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唱法

原生態唱法

原生唱法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它最初源自於我國民間極少數人的口中,但分布廣泛。之後又數次成為央視青歌大賽的亮點聲音,並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它的發聲原理是新生兒的哭聲,該哭聲的發聲位置恰恰是在人體的胸腔,於是原生唱法就成為了人類唯一的原自然聲發聲方法。原生唱法的問世對於我國民族聲樂的未來乃至對世界聲樂的發展都將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生態唱法
  • 起源:我國民間極少數人
  • 代表:民間曲藝(說唱)演唱
  • 優點:獨特的形式,質樸的情感
簡介,相關信息,

簡介

CCTV第十二屆青歌賽的“原生態唱法”比賽,雖然未冠以民歌演唱的定語,實際上卻是民歌的比賽。如果要以“原生態唱法”命名,還應當包括我國豐富多彩、形式繁多的民間音樂的各種類型,除了民間歌曲外,還有民間戲曲演唱、民間曲藝(說唱)演唱。它們都有原生形態的演唱環境和獨特唱法。
當然,民間戲曲、曲藝演唱的原生態環境與民間歌曲有很大不同,早已從民間的勾欄瓦舍向戲台、茶樓轉移,大多在各式各樣的劇場環境演出,僅有少部分還以民間街頭巷尾、碼頭廣場為表演場所。這眾多的民間聲樂品種,均是淳厚的民間音樂的結晶,是經過時間淘洗的藝術珍寶,在唱法上都自成體系,有一套獨特的演唱藝技。如果能像民歌“原生態唱法”比賽那樣展現在電視螢屏上,舉辦戲曲“原生態唱法”、曲藝“原生態唱法”的比賽,不僅可以推動我國獨特的戲曲、曲藝演唱的發展,也會給觀眾帶來更多賞心悅目藝術享受。
話題再回到“原生態唱法”上來。我國民間音樂形式繁多,原生態唱法十分多樣,為了發揚優秀的民間音樂傳統,應該提倡保護和傳承原汁原味的各種原生態唱法,但作為賽事的命稱,筆者不揣冒昧,感到似可叫“民間唱法”比賽。這樣更切合實際。

相關信息

“原生態唱法”這個名詞通過青歌賽已被眾多人所熟知,它包括我國豐富多彩、形式繁多的民間音樂的各種類型,除了民間歌曲外,還有民間戲曲演唱、民間曲藝(說唱)演唱等,總體上說是最接近民族、民間的沒有經過太多修飾的一種唱法,它是民族唱法的初形和起源。而民族唱法在繼承我國民族傳統唱法的基礎上,借鑑了系統科學美聲唱法的特點,經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總結出來的一種完美的唱法。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它們同樣來自中國這片土壤,民族唱法從原生態發展而來,以民族音樂素材和中華民族的審美觀點為載體,以科學的發聲方法為手段,逐漸形成了一種成熟完善,內容豐富的演唱體系。從某種意義上又可以說原生態唱法也屬於民族唱法的一種。兩者在如今音樂事業繁榮發展的今天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隨著資訊時代的互通和交流,中央電視台青歌賽等主流媒體的重視,使得積蓄已久的兩種唱法在這一時間點上同時綻放,並表現出了特有的旺盛的生命力。
一、原生態唱法
每種唱法各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並區別於其他唱法,就如同某種文化不能取代另外一種文化一樣,同時它也是隨著地域、階段的不同而改變。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經濟的大轉型,人們生存狀態、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文化需求和審美趣味在快速衍變,因此聲樂藝術的發展也應與社會和時代的變化、人民需求相結合,我們要提倡多種不同形態、不同層面和不同趣味、不同唱法的創新。原生態唱法出現在文化繁榮的今天,以其獨特的形式,質樸的情感,天然的唱法獨樹一幟,也成為了一種時代的產物。有人質疑原生態唱法的科學性,在筆者看來如何理解“科學性”是問題的關鍵,人們往往用美聲唱法的標準和固有的對某種唱法的要求看作是衡量某一唱法的“科學性”。原生態唱法有自己的一套發聲技巧、發聲理論。在我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保持原滋原味、渾然天成、自然直觀的表現各民族的風格、特點、生活方式,這就是它作為一種唱法所特有的“科學性”。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將原生態歌唱的方法也用美聲的理論來演唱,那將失去它對我國民族文化的一種詮釋。也破壞了它在自然層面上的美感。無異於用國外的咖啡體會中國的茶道,結果全然不是想要的滋味。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產物,原生態唱法還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我國是世界上擁有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國家,我們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擁有每個民族語言、風俗、服裝等文化背景,他們都擁有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的音樂藝術和歌唱風格,也使得原生態唱法形式、內容多樣,有多樣的作品風格和演唱風格。這是其他唱法所不能替代的。並且原生態民歌具有很大的即興性,歌詞結構短小,通俗易懂。音樂語言凝練,往往是極為簡單的音樂素材來表達深刻的思想感情。同時原生態歌曲直接表達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不加修飾地追求歌人合一。原生態唱法演唱語言是本地方言,歌唱嗓音圓潤明亮,演唱的旋律優美動聽。這就是原生態唱法的魅力所在。
二、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來自於人民之中,它既繼承了傳統的戲曲、曲藝、民間演唱藝術的精華,又根據當代人的審美要求,吸收了美聲的先進科學發聲方法,根據中華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語言、民族的音樂風格、民族的文化及其審美發展形成的。因此,在民眾中已有深深紮根,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隨著中國民族聲樂的不斷發展,在演唱和創作上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歌,民族聲樂作品則是中國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歌在目前為此已經達到了空前繁榮的局面了,民族歌曲百花齊放。當代中國民族聲樂作品創作格式的形成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民族聲樂作品的基礎是中國民歌和戲曲、曲藝,隨著外來音樂的流入,特別是外國聲樂作品和歌劇的傳入,對中國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產生了影響,中國的作曲家把中國的民歌和戲曲曲藝,同外國聲樂作品、歌劇兩者的創作手法和中國傳統的創作技法相結合,形成了當代中國的民歌作品。中國民歌源遠流長,風格多變,歷經數千年滄桑,其隨著歷史的年輪不斷地翻新、前進,歷史不斷,中國民族也會隨著歷史長河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國民歌依然會以獨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風采,在中華大地永遠地綻放,而民族唱法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基石,以科學的方法為手段必將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立足民族走向世界。
兩種唱法在今天表現出來的生命力會不會在一段時間後被紛繁複雜的文化形式所淹沒,它們不會是大眾娛樂的結果曇花一現,而是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食糧而永久綻放。社會在不斷發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音樂元素也更加多元化。中國音樂這個大家園在引入外來音樂的同時,也肩負著要走向世界藝術之林的重任。因此在不斷前進和開放的時代面前,原生態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揚,民族唱法的科學進步與發展也將成為必然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在堅持民族語言、民族韻味、民族氣派、民族情感的基礎上,尊重科學,不斷實踐,提高自己科學歌唱的能力。注重生活的積累和感悟,提高音樂修養、藝術修養和文化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