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武玲瓏寶塔

原武玲瓏寶塔

玲瓏寶塔位於原武古鎮東門外的玲瓏塔,又名徽塔,也叫雁塔,文峰塔,俗稱玲瓏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武玲瓏寶塔
  • 地理位置河南省原武古鎮東門外
  • 著名景點:玲瓏塔,又名徽塔,也叫雁塔,文峰塔,俗稱玲瓏塔。
此塔始建於宋徽宗崇寧4年(公元1105年)。1963年該塔被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此塔原高47米,磚木結構,疊澀出檐式建築,直徑10.3米,各層由塔中盤旋磚階通聯,旋梯甬道寬60厘米,遊人可沿此甬道登至塔頂。每層均出飛檐0.8米,檐之翼角下有木質角梁,梁頭下懸鐵質“宋崇風鐸”72個,迎風有悅耳脆響。塔的頂端中豎鐵柱一根,圍繞鐵柱有幾個大鐵環,象籠子一樣把鐵柱罩在正中,下邊最大的一個鐵環,清朝光緒初年被人攀爬蹬毀。
歷盡興亡千餘載,不隨世俗變雄姿。該塔經受地震災害10多次,水災更甚,《縣誌》記載:清康熙60年至雍正元年,黃河一連三年在武陟馬營決口,塔基被河水浸泡了一年半之久。1938年日本侵略軍進犯平原,以為雁塔是八路軍炮樓,在黃河大堤上向寶塔炮擊,三發炮彈僅打了個黑洞,掉下幾塊青磚,足見寶塔之堅固。
原武玲瓏寶塔
原武玲瓏寶塔
登塔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考驗,底下4級沒有光照,全憑摸索著向前攀爬,這樣可使你歸攏一下登塔之前的雜亂思緒,集中精力,全神貫注,想塔之入雲高聳,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再向上則層層卷窗洞開,豁然開朗,便可東西南北層層觀賞了。
玲瓏塔富有樓閣色彩,平面6角13級。由於明清兩代黃河多次決口,泥沙沖淤嚴重,將塔底層淤沒地下,地面僅存12級,高43米。塔的進出口面南,是由該塔原來的第二層卷門所改造。古塔層均系奇數,以7層塔級較為流行,故俗語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說,獨有玲瓏塔層級是偶數,其實是由於黃河濁水淤灌的緣故。塔身全用青磚壘砌,最大的青磚每塊重9.25公斤。塔的輪廓為拋物線形,各層面寬與高度,自下而上逐層縮減。每層塔室均為斗拱攢頂。從5層往上,中心置有一木剎柱,直徑60厘米,上頂鐵剎、復缽、相輪,據傳說上置寶盍、國光、仰月、寶珠等裝飾品,但早已不知去向。
登塔不同於登山。登山沒有高聳入雲,直達九霄的陡聳感,知高而不懼高。登塔卻不同,頭頂上的白雲像晾曬在衣桿上的被單一樣觸手可及,身邊的風像凌空盤旋的哨鴿一樣聲震耳鼓,望塔下雖然是平地,卻像萬丈深壑一樣勾人心魄,沒有一點雪嶺投身的膽略是不敢攀上塔尖的,但如果你志在高遠,胸懷坦蕩,便可以勇立竿頭,揚眉吐氣,大好河山,盡收眼底。南望黃河波滔鯉魚躍,北眺太行峰巒翠鳥飛,東見白雲滄海長練舞,西覽碧禾綠樹霞染衣。青天綠地,草木含煙,楊柳翠姿,流水潺潺,金堤擺尾,公路蜿蜒,水光山色,蔚為壯觀,美趣橫生,妙不可言,讓人品盡“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愉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