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英國博物館

參觀英國博物館

《參觀英國博物館》是郭嵩燾所著作品,出自於《郭嵩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參觀英國博物館
  • 作者:郭嵩燾
  • 作品出處:郭嵩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光緒三年二月)初九日,克羅斯約游布利來斯妙西阿姆書館。克羅斯以事不至,遣其侍郎珥白尊、幕府密斯茀得照料。陪游者白爾叱、德羅巴斯。其管鳥獸者阿姆客剌得斯。威妥瑪言:阿姆博物通神,得鳥獸一骨,可以揣知其情狀。初時人不信,既而得其骨合之,信然。其書館藏書數十萬冊,皆分貯之。古書有在羅馬先者,有刻本,有寫本,分別各貯一屋。其餘書籍,列屋藏庋。有專論樂器者,有專為藏書目錄者。其藏書目錄,或新收入,或移置他處,輒改記,亦十餘人司之。最後一圓屋,四圍藏書六萬卷。中高為圓座,司事者處其中。兩旁為巨案曲抱,凡三。外皆設長橫案,約可容千餘人。每日來此觀書者六七百人。四圍藏書分三層,下一層皆常用之書,聽人自往取觀;上二層則開具一條授司事者,司事者書其所取書於牌,分別門類,各向所掌取之。其餘藏庋古器數十院,亦各分別門類。金石刻則皆來自麥西,羅馬希臘次之。所刻石像與石碑所刻像,與漢石闕刻像正同,其文亦與挨及石柱文同。有全取古墓左右石及上石刻文,並墓門嵌之壁上者。古碑有作剌丁文者,有作希臘文者,皆各為一院。英國博古之士多能辨識。又有石方柱,高尺許,四面各寬六尺許,皆有字,若中國篆文,可辨者甚多,如“王”字、“十”字之類,則篆文與楷書並同,而白爾叱獨雲此石柱字極難辨識。細閱之,似其石四面皆合成,不知其何用也。羅馬石碑一方,字型又別。所刻石像,或高丈許,或高尺許,分別各國羅列,不可以數計。有為人首長髯而獸身者,高丈許,長亦稱之,雲羅馬國王宮前所置也。石棺數具,皆有刻文。有里、面並刻文者,其上蓋為人形僵臥,效其屍。刻石有絕精者。有為兩婦人,一坐,一斜臥而倚其身,衣紋摺疊並曲肖,而遺其首,亦自羅馬來,皆數千年物也。其他金石竹木、鳥獸蟲魚螺蚌,以及古磁瓦器,羅列數萬種,各分數院貯之。中國玉器、磁器及古劍之屬,亦多至數百件。石品奇者尤多,五色斑斕奪目。有粗石中忽含小寶石一枚,或紅或綠或異色;有一小石中含至三四枚者。或石中含樹葉,有肖枇杷葉者,有肖海棠葉者,有肖芭蕉、棕櫚及他竹木。及各種魚及大蝦、鼉龍,長或丈余,蓋海底遺骨,沙石淘盪,積久而凝結為石,含骨其中,與他小石之肖形者又異也。又有大巨粗石二,用玻璃罩之,館人尤珍視,雲此二石自天墜下,其旁碎石無算,皆收貯之。或曰火山爆石飛墮,或曰此星月中山崩,近距地球,受而承之。其鳥、獸、蟲、魚,皆取其皮胃〔肙〕之而塞絮其中,一皆如生,大者盈丈,小者徑寸。海獅、海馬、犀牛、旄牛、旄毛〔牛〕出北冰海,皮毛皆作腥氣。野牛、野豕皆大逾丈,其若羊,若馬,若犬,有小至二三寸者。小鳥若翠鷸,或長不及寸; 有二三寸,張翅如蝴蝶者。蝴蝶、猿猴,種類尤多而奇。有鳥如鴉而花文,入夏兩翅旁生毛若蘆荻,高六七寸,以洋文求之,多至六七字,不暇譯其名也。尤奇者,一獸骨高逾丈,嘴尖若橐駝,四蹄有爪,長七八寸,身旁巨骨,與石無異,雲地中掘得之,不辨為何物。疑盤古未開闢時所有,限〔陷〕入地中近萬年,骨皆化石。象牙並頭骨無數,有長至八尺五寸者,倫敦城外二十里掘土得之。又印度掘得一具,南美利加掘得一具,牙皆變石,色灰黑。又一具上下齒俱全,如覆鐘然,下唇垂二尺,兩牙貼唇邊下垂,長尺許,形尤異。