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隨筆》,於l946年由晨鐘書局出版。主要回憶他的父親對他思想的影響和他少年時代的師友。李宗吾說:“我的奇怪思想.發源於我父。”他的父親是個治家勤懇,對自己和子女都嚴格要求的農民,生性愛讀書,四書五經、《三國義》、《聖論廣訓》、治家格言等很愛讀。
厚黑隨筆一般指本詞條
《厚黑隨筆》,於l946年由晨鐘書局出版。主要回憶他的父親對他思想的影響和他少年時代的師友。李宗吾說:“我的奇怪思想.發源於我父。”他的父親是個治家勤懇,對自己和子女都嚴格要求的農民,生性愛讀書,四書五經、《三國義》、《聖論廣訓》、治家格言等很愛讀。
《厚黑全集》是200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宗吾。內容介紹 筆者此次所編纂的《厚黑全集》,本著恢復厚黑學原貌的宗旨,所有文字均按照三四十年代的原始版本,原文照錄,本文集還首次收入了《厚黑隨筆》、《心理與力學》、《考試製之商榷》三部作品。《厚黑隨筆》生動活潑,樸實簡潔,是典型的李宗吾式散...
厚黑一詞即李宗吾先生撰寫的《厚黑學》一書得來。我於民國元年,曾寫一文曰《厚黑學》,此後陸陸續續寫了些文字,十六年匯刻一冊,名曰《宗吾臆談》,中有一文,曰《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十七年擴大之為一單行本,曰《社會問題之商榷》。近年復有些新感想,乃將歷年所作文字,拆散之,連同新感想,用隨筆...
我建議猴哥學厚黑 《我建議猴哥學厚黑》是一本完結於小說閱讀網的雜文隨筆,作者是敏感的天空。內容簡介 重讀《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真為孫悟空叫屈。倘若猴哥稍懂一點厚黑學,恐怕就不至於遭受如此窩囊的際遇了……
第一章 厚黑學智慧之精髓 第二章 厚黑為人處世之根本 第三章 官場厚黑學 第四章 商場厚黑學 第五章 職場厚黑學 第六章 求人厚黑學 第七章 管理厚黑學 第二部分 李宗吾《厚黑學》全本珍藏 第一章 李宗吾其人其書 第二章 厚黑學 第三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務學)第四章 厚黑隨筆 第五章 李宗吾自述 ...
厚黑哲理 厚黑學辯證法 厚黑學的套用 厚黑學再研究 第四章 厚黑雜說 古文體之厚黑學 孔子辦學記 宗吾談政治 宗吾談經濟 主張考試被打 諷刺國醫 自創“無極拳”第五章 厚黑隨筆 序 第六章 我對於聖人的懷疑 自序 我對於聖人的懷疑 第七章 中國學術的趨勢 自序 老子與各學派的關係 道統的黑幕 中西文化的...
1936年,他將歷年所作文字的一部分,融合自己的新觀點和想法,重新以隨筆體裁整理為文,在成都《華西日報》上開闢《厚黑叢話》專欄,連載發表,以後結集成同名書。同年,他還發表了被人稱為扛鼎之作的《中國學術之趨勢》。1938年,又將以前曾發表達的短文《心理與力學》重新整理成書同名出版。因作者認為此文所言...
20世紀復有些新感想,乃將歷年所作文字,拆散之,連同新感想,用隨筆體裁,融合寫之,名曰《厚黑叢話》。自民國二十四年八月一日起,每日寫一二段,在成都《華西日報》發表,以約有二萬字為一卷,每兩卷印一單行本,現已寫滿六卷。我本是閒著無事,隨意寫來消遣,究竟寫若干長,寫至何時止,我也無一定計畫...
厚黑之說在抗戰末期以後以至於台灣、海外都曾風行一時。1936年,他將歷年所作文字的一部分,融合自己的新觀點和想法,重新以隨筆體裁整理為文,在成都《華西日報》上開闢《厚黑叢話》專欄,連載發表,以後同名結集單獨成書。1936年,他還發表了被人稱為扛鼎之作的《中國學術之趨勢》。1938年,又將以前曾發表過的...
《葉千華隨筆九篇》轉載於文章吧-經典好文章線上閱讀。作品原文 一、說“爭”“爭”在我們人類社會是可怕的,有時也是需要的。它的意義是在人們為名為利而自覺自愿地去實現。在爭之中,充滿著無奈與被迫、憤怒與委屈、嫉妒與陰謀,此情很難是善意的和美好的。即便是為正義為美好而爭,也不失時機地運用著一切...
該書作者、青年學者陳遠表示,廣泛流傳的“臉厚心黑”是誤讀,李宗吾《厚黑學》的核心其實是“自由思想,獨立精神”,這是後來的學術界直到現在還時常掛在嘴邊的八個字。作者介紹 青年學者,近年來一直關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文化生態變遷等題目。文章散見於《隨筆》、《溫故》、《南方周末》,並數次被《新華文摘》...
、“厚黑教主的厚黑思想”、“李宗吾的教育經歷及思想”和“李宗吾在二十世紀思想史中作者簡介 陳遠,史學研究者,近年來一直關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文化生態變遷等題目。文章散見於《南方周末》《隨筆》《溫故》等,數次被《新華文摘》轉載,並為多家選本選錄。著有《被忽略的大師——李宗吾傳》,編著有《逝去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北平、上海二地同時出版《厚黑學》單行本。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李宗吾任四川省政府政文室編審委員。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月,李宗吾將歷年所作文字的一部分,融合自己的新觀點和想法,重新以隨筆體裁整理為文,在成都《華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