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鳳秧歌研究》是2014年10月1日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小英、王麗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平鳳秧歌研究
- 作者:顧小英、王麗霞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4年10月1日
- 頁數:225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5990005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顧小英、王麗霞、史莉麗編著的這本《原平鳳秧歌研究》是忻州師範學院舞蹈系教師結合教學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學的教研成果。本課題組教師經過多年來對原平市北賈村鳳秧歌這一獨有的民間藝術進行採風、節目編創等,從學術的角度對鳳秧歌的起源、表演形式、藝術風格、特徵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同時結合自編自創的劇目,從動作、服飾、場圖等各方面進行了詳盡的描繪,旨在挖掘傳承我們優秀的民間藝術,使其更加的發揚光大。
圖書目錄
自序
一 研究的目的意義
二 研究成果綜述
第一章 原平“鳳秧歌”的歷史淵源
一、有關“鳳秧歌”起源的幾種說法
二、影響因素
第二章 原平“鳳秧歌”的歷史沿革
一、清朝時期
二、民國時期~解放初期
三、文革時期
四、現代
第三章原平“鳳秧歌”的藝術特色
一、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二、多種多樣的服裝道具自序
一 研究的目的意義
二 研究成果綜述
第一章 原平“鳳秧歌”的歷史淵源
一、有關“鳳秧歌”起源的幾種說法
二、影響因素
第二章 原平“鳳秧歌”的歷史沿革
一、清朝時期
二、民國時期~解放初期
三、文革時期
四、現代
第三章原平“鳳秧歌”的藝術特色
一、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二、多種多樣的服裝道具
三、強弱有序的舞蹈動作
四、活潑生動的音樂唱詞
五、百花齊放的劇目作品
第四章 剛柔相濟的舞蹈風格
一、道具新穎別致、豐富多樣
二、男角表演剛柔相濟,灑脫大方
三、女角表演扭捏嫵媚,含蓄妖嬈
四、博採眾長,自成一家
第五章 意蘊深厚的文化內涵
_、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徵
二、豐富的舞蹈文化內容
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
第六章 在創新中發展
一、《秧歌情》的成功
二、《原平鳳秧歌》的輝煌
第七章 原平“鳳秧歌”與“霍縣秧歌”的迥異性
一、不同地域文化的迥異性
二、人物形象的迥異性
三、道具製作的迥異性
四、舞蹈動作的迥異性
第八章 原平“鳳秧歌”和汾西“地燈秧歌”的比較
一、“地燈秧歌”簡介
二、帽子製作方法的比較
三、主要角色的動作比較
四、主要角色的服飾比較
五、道具的比較
六、表演內容的比較
七、表演程式的比較
八、發展現狀的比較
九、“風秧歌”的創新意識
第九章 “鳳秧歌”與朝鮮“象帽舞”的對比
一、起源與歷史背景對比
二、頭飾的對比
三、舞蹈動作的對比
四、表演內容的對比
第十章 經典劇目《過大年》賞析
一、《過大年》的創作背景
二、惟妙惟肖的動作
三、內涵豐富的唱詞
四、《過大年》的歷史意義
第十一章 經典劇目《正月正·鬧元宵》賞析
一、《正月正·鬧元宵》的創作背景
二、表演形式
附錄一:“鳳秧歌”大事記
附錄二:部分唱詞和曲目
附錄三:鳳秧歌訓練組合
附錄四:已發表論文
從廣場文化到舞台作品
“霍縣秧歌”與“鳳秧歌”之比較
原平“鳳秧歌”的文化解讀
原平“鳳秧歌”的傳承與發展
淺談原平“鳳秧歌”名稱的由來及“甩圈草帽”的演變
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及其傳承研究總課題實驗報告
原平“鳳秧歌”研討會
附錄五:舞蹈《秧歌情》動作及道具圖解
原平北賈村採風集錦
《原平鳳秧歌》參加山西朔州城區元宵節文藝活動
民間藝術綻放在民間
《秧歌情》舞出荷花香
廣場舞《原平鳳秧歌》榮膺“群星獎”榜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顧小英,女,1967年出生,山西偏關人。1986年畢業於原山西省戲曲學校忻州分校,主工刀馬、小旦。從事戲曲表演20餘年,2004年調入忻州師範學院,曾出版多張戲曲光碟和個人演唱專輯,2012年和王九篩整理出版《北路梆子唱腔精選》上、下集,與田彩鳳合著《山西民間舞蹈教程》,現任忻州師範學院舞蹈系主任。
王麗霞,舞蹈理論教研室主任,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就讀於大同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于山西師範大學戲曲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講師。發表論文數篇,主持校級課題一項,省級課題兩項,參與省級課題及院級重點課程建設各一項。
史莉麗,2002年9月任教於忻州師院舞蹈系。2008年10月以編導作品Ⅸ秧歌情》參加全國第六屆“荷花杯”校園舞蹈大賽獲表演銅獎,個人獲“優秀園丁獎”;同年《秧歌情》參加華北五省市舞蹈大賽,獲編創二等獎,表演二等獎,個人獲優秀編導獎。2008年11月,在學院舉辦的首屆“精彩一課”教師風采大賽中,進入決賽並獲優秀獎。現擔任舞蹈系教學秘書。
編輯推薦
顧小英、王麗霞、史莉麗編著的這本《原平鳳秧歌研究》共分為十一章。**章、第二章分別敘述了鳳秧歌的形成過程;第三、四、五章從形式、內容、舞蹈風格及鳳秧歌的文化特徵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解析;第六章以近年來合作編創的兩個劇目的成績和感想對這一民間藝術進行剖析;第七章至第九章從學術的角度對原平鳳秧歌和其他類別的民間秧歌進行對比分析,凸顯原平鳳秧歌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使大家更好地認識到它的藝術價值;*後兩章是“原平鳳秧歌”經典劇目賞析。另外,結合這幾年對鳳秧歌的探討研究,還附加了作者們在各種期刊發表的有關鳳秧歌的論文、鳳秧歌訓練組合以及以鳳秧歌為元素編創的兩個舞蹈節目《秧歌情》、《原平鳳秧歌》的動作說明、服飾和參加各種***、省級活動、比賽並取得成績的獲獎照,使本書的內容更豐富、更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