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龍侄來別留詩次韻,宋代毛滂創作的七言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友龍侄來別留詩次韻
- 作者:毛滂
- 年代:宋
- 體裁:七言詩
友龍侄來別留詩次韻,宋代毛滂創作的七言詩。
友龍侄來別留詩次韻,宋代毛滂創作的七言詩。樵青煎茶青竹里,汝欲過門鵲先喜。我家千里凌風駒,豈比虺聵鞭不起。我亦西遊倦始歸,久闊相望老白眉。歸家且與阿戎語,長吟未覺長康痴。雨急煙寒波渺茫,念汝束書辭故鄉。歸時先驅煩蜀令,卻...
大觀三年(1109),毛友考中進士,並以承議郎中書舍人同修國史。上任前,他前往毛滂家辭行。當時,毛滂不在家,毛友留詩告別。毛滂既是毛友的堂伯,又是毛友的恩師,向來寵愛毛友,認為“孺子可教”。毛滂回家後,讀了毛友的詩,高興得手舞足蹈,隨即舉筆揮毫,和了一首《友龍侄來別留詩次韻》詩。毛滂寫道...
友龍侄來別留詩次韻 登聞鼓詩 隋堤寫懷寄上右丞 比得狸一枚所過輒馥然有香時時翳 蘭叢下而引其鼻若能自擇其所處 狸之族最多獨牛尾食之可口江西 亦呼為玉面然彼以甘肥遭烹而此 獨以能香為人所貴非眾狸可望也 為作此詩一首 和郭悴見寄 次韻奉酬蔡成允 對雪作詩未竟曹使君寄聲招飲因成 篇以寄 劉...
喻子才提舉招昌源觀梅倦不克往蘇仁仲有詩次韻 寓廣教僧寺 寓廣教寺東軒 寓居吳興 寓居有招客者戲成 寓軒 嶽麓寺 再次蘇字韻 再過翠屏 再題天衣寺 糟蟹 造侄寄建茶 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曾表勛畫屏 曾宏甫到光山遣送鵝梨淮魚等數種 曾宏甫分餉洞庭柑 曾宏甫見過因問訊鞓紅花則雲已落矣驚呼之餘戲成...
不僅是正覺禪師,天童山的很多禪師他都引以為友,史浩在《次韻鮑以道天童育王道中吳體》中有句說:“奇聲俊逸鮑夫子,蓮社不掛淵明心。”特別是他的《贈天童英書記》一詩後半首中:“英師箇中人,以詩隱浮圖。桃紅柳青青,翠竹黃花俱。……堂堂老阿師,道價東西徂。住山垂一世,學子紛雲趨。寒潭風靜練,...
次韻汪仲嘉尚書喜雨(二首錄一)春前十日作 次韻楊同年秘監見寄二首 重九賞心亭登高 中秋清暉閣靜坐,因思前二年石湖、四明賞月 玉麟堂會諸司觀牡丹酴?三絕(錄一)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錄一)曉枕三首 喜晴二首(錄一)藻侄比課五言詩,已有意趣,老懷甚 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可率昆 ...
春日從伯氏領子侄郊行 寒食清明共一時,柔紅開遍野棠梨。繁禽聲樂風光麗,弱柳陰濃日腳遲。身外生涯何似酒,人間局面只如棋。行春莫待花飛卻,藉草開樽剩賦詩。春望 春事今如此,憑高興未闌。半簾疏雨過,一院落花閒。草色迷幽逕,禽聲出晚山。東風能育物,不改鬢毛斑。次韻答吳仲山 聲利驅人萬轂忙...
外侄李光祖往見尚垂髫今觀寄嗣直小詩已可愛因次韻 昔別長安未裹頭,如今詩句可消愁。外家未覺風流遠,他日相期到益州。家族成員 鼻祖父:黃保義 遠祖父:黃榮 太祖父:黃浩 烈祖父:黃玘 天祖父:黃贍 高祖父:黃元吉 曾祖父:黃中理 祖父:黃湜,伯祖父:黃沔、黃滋;叔祖父:黃淳、黃渙 父親:黃庶,伯父...
次韻林召閣廣文瓊台贈別 地北天南道路漫,騷壇酬唱別離難。吹來蘭氣燈前話,憶到梅花雪裡看。海內風塵仍旅舍,珠崖鐘鼓此儒冠。暫時分手應重見,只待徵車召謝安。珠江浴月 水天一色共澄清,月到珠江分外明。濯魄無瑕潭百尺,涵光有影夜三更。魚搖璧彩添濤力,風動蟾香入浪聲。上下秋空痕不定,孤輪如...
