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法國下水道與氣球

參觀法國下水道與氣球

《參觀法國下水道與氣球》是郭嵩燾所著作品,出自於《郭嵩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參觀法國下水道與氣球
  • 作者:郭嵩燾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郭嵩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光緒四年六月)廿五日。巴黎布勒非約看地溝。通城溷清及諸濁污並引入地溝而注之海。從夏得里戲館前下梯入地道,前臨森路易江。小車八輛次第至,每日游時,以時來往其間。下為地溝,車止處,用鐵孔板覆之。旁為水筒,通城食水皆由此引出。上為電線及傳信吸氣筒,車前及地溝兩旁並燃燈。兩人曳車以行,鐵道兩輪跨地溝為界。轉入旁道,地尤狹,行尤急,涼風習習然,寒甚。兩旁有引水溝,引各家溝水匯入地溝。有地道。雨甚,溝水奔騰而下,則地溝皆溢。所在為地道,可以緣梯而上避水。有舊溝兩層。地溝之起,已百餘年,拿破崙第三又開深四五尺,舊溝形式仍而不廢。行約五里許,至潑雷斯諦拉康戈爾得,舍車而舟行。溝道較寬,兩旁有鐵欄。舟容十餘人,亦兩人曳之行,中懸回光燈以照行人,出入溝道污濁之中而無穢氣。舟人云:“溝深六尺許。”問亦有清水引入乎,曰:“此皆溝水,無他清水引入也。”至馬狄侖教宮前,又緣梯而出。李丹崖及各學生嚴又陵等十八人皆從。〇回至魯法博物院旁大院閱視氣球,法人西華所制之大氣球也。其幫辦諦桑跌導至氣球前。鑿地深數丈,四周為階級上下,皆木為之。中為引繩車輪,所以系球者。納繩車轂中,又制一小橫輪,使大輪隨以左右,防風急氣球動盪,車轂所銜之繩不能堅持,故使隨風左右。其轉繩輪軸相距數丈,從地道引繩,收放皆以機器推轉輪軸。旁施一小機器,恐機器轉動或稍疾,別為小齒齧輪軸,使轉動不易,以枝拒之。氣球徑法尺三十六尺,每尺抵中國尺三尺一寸。用氣一萬二千立方尺。氣球用布七層為之,補合其縫,上加白油膠合之。四周結繩,下垂巨繩無數,系圓木車一,周圍可坐五十人。用軟皮管納氣而系塞其口。車上有量氣表,氣盛則球下有銅托,引繩曳之,可以稍泄球中之氣。旁有造氣機器,一高鐵桶駐〔注〕磺強水,用水和之使清,磺強水得水即燃,故須徐徐以清水調之為淡磺強水。加入新喀,形如白鉛,其實金屬也,西人名之新喀。即化成氣,名愛覺生,氣之至輕者也。蓋水為輕、養二氣結成,磺強水加新喀能食養氣,養氣為磺強水所食,則輕氣無所附麗,而水皆化為氣以上騰,乃吸入一鐵桶中,用水滌之,於是輕氣渣滓銷融,而氣皆至清,乃吸入一皮管中,以吸入氣球。諦桑跌云:“新喀太費。所用以化氣者,即鐵屑也。”氣球能提廿五噸之重。合球與繩索及圓木車共十四噸,又加鐵錨六噸。鐵錨者,以恐風力猛而斷,則用鐵錨勾球底之繩使下沉,常備而不用。轉繩機器用三百匹馬力,可以操縱四萬克羅克郎,每一克羅克郎抵中國廿四兩之重。而氣球所受僅及一萬克羅克郎,故皆有餘力以相制也。詢問所項〔須〕用費取之何處,曰:“皆西華所費也。”問費幾何,曰:“已用八十萬佛郎矣。”是日所閱歷二節,一入於地,一登於天,亦一奇也。【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大變動時代容易產生大思想家。郭嵩燾生活在清代道鹹同光之際,中國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由“天朝帝國”變為列國之一,由閉關自守變為被動開放,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啟動工業化進程。郭嵩燾敏銳地感受到時代變動的脈搏,走在了時代思想的前列。他努力了解西方,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與良善的制度,反對因循守舊。他不畏人言,勇於擔當,出任中國第一任駐英公使,盡力介紹西學西制,呼籲中國走向世界,雖備受攻擊而百折不撓,無怨無悔。他學養深厚,博古通今,對中國社會諸多問題的批評,對中外諸多交涉得失的分析,均鞭辟入裡,見識超群。編者簡介熊月之,1949年生,江蘇淮陰人,1981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市歷史學會會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專著有《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馮桂芬評傳》、《異質文化交織下的上海都市生活》等;主編《上海通史》;論文有《論郭嵩燾》(1981)、《郭嵩燾出使述略》(1983)、《論郭嵩燾與劉錫鴻的紛爭》(1983)等百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