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英國使館
- 地址:位於東長安街14號
- 年代: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6月
- 相關條約:北京條約》
地址,經歷,變遷,結構分布,
地址
位於東長安街14號。
經歷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6月,義和團攻打使館區時,意、法、日、美、俄五館全遷入英使館,部分平房被毀。《辛丑條約》後,英使館在原址大加擴展,將其北面的翰林院、鑾駕庫及其西邊的兵部署、工部署(包括存料場)、蒙古內館、鴻臚寺之一部等都包括在內,比原址擴大兩倍多。西界直至兵部街,其四周空地很多,便把西北部作為英國兵營,北部作為操場,並將其西南角一帶,租賃給英商毛蘭洋行(Mouland Co.)和瑞士上百納公司(Bryner Packing Co.)使用。
變遷
民國十七年 (1928年)政府遷都,英使館也隨之遷至南京,但原址仍被英人占用。1944年英、美等“同盟國”將其使館移交中國,抗戰勝利後,德國、日本等戰敗國使館由中國收回。1950年英使館由新中國人民政府接收,交國家機關使用。保留至今的建築有大門、梁公府(淳親王府)、兵營(武官樓)及少數平房。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結構分布
梁公府原為康熙帝第七子淳親王允佑的府邸,傳至其重孫鎮國公奕梁,故又叫梁公府。現存中軸線上自南而北有儀門、正殿、後寢與兩側的翼樓、配殿等建築。後寢之後的7間後罩樓已不存在。儀門之西南尚有井亭,另有嘉慶帝臨幸翰林院石碑一塊,被移置在正殿西側空地。王府作為使館後進行了改建,將西翼樓改為教堂,在後寢的東南角添建了一座中西混合式的二層樓官邸。
現存英使館大門為灰磚砌築的二層凱旋門式,中部有水平腰線,門上部為半圓拱形龕,上有凸出的徽式雕塑,兩側邊跨上下各有長方形與長拱形龕,頂部為中央高起的女兒牆,牆面有磚砌凸起的水平裝飾性劃分。使館西北部為兵營及武官處,原有官邸一座,兵營二座,現存一座兵營質量較高,也稱武官樓。
該樓為二層磚木結構,坐北朝南。中央大廳兩側是兩個樓梯間,正北有門通至北院。大廳東西兩側各有三組兩間相套的房間,其北面帶有局部凸出主體之外的二層附屬用房,為後來添建。二層中央大廳經樓梯間與兩側房間全部貫通。外部造型為西方古典折衷式。南面二層皆為連續拱廊,拱券立於石質短柱上,柱頭為愛奧尼變體。底層半圓拱立於磚砌方柱上,柱頭仿塔司乾式。連廊柱間為花瓶式欄桿。中央部分由直抵山花頂的壁柱劃分為三開間,採用一大兩小的券柱式構圖。山花中央又有壁柱,其兩側開圓窗。東西兩側端頂部立有圓拱山牆,中央為圓窗。外立面全部為灰磚清水牆,但用紅磚在拱券等處作裝飾,一些細部採用中式卷草花紋。
該院內還有另外兩處西式樓房,其中一棟的東西兩端為方錐頂碉樓,南立面則為二層連續拱廊,風格與武官樓相似。已於2002年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