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叉斑齒螯蛛
- 拉丁學名:Enoplognatha japonica (Boesenberg et Strand,1906)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科:球蛛科
- 亞科:Theridiidae
- 屬:齒螯蛛屬
- 亞屬:Enoplognatha
- 種:叉斑齒螯蛛
- 亞種: japonica
- 分布區域:吉林, 遼寧, 河北, 山西, 陝西, 山東, 河南, 江蘇, 安徽,
形態特徵,雌蛛,雄蛛,生活習性,近種區別,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蛛
體長4.00~7.00。一雌蛛體長6.50。頭胸部長2.30,寬1.90;腹部長4.60,寬3.60。背甲黃褐色或黃色,頸溝與放射溝黃褐色,在中窩前有一塊黑褐色斑,該斑之前方又有一黑褐色三叉形斑。中窩深,呈黑褐色。前眼列後凹,後眼列稍後凹。前中眼間距大於前中側眼間距(0.13:0.10),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側眼間距(0.15:0.20),兩側眼相接設殼霉。中眼區長小於寬,前邊小於後邊。8眼近乎同大(0.13),各眼基均圍有黑棕色環。
額高為前中眼直徑的1.8倍。螯肢棕色,前齒堤有3齒,但第二、第三齒基相連;後齒堤有1齒。顎葉、下唇和胸板均呈黑褐色,顎葉端部的內側角及下唇的端部為白色。步足黃褐色,或橙黃色,無明顯的環紋,僅在各節的末端顏色較深。足式:1,4,2,3。
腹部卵圓形。背面白色,被有一大型黑褐色葉狀斑,葉狀斑邊緣呈黑色,後緣近乎平直,正中央有一黑色錨形斑。腹部腹面黑色,中央的外側各有一白色縱條斑,較細。紡器的周圍黑色,左右各有2個不明顯的白色圓點。外雌器中、下部的正中央有一半圓形陷窩,陷窩後緣前突呈舌狀。無舌狀體,該處有2根剛毛。
雄蛛
體長4.00—6.20。一雄蛛體長6.20。頭胸部長2.70,寬2.30;腹部長3.80,寬2.50。頭部從後向前平緩隆起。螯肢強大,似圓柱形。前齒照紙永民堤有1齒,後齒堤有2齒,但3個齒均著生在位於後齒堤的一個大齒基上。螯牙黑棕色,短小,在腹面近基部有一小瘤突。
足式:1,4,2,3。觸肢的脛節有5根聽毛。觸肢測量:2.73(腿節1.10,膝節0.48,脛節0.55,跗節0.60)。
生活習性
本種生活在稻田、棉田、麥田、大豆田等作物底層以及石下、土縫等處。在棉田一般在棉株的中、下部,或地面的枯葉內結不規則網,網的直徑一般在150mm之內。蜘蛛白天潛伏在網內,夜晚活動。以飛虱、葉蟬等小型昆蟲為食。在湖北武漢一年發生4代,在11月中下旬以成蛛和高齡幼蛛在草籽田、蠶豆田、麥田及田埂雜草等處越冬。
越冬成蛛於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產卵。在網上交配,雌雄均有多次交配的習性,而且交配一般在晚上進行。雌蛛交配一次可終生產受精卵。交配後的雌蛛,一般7天左右開始產卵,卵產在網上,雌蛛守護在卵袋旁。雌蛛一生平均可產6個卵袋,最多可產11個。一般前期產的卵袋大,含卵量高。
後期則相反。每個卵袋含卵量平均為134.06粒,最多可達270粒。平均一雌一生的產卵量為900粒左右,最多達1260粒,根據室內測定,叉斑齒螯蛛對棉田的日平均捕食量分別為:棉蚜34.25頭,棉鈴蟲卵50粒,斜紋夜蛾初碑您駝乘孵幼蟲17頭,棉小造橋蟲初孵幼蟲13頭,棉二點葉蟬若蟲23.50頭(趙敬釗,1993)。由此可婆應承見叉斑齒螯蛛對棉花害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近種區別
在我國很多的研究報告中,背紋戶翻齒螯蛛Enoplogntha dorsinotata Boesen-berg et Strand (1906)幾乎總是和本種同時被報導,但是前者訂名發表時就只有雌性,時至今日已歷經80餘年,在模式產地日本以及我國各地均末發現雄性。本種即叉斑齒螯蛛的外雌器在同一種群的不同個體間其形態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或是來自不同個體間,或是由於觀察角度不同所致。日本蛛形學家吉田哉(Yoshida,H.)曾來信表示,認為這兩種很可能系同一種。筆者亦有同感,故背紋齒螫蛛E.dorsinotata未被列入本志中。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韓國、日本。陵葛估蘭催乃
近種區別
在我國很多的研究報告中,背紋齒螯蛛Enoplogntha dorsinotata Boesen-berg et Strand (1906)幾乎總是和本種同時被報導,但是前者訂名發表時就只有雌性,時至今日已歷經80餘年,在模式產地日本以及我國各地均末發現雄性。本種即叉斑齒螯蛛的外雌器在同一種群的不同個體間其形態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或是來自不同個體間,或是由於觀察角度不同所致。日本蛛形學家吉田哉(Yoshida,H.)曾來信表示,認為這兩種很可能系同一種。筆者亦有同感,故背紋齒螫蛛E.dorsinotata未被列入本志中。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韓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