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法 技術的發展 原型法(Prototyping)是20世紀80年代隨著計算機軟體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
關係資料庫系統 (Relational Data Base System,RDBS)、第四代程式生成語言(4th Generation Language,4GL)和各種系統開發生成環境產生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從設計思想、工具、手段都全新的系統開發方法。它摒棄了那種一步步周密細緻地調查分析,然後逐步整理出文字檔案,最後才能讓用戶看到結果的繁瑣作法。
原型法的工作流程 快速原型法 通常簡稱為原型法,其核心是,用互動的,快速建立起來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允許更改的)大部分的規格說明,用戶通過在計算機上實際運行和試用
原型系統 而向開發者提供真實的、具體的反饋意見。
基本思想與定義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時間內,用最經濟的方法開發出一個可實際運行的
系統模型 ,用戶在運行使用整個原型的基礎上,通過對其評價,提出改進意見,對原型進行修改,統一使用,評價過程反覆進行,使原型逐步完善,直到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為止。
原型法定義 原型法是指在獲取一組基本的需求定義後,利用高級軟體工具可視化的開發環境,快速地建立一個目標系統的最初版本,並把它交給用戶試用、補充和修改,再進行新的版本開發。反覆進行這個過程,直到得出系統的“精確解”,即用戶滿意為止。
原型法的開發過程 1.確定用戶的基本需求
由用戶提出對新系統的基本要求,如功能、界面的基本形式、所需要的數據、套用範圍、運行環境等,開發者根據這些信息估算開發該系統所需的費用,並建立簡明的系統模型。
2.構造初始原型
系統開發人員在明確了對系統基本要求和功能的基礎上,依據計算機模型,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和儘可能多的開發工具來建造一個結構仿真模型,即快速原型構架。之所以稱為原型構架,是因為這樣的模型是系統總體結構,子系統一上部分的高層模型。由於要求快速,這一步驟要儘可能使用一些軟體工具和原型製造工具,以輔助進行系統開發。
3.運行、評價、修改原型
快速原型框架建造成後,就要交給用戶立即投入試運行,各類人員對其進行試用、檢查分析效果。由於構造原型中強調的事快速,省略了許多細節,一定存在許多不合理的部分。所以,在試用中要充分進行開發人員和用戶之間的溝通,尤其是要對用戶提出的不滿意的地方進行認真細緻的反覆修改、完善,直到用戶滿意為止。
4、形成最終的管理信息系統
如果用戶和開發者對原型比較滿意,則將其作為正式原型。經過雙方繼續進行細緻的工作,把開發原型過程中的許多細節問題逐個補充、完善、求精,最後形成一個適用的管理信息系統。
採用原型法開發過程如圖所示。
原型法的開發過程 原型的分類 1.拋棄型原型(Throw-It-Away Prototype),此類原型在系統真正實現以後就拋棄不用了。
2.進化型原型(Evolutionary Prototype),此類原型的構造從目標系統的一個或多個基本需求出發,通過修改和追加的過程逐漸豐富,演化成為最終的系統。
發展 原型法的工作步驟 利用原型法進行信息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分四步進行:首先快速分析,弄清用戶/設計者的基本信息需求;然後構造原型,開發初始原型系統;之後,用戶和系統開發人員使用並評價原型;最後系統開發人員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統。
原型法 (1)優點: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系統開發循序漸進,反覆修改,確保較好的用戶滿意度;開發周期短,費用相對少;由於有用戶的直接參與,系統更加貼近實際;易學易用,減少用戶的培訓時間;應變能力強。
(2)缺點:不適合
大規模系統 的開發;開發過程管理要求高,整個開發過程要經過“修改—評價—再修改”的多次反覆;用戶過早看到系統原型,誤認為系統就是這個模樣,易使用戶失去信心;開發人員易將原型取代系統分析;缺乏規範化的文檔資料
(3)適用範圍:處理過程明確、簡單系統;涉及面窄的小型系統
不適合於:大型、複雜系統,難以模擬;存在大量運算、邏輯性強的處理系統;管理基礎工作不完善、處理過程不規範;大量
批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