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基因影響人的社會特徵,攜帶某個基因變體的人顯得更友善。陌生人能在20秒內感受到對方是否攜帶這種“友善基因”。
基本介紹,實驗研究,研究結果,後天改變,
基本介紹
“友善基因”,通常情況下,基因影響行為的方式較為複雜,讓人難以察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後亞歷山大·科根帶領的研究小組發現,催產素受體基因影響人的友善度。催產素受體基因與人體內催產素這種“愛的荷爾蒙”水平高低有關。這一基因有G和A兩種變體,組成GG、AG和AA三種基因型。GG基因攜帶者顯得更值得信賴、更可愛,堪稱“友善基因”。
實驗研究
研究人員招募23對夫婦參與研究,讓夫婦中一人向另一人講述自己生活中一段痛苦經歷,錄成23段錄像。研究人員給另外一些人播放這些錄像,關閉聲音,讓大家觀察23名傾聽者各20秒,然後評估傾聽者的社會特徵,譬如對他人關愛、同情心等。
研究人員在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的報告中寫道,多數情況下,觀察者能夠甄別傾聽者是否攜帶“友善基因”。觀察者認定的“最不可信賴”10人中,9人的催產素受體基因至少一個等位基因為A;“最親社會”10人中,6人攜帶GG基因型。
研究結果
發現顯示,即便是微小的基因變異可能給人的行為造成切實影響,這些行為差異能為他人迅速察覺。研究人員分析發現,GG攜帶者在傾聽時表現出更多肢體社交訊號,譬如點頭、眼神接觸、雙臂打開等,無聲地扮演了更友善、更值得信賴的社會角色。
AG和AA攜帶者往往稱,總體自我感覺缺乏積極性,對親情較為淡漠。先前研究結果顯示,這兩種基因型攜帶者罹患孤獨症風險較高。“催產素受體基因引人關注,因為一系列研究結果顯示,它關乎親社會者如何看待自己,”科根說,“我們的研究主要關注基因變體造成的行為差異能否快速為陌生人察覺,結果確實如此。”
後天改變
研究人員計畫深入研究不同基因變體影響行為的生物機制。不過,沒有一個基因能夠完全預示人的行為。
研究人員之一、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薩里娜·羅德里格斯·薩杜恩說,基因固然對社會行為有所影響,但後天亦可改變。
薩杜恩說,一些人可能只是需要他人將他們“哄出殼”,“我們不需要診治那些表現出較少社會特徵的人,而是要了解,那些人正努力克服基因影響,可能需要更多理解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