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毓宗

原毓宗,字礪岳,陝西蒲城縣軍籍,明崇禎元年(1628)三甲一百七十九名進士。歷任直隸河間、遵化、山東商河等縣知縣、兵部主事、郎中,崇禎十二年(1639)任山石關內道僉事,旋轉天津兵備道副使。

基本介紹

  • 本名:原毓宗
  • 字號:礪岳
  • 所處時代:明、清朝
  • 出生地:陝西蒲城縣
  • 主要作品:《東嶽廟創建閻羅·碑記》
  • 主要成就:明進士,清兵部左侍郎
投降李闖王,在清廷任職,

投降李闖王

彼時風雨飄搖中的大明王朝已是內外交困,千瘡百孔。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日,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崇禎自盡殉國。訊息傳至天津,時任天津巡撫馮元颺“陳師鞠旅,以圖戰守,其副使原毓宗降,奪公之兵”(黃宗羲《馮元颺神道碑銘》)。彭孫貽《平寇志》記載備詳:“毓宗誘防海兵劫餉……倡紳士立黃旗,上書‘天祐民順’,小民各書‘民順’二字於戶。(總兵)曹友義率牙兵五百斬關出,毓宗率兵遮之,友義單騎走。毓宗逼元颺迎賊,不應。總兵婁光先、副將金斌、指揮楊維翰皆從毓宗納款。”可見原毓宗實是天津守軍降闖的發起人和組織者。
關於原毓宗降闖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說原毓宗早為李自成策反。計六奇《明季北略》云:“津道原毓宗,秦之蒲人,赴官時遇賊,賊禮之厚,留母為質,因縱之,許內應。”故原毓宗在天津“張皇賊勢相離間”,公開倡降,使得軍心渙散,“兵以無餉故,為原毓宗誘去”,而馮元颺“集將士誓師,無一至者”。另一說見於《國榷》、《平寇志》,稱李自成攻下北京後,“厚遇其母,招毓宗,毓宗馳使入都納款”。兩說的共同點都是由於其母雷氏,也就是這半截誥命的封贈對象之一,被李自成扣作人質,原毓宗為全孝而不得不降。

在清廷任職

四月底,清軍在吳三桂引領下入關,李自成曾派人準備進踞天津,此時原毓宗又動搖起來,未開門接納。清軍進駐天津後,多爾袞令“天津等處流寓及在籍各官,著吏部詳查履歷,確核才品,其堪用者,作速催來,即與起用”。原毓宗卻似乎消失了,直至順治三年(1646)他才被清廷授職,任正五品的山西按察使司僉事井陘道,較他原來在明朝的官職低了整整一級,可見其最初並不為清廷看重。順治七年至十年任從四品常鎮兵備道,之後原毓宗官運亨通,逐步進入中樞,歷任正四品順天府丞、正三品宗人府丞、正二品兵部右侍郎、左侍郎。順治十五年(1658)五月,“兵部左侍郎原毓宗奏請給假遷葬,允之。”自此原毓宗在家鄉蒲城終老,康熙二年(1663)猶撰《東嶽廟創建閻羅·碑記》,卒年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