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原子爆炸假說(primitive atomexplosion hypothesis)是大爆炸假說較早提出的一種構想模式。指宇宙最初為一個溫度極高(10^12開以上)的由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組成的緻密球體發生爆炸,不斷膨脹而形成現今宇宙的假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始原子爆炸假說
- 外文名:primitive atomexplosion hypothesis
- 提出人:比利時勒梅特
- 提出時間:1927年
宇宙開始於一個體積小而密度大的如同白矮星物質的原始原子,它非常不穩定,一旦外界條件變化就會爆炸並迅即膨脹,炸裂碎片以不同速度向外離散,在同一方向上速度相同的碎片互相聚合而形成天體。即火球一旦出現,便立即開始膨脹,發生爆炸,不到三分鐘經過膨脹已使自身密度、溫度下降到10^9開,使某些基本粒子結合成原子核。兩小時後溫度降至10^8開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活動條件,不是衰變,便是與質子結合成氘、氦等(離子)。此後的10萬年左右溫度降低到3000開時,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這時中性原子形成,原子核開始俘獲自由電子並保持在穩定的組態中,宇宙開始變得透明,使輻射幾乎可完全自由穿行;電漿複合成氣體,以後氣體逐漸凝聚成粒,進而形成各種星系和恆星體系,且在恆星內部形成新的重元素。此假說是闡述一個演化宇宙,並能說明相當多的觀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