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凸越蝗

叉尾凸越蝗(Traulitonkinacris bifurcatus You et Bi,1983)是斑腿蝗科凸越蝗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叉尾凸越蝗
  • 拉丁學名:Traulitonkinacris bifurcatus You et Bi,1983
  • :斑腿蝗科
  • :凸越蝗屬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直翅目
  • 亞科:切翅蝗亞科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雄性 體較大,粗壯,具粗密刻點,略具稀疏絨毛。頭大而短,短於前胸背板。頭頂稍寬近乎三角形,背面具中隆線。缺頭側窩。顏面隆起在觸角之間,明顯地向前突出,具粗刻點,其突出部分在中單眼之下漸低,至唇基前消失,縱溝不到達唇基。複眼之間的寬度約等於顏面隆起在觸角之間寬度的1.25倍,觸角之間的寬度小於觸角基節的長度。複眼卵圓形,其垂直直徑為水平直徑的1.44~1.55倍,約為眼下溝長度的1.46~1.65倍。觸角絲狀,共23節,細長,到達後足股節基部。前胸背板側觀較平直,不呈鞍形;中隆線較低,缺側隆線;3條橫溝明顯,均割斷中隆線;溝前區約為溝後區長度的1.46~1.5倍。前胸腹板突圓錐形,頂端尖銳,略向後傾斜。中胸腹板側葉間的中隔較狹,其長度為其寬度的1.66~1.76倍。前、後翅較發達,其長度超過後足股節中部甚長,但較遠地不到達後足股節末端。後足股節上側的中隆線具細齒。後足脛節缺外端刺,沿其內、外具刺8~9個。腹部末節背板的後緣具有明顯的尾片。肛上板端部之半略呈三角形,基部具較深的縱溝。尾須側扁,到達或超過肛上板端部,基部較寬,端部分二叉,上叉短小,下叉較長。
雌性 複眼的垂直直徑為水平直徑的1.32~1.52倍,約為眼下溝長度的1.33~1.38倍。前胸背板溝前區的長度約為溝後區長度的1.38~1.4倍。肛上板近乎正方形,背面端部具有寬而短的縱溝,溝的長度不到達肛上板的中部。尾須側扁,略呈三角形,端部不分叉。上產卵瓣端部彎鉤狀,背面基部略隆起,其上具有較密的錐狀突起;下產卵瓣略狹而短,上、下產卵瓣的外緣均具鈍齒。
體色:一般黃褐色。頭頂暗黃色。觸角基部黃色,第8~9節以後黑褐色。複眼黑褐色,從複眼後方向後沿前胸背板側片至前翅前緣有一條黑色寬縱條紋及一條黃色或暗黃色狹縱條紋;從兩複眼之間向後沿前胸背板背面和前翅肘脈域形成一個較大的梭狀黑斑;複眼以下的顏面和頰部以及前胸背板側片的下部均呈蠟黃色。後翅基部本色,中、後部具有寬輪狀淡黑色橫紋。足蠟黃色,後足股節內、外側均具有兩個明顯的粗黑斑,端部黑色。後足脛節淡黃色,基部黑色。中部約1/3形成黑環。
體長:♂32.0~32.5mm,♀38.0~43.8mm;前胸背板:♂8.0mm,♀9.0~11.0mm;前翅:♂16.0~17.0mm,♀18.0~21.0mm;後足股節:♂16.5~17.2mm,♀18.5~21.0mm。

生活習性

每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喜生活于海拔200~300m的石山坡上,主要植被為藤本灌叢,要求半陰半陽的生態條件。以人莧屬Acalpha的植物、火麻樹 Laportea chingiana H.-M.以及黃毛豆腐木Premna fulva Craib等為食,有時也危害玉米。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廣西(寧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