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中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即“一堆一器”)就在此誕生。
2019年10月7日,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
- 地理位置:北京市房山區
- 所處年代:1958年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Ⅴ-518
歷史沿革,保護措施,
歷史沿革
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作出了大力發展中國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
1955年1月31日,國務院作出關於蘇聯建議幫助中國研究和平利用原子能問題的決定。
1955年4月27日,中蘇簽署了關於為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協定。根據協定,蘇聯將幫助中國建造一座熱功率為7000千瓦的實驗性重水反應堆和一台直徑為1.2米的回旋加速器,並接受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和核物理研究人員赴蘇培訓和實習。
1955年10月,中央批准興建一座原子能科學研究新基地(原子能院現址),並將蘇聯援建的“一堆一器”建在這個基地。
1958年6月10日,回旋加速器調試出束;6月13日,重水反應堆首次臨界;9月27日,中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移交生產典禮在北京西南郊的原子能院研究基地隆重舉行。
1978年12月,原子能院開始對重水反應堆進行改建,重水堆改建工程在中國國是首次進行。
1980年6月27日,改建後的重水反應堆達到臨界。
1980~1982年,重水反應堆完成了以更新熱工監測儀表、輻射監測儀表和引進過程控制計算機為主要內容的二期改建工程。
1970年,回旋加速器由固定能量改建成可變能量。
1980年,完成了等時性回旋加速器改建。
1984年和2007年,回旋加速器和重水反應堆先後完成它們的歷史使命,光榮退役。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