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學微言(200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原本大學微言(200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原本大學微言》是200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原本大學微言》是南懷瑾先生有關《大學》的講記,書名中說的“原本大學”,指的是《大學》的古本《小戴禮記·大學》。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綜羅大量的文史典故,對《大學》中的微言大義作了揭示,給人以知識的樂趣和人生的啟悟。

基本介紹

  • 書名:原本大學微言
  • 作者:南懷瑾
  • ISBN:7309035518
  • 頁數:715頁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原本大學微言》是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大學》的講記,書名中說的“原本大學”,指的是《大學》的古本《小戴禮記·大學》。作者以淵博的學識,綜羅大量的文史典故,對《大學》中的微言大義作了揭示,給人以知識的樂趣和人生的啟悟。《大學》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傳為孔子的學生曾子(曾參)所著。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是宋代以後士入學子必讀的教科書。文中以“明明德”、“親民”、“至善”為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對道德修養與社會政治的關係作了系統的論述,對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年——2012年),國學大師,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20世紀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並於1998年建成通車。於2012年9月29日在蘇州逝世,享年95歲。

目錄

第一篇 開宗明義
一、原本《大學》的原貌
二、從教授來訪說起
自幼誦讀益處多
但開風氣不為師
三、沉冤莫白的“四書”
被誤用於考取功名
變本加厲的新八股
四、書生大半出農村
傳統的農村生活
農村自動自發的教育
五、啟蒙教育的審思
一夜發白《千字文》
先學做人,再談政治
六、烏鴉式的讀書法
但求能夠寫信記賬
學童“齊放好喉嚨”
七、先擺幾個方塊陣
“道”字的五個內涵
“德”字的內涵
“天”字的五個內涵
八、大人之學的探討
怎樣才算是“‘大人”?
《乾卦·文言》新解
還它的本來面目
九、中原文化的精品
北方與南方的文學風格
《大學》首文竟可以治病!
十、《大學》修養的次第
四綱、七證、八目
自立立人而達於至善
自覺覺他而覺行圓滿
十一、朱晦翁昧改《大學》
“親民”改作“新民”!
擅自改編《大學》次序
一字之差的故事
十二、“明明德”要“明”什麼?
宋德理學興起的背景
朱子“虛靈不昧”說的探究
第二篇 七證的修養功夫
十三、千古難明唯自“知”
十四、沿流不“止”問如何
十五、實在難能說一“定”
十六、寧“靜”致遠究如何
十七、無處將心為汝“安”
十八 、眾里尋他千百"度"
第三篇 內明之學
十九、萬古帝王師之學
二十、知所先後的知性
二一、致知與格物
二二、智知萬物自知難
二三、物慾催人肯自憐
二四、身心情智與物化
二五、誠意正心修身與知至
二六、堯舜不來周孔遠
第四篇 外用之學
二七、三代以後的帝王與平民
二八、帝王樣板齊桓公
二九、身世堪憐一霸君
三十、秦始皇治國之道評議
三一、歷代帝王修身齊家有幾人?
三二、劉邦打天下而不能“齊家”
三三、慈惠愛人的漢文帝
第五篇 內外兼修之道
三四、從自淨其"意"做起
三五、修身與正心
三六、中國文化傳統的“家”
三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第六篇 齊家治國
三八、從治國必齊其家說起
三九、周室治國齊家的故事
四十、治國當家的原則
四一、法治與治法
四二、先看《詩經》怎么說
四三、鍊石補天靠母性
四四、治國齊家須女寶
第七篇 治國平天下
四五、人世難能天下平
四六、天秤不自作低昂
四七、上台容易下台難
四八、魏晉南北朝的時代
四九、南朝權位戲連場
五十、所治在法,能治在人
五一、義利之辨的財經學說
第八篇 儒學演化與國家發展
五二、宋儒程明道《定性書》點滴
五三、四書五經和中國文化
五四、儒家經學與李唐五代
五五、兩宋守文弱主的由來
五六、宋初文運和宋儒理學
五七、南宋王朝和四書章句
五八、蒙古西征與西方人的誤解
五九、明清的科舉與宋儒的理學
六十、外示儒學內用佛老的清朝
六一、從雍正說到乾隆
第九篇 西方文化與中國
六二、鳥瞰西方文化的演變
六三、反思檢討三大問題
結語:中國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文摘

道家有一本經典寫得非常好,將近四百個字,叫做《清靜經》,你們不管學佛修道的找來念念看。《清靜經》可以同佛家的《心經》媲美,但是如果講學術,對不起,那是仿照佛家《心經》來的。
因為禪宗所主張的明心見性而得道,是根源於佛說一切眾生的自性本體,原是光明清淨的。只因受慾念情思等心的習氣所染污,所以便墮落在生死輪迴之中(所謂輪迴,就是循環往復、旋轉不停的意義)。一個人能一念回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就可返本還原,得道成佛了。同樣的,唐、宋以後的道家,也與禪宗互有關聯,例如道教《清靜經》的主旨,也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人生在任何一個時代,要想做到思想、學術、生活完全能脫離現實而獨立生存,肯定地說,是絕對不可能的。尤其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儒者,如二程夫子、朱熹先生等讀書人,當時學了佛、道兩家的學問修養,就回來反求諸已,重新打開孔家店,自立門戶成家,那也是無可厚非、情有可原的事。這些確實資料,你只要遍讀程、朱兩家遺集,及明了歷史演變,就到處可見。但最不能使人贊同的,明明是借了別家的資本,或是偷用了別人的本錢,卻又指著別人的大
門大罵“異端”,實在是令人齒冷,令人反而覺得假道學倒不及真小人了!
朱子“虛靈不昧”說的探究
現在,我們且看朱子怎樣註解“明明德”和“親(新)民”的涵義。這段註解在前一章已經引述出來。現在我們為了講解方便,也為了加深印象,再次引述他的註解如下。他說:“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
這一段話,可以說是朱熹先生代表宋儒,以及程、朱理學的最高哲學的主旨。我們把它試著用現代白話來說清楚。他說,《大學》所講明德的內涵,是說什麼呢?那是說人們生命中本有之性,原來本是虛靈不昧的,它能夠具備一切的道理,而且能夠適應萬事的作用。
注意啊!這是朱子說,天生人性,本來便是“虛靈不昧”的,人性本來是具備理性,能夠適應萬事(萬物)的。
但是,天生生命的稟賦,同時為氣質的功能所拘束了,又為人心自己的欲望所蒙蔽了,所以有時候就昏迷不清醒了,也可說不理性了。不過,那個人性的本體,還是照樣很清明的,並沒有停息過。所以學問之道,就要在它發動氣稟、發動人慾的時候來明白它,就立刻恢復它的最初面目。
注意啊!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朱子當然知道,但他不用“性善論”做定位,卻用“虛靈不昧”四個字來說明人的本性,這就不知所云了!等於和尚不信佛經佛說,專門學那些五花八門的特異功能之說來當佛學。
虛靈不昧是心理上的一種境界,也可以說是意識形成的知覺或感覺的心態,這是由父母所生以後的後天現象作用,說它是後天的個性還馬馬虎虎。如果說是父母未生以前的先天之性,就大有問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