陳宜中所留作品不多,劉將孫《養吾齋集》中稱陳宜中“陳死海外,手澤亦絕”,《沙村罐頭陳氏宗譜.圖說》、《前街陳氏宗譜》雖然記載陳宜中曾有《臨窪文集》和《奏議雜集》,但都散佚。現僅存詩歌三首及朝廷奏疏雜著幾篇。陳執中現存詩有《賈師憲望海樓次韻二首》《和賈魏公冬大雪詩》《如占城經吳川極浦事》,...
3、忌複韻:即同一首詩中使用“花”、“葩”,“芳”、“香”意思相同的字等。4、忌撞韻:即在不套用韻的句子(白腳句),比如七絕的第三句尾、七律的第五句、第七句句尾也用了與韻腳同韻母的仄聲字。概念 唱和 詩人之間以詩詞互相酬答,叫做唱和。次韻 又稱步韻,指詩人以詩詞相互酬答時,使用酬答...
次韻答薛樂道 孫不愚索飲九日酒已盡戲答一篇 辱粹道兄弟寄書久不作報以長句謝 不敏 陳季張有蜀芙蓉長飲客至開輒剪去作 詩戲之 再贈陳季張拒霜花二首 蒲城道中寄懷伯氏 次韻伯氏謝安石塘蓮花酒 次韻伯氏戲贈韓正翁菊花開時家有 美酒 寄張仲謀 謝仲謀不新詩 送張仲謀 再和答張仲謀陳純益兄弟 寄別陳氏妹 ...
【44】 虛襟:淡泊的胸懷。顧夢遊《夜投祖堂勖公房》:“老僧具客主,入夜披虛襟。”沖曠:淡泊曠達。蘇舜欽《滄浪亭記》:“予既廢而獲斯境,安於沖曠,不與眾驅。”物競:相互競爭。張素《次韻答鈍根》:“自得風流忘物競,不求寂滅是居安。”【45】 駢集:湊集,聚會。《壇經·懺悔品》:“時大師見...
平生詩辭彙為《一誠齋詩存》傳世。《海寧州志稿》其為原撰,于海寧地方史志有篳路藍縷之功。《一誠齋詩存》中有寫給吳郁生(軍機大臣,曾主考廣東,康有為乃其門生)《鈍齋主人賦詩見贈並弁言白雲洞讀書圖作長句謝之》一首。《一誠齋詩存》末首,乃其寄吳昌碩詩:《次韻送吳蒼石歸蕪園》乍說銀河渡,今看苕...
(與葉少蘊、陣經仲、彥文燕駱駝橋,少蘊作,次韻二首)千疊雲山萬里流。坐中碧落與鰲頭。真意見嬉吾已領。煙景。不辭捧詔久汀洲。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獨余此興未能收。留與吳兒傳勝事。長記。赤闌橋上攬清秋。定風波 共喜新涼大火流。一聲水調聽歌頭。況有修蛾兼粉領。佳景。謝公無不礙滄洲。平...
3、避免出韻,古人寫詩多依官韻,而許多我們認為是同韻的字在官韻中被分別列入不同的韻部之中,如“冬”與“東”之類,如果在同一首詩中相押,即為出韻。這主要是因為古今語音變化的原因,今天已沒有必要在強調這一點了。唱和 唱和就是依照別人詩中所使用的韻字來押韻做詩,叫做“和韻”或“步韻”,主要有...
本年有《臘月十九日,季壽丈招同人拜坡公生日有詩,命次韻》詩三首、《憶夢》等詩。嘉慶二十五年庚辰公元一八二〇年 二十二歲 是年春,攜陶夫人由山右返回京城。《元配陶安人傳》云:“庚辰春至都,事吾父文安公吾母廖夫人,能得其歡心,吾父母愛之如女。夙有胃氣疾,或一歲數發,或間歲一發,漸致...
心齋先生以杭州詩草見示,並系以詩次韻敬題其後。西湖風景誰能說,及讀杭游百有加;最好曼殊添外集①,未應阿秀失生花②。瓜皮合載青溪妹③,梅影長留處士家;快事岳五墳上過,當年丞相為排衙。註:①蘇瑛,佛號曼殊,為一代名僧埋骨西湖;②鄉親林秀紅女士解吟事,流落杭州,身後友人為葬湖上;③集中有...
”卷三《易守建業毅夫有詩贈別次韻五首》之一:“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卷八《海州謝上表》:“偶受知於神考,嘗承學於真儒。”卷十三《祭丞相荊公文》:“嗚呼哀哉,德喪元老,道亡真儒……回也昔何敢死,賜也今將安仰?”)蓋終生服膺並發揚“新學”者;但於青苗、免役、方田、市易諸“...