阿姆云:“倫敦、印度、南美利加,考之古籍,從未雲產象。象牙長八九尺,尤所未聞,而牙骨皆與石黏合,必開闢以前有此,淪入土中。”其穿山甲一具,狀如石缸,尾長二尺許,鱗甲皆已化石,則竟疑為盤古以前物矣。竹木或根或葉,或截成板片,有長二三寸而枝葉盤拏如千年古乾,有巨板大數圍而木心堅細有文,較紫檀、花梨尤潤。形色各異,不能辨其名。其一木板中起文如水波,疊至四百五十層。館人云:“一歲一層,木生四百五十年矣。”其小長方板或如象牙,或如紫漆,用以供紙鎮絕佳。更有一板片,外包粗皮,中細文如黃楊,形近車輪,而盤旋如雲之散布,並寬寸許,形狀絕奇。又一種圓木而中心方,色黃。又一種中空有節如竹。皆生平所未見。楓球及松球有又〔大〕如斗者。松球尤多異形。又一種狀如松球,外作包,每包中含子一顆,大如李,色黑,剖其中,得象牙一圓,可斲為小葫蘆及杯、瓶以盛物。此皆《爾雅》所不載,西洋自為之名,無能得其義,未暇譯也。古銅、古器,碎片亦收貯之。有銅人一尊,高尺許,價三千磅。有銅人首一具,甚巨,價七千磅。又小黑玉一件,大不逾寸,斲為人首,價五百。館人云:“非玉,乃玻璃也。”問此物有何異,云:“底面有字,為羅馬古字,已逾二千年矣。”中國官窯磁器最多。有古劍一口,青玉柄,劍端刻字二行一雲“室掌宮之劍”,一雲“宮〔玄〕光”。疑“玄光”為劍名。“”為古黃字。黃室之名,或漢武帝時用公玉帶之言建明堂,其中為太室,因有“黃室”之名耳。凡歷三時許,未能遍游。每至一院,亦但流覽及之。其藏中國書籍,別為一屋,竟不及往觀。其地禮拜二、禮拜四兩日禁止遊人,余日縱民人入觀,以資其考覽。博文稽古之士,亦可於所藏各古器,考知其年代遠近,與其物流傳本末,以知其所出之地。而所藏遍及四大部洲,巨石古銅,不憚數萬里致之。魄力之大,亦實他國所不能及也。尤奇者,挨及掘得古石棺十餘具,中有屍骨完具者,皆用冒韜而襲之,頭足俱可辨,蓋歲久,練帛與骸骨相為黏合,略具人形而已。皆用玻璃盛之,列置左右為古玩。亦見古人襲屍之具,所用緇質赬殺,遠至麥西,其制亦略同也。又意大里掘得古城一座,由數千年前地陷所致,其中器具尚多完備,有玻璃鏡十餘方,模糊斑駁,而人物形質如生,較之挨及石刻,絕有往古近今之別,知此城失陷在周秦以後也。其諸瓦器所模人形,則皆古制,以瓦器流傳,較之玻璃及磁器尤遠。館藏書籍及鑿石及古碑刻在樓下,余皆在樓上。德克倫斯云:“每年開支金洋十萬磅,供此館之用。”蓋收買各種古器,至今亦尚未已也。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郭嵩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郭嵩燾生活在清代道鹹同光之際,中國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由“天朝帝國”變為列國之一,由閉關自守變為被動開放,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啟動工業化進程。郭嵩燾敏銳地感受到時代變動的脈搏,走在了時代思想的前列。他努力了解西方,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與良善的制度,反對因循守舊。他不畏人言,勇於擔當,出任中國第一任駐英公使,盡力介紹西學西制,呼籲中國走向世界,雖備受攻擊而百折不撓,無怨無悔。他學養深厚,博古通今,對中國社會諸多問題的批評,對中外諸多交涉得失的分析,均鞭辟入裡,見識超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