的不是已發生的事實,而是與事實相反的另一種可能性。人們遲到的時候,會尋思“如果早點動身就不會遲到了”;人們考砸的時候,會尋思“要是再加把勁這次考試就能及格了”。所謂反事實思維,就是與事實相反的假想。一個人外出沒帶雨傘趕上下雨,被淋得像個落湯雞,他想要是帶雨傘就不會挨澆了。如果說下雨挨澆是既成事實,想像帶雨傘不會挨澆就是與事實相反的思維,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反事實思維。
反事實思維是對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件,之後進行判斷和決策後的一種心理模擬(mentalsimulation)。反事實思維通常是在頭腦中對已經發生了的事件進行否定,然後表征原本可能發生但現實並未發生的心理活動。它在頭腦中一般是以反事實條件句的形式出現。反事實條件句(counterfactualconditionals)也叫“虛擬蘊涵命題”,它具有“如果……,那么……”的形式。例如:“如果剛才沒買那件衣服,現在就可以買這件了。”一個反事實思維包括兩個部分:虛假的前提(“如果剛才沒買那件衣服”)和虛假的結論(“現在就可以買這件了”)。

分類

根據方向和結構進行分類
根據發生的方向可將反事實思維分為上行反事實思維(upward counterfactual)和下行反事實思維(downward counterfactual)。上行反事實思維,也稱為“上行假設”。它是對於過去已經發生了的事件,想像如果滿足某種條件,就有可能出現比真實結果更好的結果。例如,“如果比賽前能到比賽場地進行過適應性訓練的話,那么今天這場球就不會輸”。下行反事實思維,也稱為“下行假設”。它是指可替代的結果比真實的結果更糟糕,如“幸好比賽前到比賽場地進行了適應性訓練,要不然今天這場球肯定會輸”。有學者研究證實,獲得銅牌的選手往往比獲得銀牌的選手更開心。這是因為,銅牌得主運用的是下行假設,即如果我發揮得稍微差一點,就與獎牌失之交臂了;銀牌得主運用的則是上行假設,即如果我發揮得更好一點,就能登上最高領獎台了。通常碰到負面事件,人們容易產生類似於銀牌選手的上行假設,常常構想事情本來可以做的更好一些,而碰到正面事件,人們則容易產生類似於銅牌選手下行假設,常常構想事情要是做得稍微差一點就糟了。
個體在進行反事實思維時,會對已發生事件的前提進行增添、刪減或替代。因此依據心理模擬內容的性質,可將反事實思維分為三種類型:
其一是加法式(additive)。在前提中添加事實上未發生的事件或未採取的行動而對事實進行否定的反事實思維。例如,在假設中“要是當時好好複習,這次考試就可以通過了”,“好好複習”是事實沒有發生的,在事後添加上去的。
其二是減法式(subtractive)。與加法式相反,減法式是從真實事件中刪除某些因素,然後再重新進行建構。例如,“如果沒有帶這么多東西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跑得快點了”。
其三是替代式(substitutional),這是不常見的類型,指的是假設如果是替代性的前提,則可有另外的結果。例如,“如果平時好好學習而不是打遊戲的話,這次的獎學金就是我的啦”。

發生機制

學者們通過研究,提出了兩大理論,它們是範例說和目標-指向說。
1 範例說(Norm Theory Perspective)
Kahneman和Miller在1986年提出“範例說”,它是反事實思維的早期理論。其主要觀點是反事實思維的激發是自動化過程。他們認為經驗意識流中的每個刺激物,都是在對特定結果的直接反應過程中,尋找它們自己的範例(norm),即參照系或比較標準。範例是由過去經驗所形成的對某類事件的一般性知識和預期。這種預期並不一定發生在意識層面,也難以被清楚的提取。早期反事實思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因素決定了反事實思維的產生——反事實思維的可得性(availability)。可得性指的是人們傾向於根據客體或事件在知覺或記憶中的熟悉性程度來評估其相對機率。影響反事實思維產生的因素包括:正常性、結果的效價、與替代結果的接近性、前提的突變性和前提的突出性以及一些動機性因素。
2 目標-指向說(Goal-Directed Perspective)
雖然範例說認為反事實思維的激發過程是自動化過程,但是之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個過程同樣受歸因、態度等認知因素的影響,目標-指向說是這些觀點的統稱。這一學說總的觀點是:反事實思維不是一種自動化過程,它是由於個體在特定環境、特定情緒等的情景下對以往經歷過的一些特定事件進行思考。人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以有意識的控制和運用反事實思維,可以將其當作一種認知策略的工具。

功能

反事實思維對人的很多心理活動具有重要影響,其中包括對情緒、態度、預期、因果判斷等都有一定的影響。功能為兩大類:情緒功能和準備功能,並提出了產生上述影響作用的兩種機制,即效應比較和因果推論。效應比較以某種反向事件或結果作為標準進行判斷,使得結論更加極端。例如,想像一種與事實不同的正面結果會使人對現實結果更加不滿意;反之,想像事情差點會更糟糕則讓人對現狀比較滿足。因果推論機制指的是在假設條件命題中,構建前提和結論的因果聯繫。這兩種機制對心理活動的作用有時比較一致,但也可能會彼此衝突。總的來說,效應比較往往引發負面情緒,因果推論則一般起正面作用。
1.情緒功能
反事實思維與情緒的關係是極為密切和微妙的,以往的研究表明二者是一種相互影響的過程。從反事實思維的方向上來看,上行反事實容易引起負面情緒,如後悔、失望、內疚等。這是因為當人們遇到事情的負面結果時,就很自然地會想到事情本應該會更好些,就產生上行反事實思維,同時伴隨著負性情緒。相反,下行反事實思維則因為是想像一種更壞的結果來替代當前的事實,因此會產生積極情緒。對於同樣的事件結果,運用不同的反事實思維就可以引發不同種類的情緒。Niedenthal等的研究發現,對自己的能力、人格等方面進行反事實思維會較多地產生羞愧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假設則會較多地產生內疚感。當然一些個人因素也會對反事實思維的情緒功能有一定作用,如自我價值感、對未來的關注程度等。
2.準備功能
反事實思維的另外一個功能即準備功能,主要通過因果推論機制來實現。儘管反事實思維前提和結論都是假設的,但通過對原本如何就能夠避免失敗或獲得成功進行心理模擬,有可能使人意識到出現問題的真正原因,從而為以後採取相應行動以獲得渴望的結果奠定基礎。有一些假設也可能轉化為未來結果的腳本,並藉助於因果推論影響人對未來的預期以及對以後獲取成功的希望。在認識到事情原本可能會有另一種結果時,人們容易產生一種堅持或改進原有行為的願望,並增強對以後處理類似事情的信心。不同類型反事實思維的準備功能有所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