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粉枝藻

叉粉枝藻

藻體淡紅或灰白色,含豐富的石灰質。高3~5cm,3~4回叉狀分枝, 末端漸尖細,廣叉狀,主枝圓柱狀,直徑1~2mm。髓絲圓柱狀,末端漸尖細,長240~300μm,直徑12~45μm。同化絲一般5~6回叉狀分枝,擴展為扇狀,長176~285μm,未端細胞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3~17μm,直徑4~8μm。有的同化絲未端具有1條短透明的毛。根樣絲細長,叉狀分枝,由同化絲基部生出,直徑4~8μm。雌雄異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叉粉枝藻
  • 拉丁學名:Liagora divaricata Tseng,1941  
  • 別稱:叉枝粉枝藻 
  • :紅藻門
  • :紅藻綱
  • :海索麵目
  • :粉枝藻科
  • :粉枝藻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雄體的精母細胞常聚生於同化絲頂端或下面第二、三個細胞周圍,每一精母細胞的頂端或兩側產生1~2個以上的精子囊,整個精子囊枝擴展成傘形。精子囊球狀或卵形,直徑2~4μm,基部有明顯的柄。果胞枝生於同化絲下部細胞側面,由4個細胞組成,稍彎曲,少數由5個細胞組成,一般長32~53μm,直徑12~14μm。果胞受精後則橫裂成上、下2個子細胞。上面的子細胞向兩側縱裂成數個原始產孢絲,同時新的產孢絲周圍也生出許多小分枝,使新的產孢絲分枝呈帚狀,整個則為放射狀,產孢絲直徑2~6μm,果袍子囊由成熟產孢絲的頂端細胞形成球狀或卵形直徑7~9μm,長9~14μm。在囊果發育過程中,果胞枝各細胞間的紋孔連結加寬,但不癒合。果胞受精後,由支持細胞的上部向下部細胞產生包圍絲,故有二種類型:前者稍彎曲,常圍繞著果胞枝。後者3~4回叉狀分枝,常向下延伸。

生長環境

生長於中潮帶或低潮帶的岩石或珊珊礁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的海南,越南,菲律賓,美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