卷一 正陽篇(古今體詩一百五十首)官道 人日同年君上海耀華樓照相,齊年四十矣 午君同作 三月三十日同馮庵作 鵠兒偕陳三彌歸試福州,詩贈三彌 獨夜呈馮庵 和馮庵《示三彌歸試》詩次韻 舟發和馮庵詩竟,再作此寄鵠兒 與馮庵約早起,扣戶呼之,起而作詩。因次其韻 馮庵午睡 早起剪花,馮庵以為習勤,...
回家隱居。 唐 李洞 《送軒轅先生歸羅浮》詩:“舊山歸隱浪搖青,綠鬢山童一帙經。” 宋 蘇軾 《次韻子由送千之侄》:“白髮未成歸隱計,青衫儻有濟時心。”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隱士》:“登仕,是啖飯之道,歸隱,也是啖飯之道。”為山 喻建立功業。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在數竟不免...
元 王冕 《有題》詩:“指揮漫說丁都護,獻賦可憐揚大夫。”明 劉基 《漫成》詩:“頭白揚雄懶獻賦,衡門從此掩蒿萊。”明 劉崧 《和答萬訒》詩:“避時猶擬尋秦洞,獻賦虛懷謁漢宮。”明 凌雲翰 《送逯宏希遠》詩:“楊雄獻賦才無敵,逯石傳家曾已遙。”明 徐賁 《次韻王止仲見寄並柬郡諸友》...
本年有《臘月十九日,季壽丈招同人拜坡公生日有詩,命次韻》詩三首、《憶夢》等詩。嘉慶二十五年 庚辰 公元一八二〇年 二十二歲 是年春,攜陶夫人由山右返回京城。《元配陶安人傳》云:“庚辰春至都,事吾父文安公吾母廖夫人,能得其歡心,吾父母愛之如女。夙有胃氣疾,或一歲數發,或間歲一發,漸...
喬見齊中丞以黔省乏員接署,奏留三月,九月交卸起程,十二月到京,召見六次,諭令赴任。中丞翁同書有《次韻送吳子苾方伯由蜀道入覲即赴關中新任》詩四首:(一)柳條荇帶盡毿毿,勝地頻停過客驂。寫入送行詩更好,秋風秋雨滿黔南。(二)朝來孔壁發金絲,齊魯才名蓋一時。記否珂鄉秋色好,蓬萊日主訪秦祠。(...
與抗金名將張浚、韓世忠等為友,共赴國難,功績卓著。但與李綱、趙鼎、李光等名臣論事多有不合,時人或謂之“顓恣”。其文以政論著稱,論事周密詳切,如《上邊事備 御十策》《上時政書》。其詩多次韻之作,具有宋詩偏重議論的特色,如《離京師》《感舊書懷》等篇。詞僅存1首《紫微觀石牛》,為詠畫之...
元豐四年(1081),蘇軾有《次韻和王鞏六首》。王鞏在賓州期間,蘇東坡還給他寫過很多書信,一再表示王鞏因自己而無辜受牽連,遭受了那么多苦難,他感到很是內疚很難過。蘇軾還在《王定國詩集敘》中說:“今定國以余故得罪,貶海上五年,一子死貶所,一子死於家,定國亦幾病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書相聞...
次韻張藻仲從軍 送白以中之杭得人字 錢鈞羽畫 顧雲屋畫 卷第四 律詩七言 贈揚睦州 錢唐書事 登飛來山 哭喻行可 抵爪州 宿楊州 過高郵 至盱和張士行先生韻 自濠□升道中 鏡湖圖 锺馗像 桃源圖 讀唐人詩作 偕白虛室及子之瀛泛月 湖門有懷吳興張進士 和畣虛室別後見寄 甓社湖次陳敬初先生韻 ...
幾年龍技學勤勞,淮擬豐餐嗜炙餚。庖刃如新驚歲晚,亦無蛙鱔薦松醪。和陳希舜濁醪二首又次為謀深遠之作一首 人心顯者道心微,體認深時始得知。若不沈潛梅至理,雖多言語亦奚為。和存子侄長吟鄧都韻 江肥石沒浪壯激,水瘦石露灘無聲。叢深鹿來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輕。訊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見處...
周興嗣(469年~537年),字思纂,祖籍陳郡項人(今河南省周口沈丘)。世居江南姑孰(今安徽省當塗縣)。南朝時期大臣、史學家。周興嗣博學,善於屬文。梁武帝即位,拜安成王國侍郎。梁武帝每令興嗣為文,如《銅表銘》《柵塘碣》《檄魏文》《次韻王羲之書》。每奏輒稱善,官終給事中。參撰皇帝實錄、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