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角羚半島亞種

叉角羚半島亞種

叉角羚半島亞種(學名:Antilocapra americana peninsularis):體型中等,體長1-1.5米,肩高81-104厘米,成體重36-60千克,雌體比雄體小;背面為紅褐色,頸部有黑色鬃毛,腹部和臀部為白色,頰面部和頸部兩側有黑色塊斑;毛被下面為絨毛,上覆以粗糙、質脆的長毛,由於某些皮膚肌的作用,能使其毛被呈不同角度,以利於保暖或散熱。植食。

叉角羚奔跑速度快,最高時速達80千米。一次跳躍可達3.5-6米。善游泳。夏季組成小群活動,冬季則集結成上百隻的大群。為尋找食物和水源,一年中常進行幾次遷移。性機警,視覺敏銳,能看到數千米外的物體。分布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叉角羚半島亞種
  • 拉丁學名:Antilocapra americana peninsularis
  • 別稱:半島叉角羚、下加利福尼亞州叉角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叉角羚科
  • 叉角羚屬
  • 叉角羚
  • 亞種:叉角羚半島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Nelson, 1912
  • 英文名稱:Peninsula Pronghorn
  • 英文名稱:Lower California Pronghorn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叉角羚半島亞種體型中等,體長141米,尾長7.5-10厘米,肩高87厘米,成體重47-70千克,雌體比雄體小;雌雄均具永久性的角,雌羊的角比雄羊小、不分叉,而公羊的角比較有特點,端部分叉,類似鹿科成員。角為骨質,不具空腔,亦不分杈。其外為帶毛的外鞘,在每年的繁殖季節後脫落,脫落前在老鞘的下面長出新鞘。角直立、側扁,尖端向後彎曲。角長約25厘米。背面為紅褐色,頸部有黑色鬃毛,腹部和臀部為白色,頰面部和頸部兩側有黑色塊斑;毛被下面為絨毛,上覆以粗糙、質脆的長毛,叉角羚春季換毛,毛結構上含有複雜的氣室,有著優良的保溫功能。遇險時,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這是向同伴告警的一種特殊信號。

棲息環境

叉角羚以草、灌木、蘆葦等為食。叉角羚生活在寬闊的草原和荒漠地帶,地形海拔在900-2400米為多。

生活習性

喜群居,夏季組成50-100頭左右的小群活動,冬季則集結成上千隻的大群。遇到敵害會用豎立臀部白色的長毛和打響鼻的方法向同伴報警。以尿液和蹄印標記領土。以仙人掌、草、灌木葉子、蘆葦等為食,但仍然長有適合吃草的高齒冠牙,偶爾食草。能用前腳挖掘被雪所掩埋的植物。如能獲得足夠的青草,可以不飲水。善游泳。為尋找食物和水源,一年中常進行幾次遷移。性機警,視覺敏銳,能看到數公里外的物體。

分布範圍

分布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南到Ballenas灣進入約北緯27°和北美西海岸,至約北緯29°30',在灣畔超越北緯32°,到科羅拉多沙漠的南端。範圍包括美國東部的南加州。

繁殖方式

每年3月初,雄性叉角羚開始劃分和爭奪彼此之間的領地。雄性會嗅出尿液,糞便和耳朵後面腺體的分泌物。通常領地的劃分會以凝視比賽得到解決,但有時也會追逐和戰鬥。在此期間,雌性組成的群體,一般有多達23名成員左右,會在不同的雄性的領地之間自由移動,而那些渴望交配的年輕雄性會在由雄性領地控制的地區的邊緣走動,以求獲得機會。
叉角羚夏季交配,時間在七月至10月。雌羊的性成熟期為16-17個月,孕期長達252天。第一胎一仔,以後只要在食物充裕的條件下一般每胎兩仔。叉角羚的繁殖方式也頗為奇特。雌羊在排卵期會排出4-7個卵子。卵子受精後開始發育,變得細長。細長的受精卵在子宮裡絞在一起相互纏繞和推搡。最後多數卵子會因為細胞膜面積減小而死於營養不良,剩下兩個卵子最終發育成胚胎。這種子宮內受精卵之間的競爭迄今為止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妊娠期約8個月,第一胎通常產1仔,以後則每胎2仔。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ver 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