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歷史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鬧革命,1968年,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1969年10月國中“老三屆”(應於1966、1967、1968年畢業)6個班,學生300多人畢業離校。
1970年春季,學校開設高中班兩個、學生67人,學制二年。學校遂更名為“太坪高級中學”。1972年實行秋季始業。
1971年—1982年,這十二年間,學校始終保持兩個年級5到6個班的辦學規模,總計招收新生1345人,培養畢業生1149人。
1983年,學制恢復為三年,是年9月,學校改名為太坪農職業高中,招收新生78人。由於學制的變動,1985年無高中畢業生。改為農職高中以後,因缺乏專業教師和實驗基地,所以開設的仍然是普通高中的課程。
1983年至1989年這7年間,累計招收新生633人,培養畢業生458人,1989年,又恢復為農村普通中學,校名恢復為太坪高級中學。
1992年,因受招生指標的限制,太平高中沒有招生,所以1995年,學校無畢業生。1990年—1997年這8年間累計招收新生618人,培養畢業生546人。
太坪高中自創辦之後,就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的大力支持,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1972年,新修一棟土木結構的平房,六間教室,面積為430平方米。
1980年,新修一棟土木結構的綜合樓,供教師辦公、住宿用,面積為700平方米。
1981年,學校買下緊靠學校的已經報停的小水電站的宿舍120平方米和機房50平方米。
1983年下半年修建磚混結構的教學樓一棟三層450平方米,1984年交付使用。
1990年,把原有的六間平房教室拆除,新建一棟磚木結構的廚房、飯廳280平方米和一棟磚混結構的實驗樓300m2。
1991年秋,在鳳凰村一組征地1.2畝,並買下該組村民周祖鎬的養豬場和飼料加工廠,繼而投資將豬場原有的土木結構房屋翻蓋成磚混結構的房屋,面積280平方米,將飼料加工廠改造成一個250平方米的釀酒廠,自此,學校勤工儉學有了龍頭項目。同時修通了學校至鳳凰預製廠長0.5公里的公路,解決了交通不便的問題。
1993年—1994年,縣教委撥款46萬,修建一棟六層(不含防潮層)34間165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的學生宿舍,可供800名學生住宿。經過不斷擴建,截止1994年底,學校占地面積達到8659平方米,合12.98畝;校舍10棟,建築面積4830平方米;兩個運動場,計4500平方米。建有兩個籃球場和一個排球場。
學校簡介
太坪高中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讀書的好地方。39年來,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太平高中的教職工愛崗敬業,紮根深山辦教育,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效益,贏得了社會好評。 在德育方面,學校以黨支部為龍頭,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組織的作用,樹立全員育人意識,實行班級群體工作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中學生守則》和《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積極組織報告會、演講會、主題班會、社會調查等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活動。本著正面引導的原則,做好深入細緻的政治思想工作,形成了較好的校風、班風、學風。學生中艱苦求學,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層出不窮。39年裡,受到縣、市(地)表彰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和優秀共青團員總計58人次。
在教育教學方面,學校以教研組為陣地,積極開展新教師上匯報課,青年教師教學比武,中高級教師上示範課,教學經驗交流會等教研活動。1988年9月,制訂了《常規教學管理細則》,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本校教學實際,對備、教、批、輔、考、各個環節作了具體要求,狠抓教學過程的管理,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在1979年全縣高中數理化競賽中,魯立志、鄭光安分獲高一、高二數學第一、三名,宋發傳獲高一化學第三名,從1990年實行高中畢業會考以來,會考合格率平均在98%以上。截止1997年底,太坪高中一共培養了7屆國中畢業生,24屆高中畢業生,為我縣工農業戰線培養了大批有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同時也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定數量的人才。據不完全統計,自1978年恢復高考至1997年,18屆畢業生(1985年、1995年無畢業生),高考錄取本科6人,專科60人,電大生87人,中專104人。 在體育方面,經費不足,器材缺乏,體育教師就帶領學生自製標槍、槓鈴等體育器材,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每年春季舉行達標運動會,秋季舉行籃球運動會,冬季開展長跑運動,學生體育合格率達98%以上。在1990年和1993年的全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太坪高中分獲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二名、第三名。鄭坤、梅清華、文方、王雄、蘭平遠等五名體育考生,考入宜昌師專體育科(系)。 在美育方面,學校按照大綱,開設美術和音樂課,並認真組織了相關的教學,同時利用勞技課,引導學生學習攝影基礎知識。學校經常舉辦歌詠會、書法比賽、繪畫攝影作品展覽、文藝晚會、美學講座等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從而激發了學生對文藝、美術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美學修養。1989年縣教育局舉辦全縣中小學生書法繪畫比賽,譚鋒同學的繪畫作品和硬筆書法作品分獲高中組第一名、第二名,宋斌同學的美術作品獲高中組第三名。鄭光虎同學的軟筆書法作品獲高中組第三名。學校獲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1990年譚鋒同學考入沙市工藝美術學校,他是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我縣被錄取的第一名美術考生。
歲月流逝,轉瞬間,太坪高中走過了39個春秋,歷經風雨,終於尋求出一條生存發展之路——以質量求生存。39年來,學校培育了數以千計的畢業生。如今,他們正活躍在縣內外各條戰線,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作貢獻,他們之中湧現出不少優秀人才,
貴州省委黨校副書記、副校長魯成發,
宜昌市國稅局局長周宗龍,
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永平;三峽建行副行長羅澤民,曾經留學澳大利亞、2001年應邀赴英國講學的武漢大學數學計算中心學者王祖祥,宜昌市水電工程團團長宋全昌,秭歸縣委辦公室主任魏啟揚,
縣政府辦公室主任付瑞成等,都曾先後就讀於此。 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太坪高中於1997年9月與頭道河高中合併為新的秭歸二中,並於1998年8月東遷茅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