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福崇聖寺

厚福崇聖寺

厚福崇聖寺有著源遠流長的千年歷史,是本地護法檀越及海外華僑斥巨資重建。厚福鄉民眾信仰崇聖寺由來已久,大約於明末清初已形成全鄉性信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厚福崇聖寺
  • 地區:福建省福州市長樂潭頭鎮
崇聖寺簡介,住持介紹,歷史文化,

崇聖寺簡介

厚福崇聖寺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潭頭鎮厚福鄉西側。前朝沃野,後枕滌山,右有碧嶺浩然聳立,左有洋洋數千戶人家供奉本寺香火。遠處看來成片琉璃屋頂,紅牆碧瓦,金碧輝煌。近則殿宇巍峨,寬敞明亮,翹角飛檐,富麗堂皇。內設天皇殿、大雄寶殿、鐘鼓樓、觀音殿、齋堂、天仙府等雄偉的建築。

住持介紹

2015年崇聖寺理事會及兩序大眾護法居士誠邀釋覺定法師前來主持道場,釋覺定法師本著“以教育弘揚佛法,以慈悲利益社會,以真誠增進交流的精神”,深得當地信眾護法居士的擁戴與敬重。 覺定法師為了寺院的發展和眾弟子修行得解脫而日夜操勞,短短的時間內寺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許多人都在驚嘆崇聖寺發展的速度不可思議,因為殊勝的發心,因為有正法在,所以深得當地信眾護法居士的擁戴與敬重。
覺定法師本著“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以及在愛國、愛教、愛眾生的前提下,覺定法師積極投身於弘法利生事業。法師天性好學,公餘之時研讀經史古文,勤奮刻苦,努力不懈!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為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手擬規章制度,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里程碑。法師教化宏廣,信眾不計其數;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倡導「地球人」思想,對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與自在、公是與公非、發心與發展、自覺與行佛等理念多所發揚。覺定法師特彆強調以教育及服務來弘法。
法師的弘法理念:
覺定法師推崇星雲大師的佛教弘法理念:推動人間佛教,提倡“五和”:一是自心喜悅,自己的心裡要喜悅、和平;二是家庭和順,一個家裡有父母、兄弟、姐妹、兒女,大家要和順,如果你看不起我,我也不歡喜你,這個家,有什麼溫暖?有什麼快樂?三是人我和敬,兩個人不是對立,你和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要和氣一團,要互相尊敬,要互相包容;四是社會和諧,不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大家都守道德、守法治,互相給你歡喜,與你結緣,給你希望,能這樣做到,最後才能“世界和平”。現在倡導世界和平的人很多,但是你要有步驟,不能憑空說世界和平,哪裡那么容易?從自己先歡喜、快樂開始,慢慢推廣到世界大眾、世界和平。
覺定法師常說“作為一個出家人,主業就是內修和外弘”。內修,即通過修行完成生命自身的覺醒和解脫;外弘,即幫助大眾達到同樣的目標。換言之,就是自覺覺他。如何才能抵達這一高尚的人生目標?首先要聽聞佛法獲得正確的人生觀念,其次是以佛法觀念重新認識人生,然後通過戒定慧的修行消除生命的迷惑與煩惱,從而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作為出家人,我們不僅要關心自己,還要看到芸芸眾生也深陷於迷惑和煩惱中。所以,要在自己自覺的基礎上,發起幫助一切眾生的願望,並將之作為盡未來際的使命。
作為寺院的方丈,首先是一個出家人,自然也離不開內修和外弘兩大任務。當然,應該比普通僧眾做得更出色,因為他們還肩負著領眾修行的責任。至於在社會上,則應擔當精神導師的角色,起到化導社會、淨化人心的作用。

歷史文化

作者:林玉琰
厚福崇聖寺,位於長樂市潭頭鎮厚福鄉西側,厚東行政村祠西自然村的西南方向。前朝廣闊綠野,後枕小阜滌山,右有碧嶺山浩然聳立,左有厚福鄉洋洋數千戶人家供奉本寺香火。遠處看來,成片琉璃屋頂,紅牆碧瓦,金碧輝煌。近處觀光,殿宇巍峨,寬敞明亮,翹角飛檐,富麗堂皇。
《淳熙三山志》載:北崇信院在大宏里,始創於唐鹹通二年(861年)。而長樂北鄉鄉親則代代相傳大宏里金吾王祖廟的故事,說是其先有里人林直(亦作植、或作值)、字通玄(715—754年),於唐天寶間(742—754年)修持於大宏里鴻山崇聖寺,此人出家在此,人稱之為齋公,多行善積德,廣結善緣。當時,鴻山一帶森林茂密,多有毒蛇野獸,並有一猛虎出入為患。一日,林直上街為寺眾買菜,在鴻山山路中與老虎相遇,見老虎對他尚無惡意,即對老虎許諾每日買豬肉餵虎,並約老虎不得傷人。從此,鴻山虎患一時得以平息。不知過了多久時間以後,林直為此花盡個人積蓄,出家人既不敢向家裡要錢,也不敢向寺里住持匯報,只好私自向肉店每日賒取豬肉餵虎,以至日久債台高築。最後,因肉店老闆到鴻山崇聖寺上門討債,寺中住持誤認林直不守戒律,令僧眾將林直罰以亂棍責打,並驅逐出山門外。當日,老虎因不見林直送肉來喂,亦尋找到山門前,發現林直已死,就將其馱到鴻山北面蓮花磹。隨後,當地林直族人與鄉親念其平素多有善舉,就即其地建造廟宇以享人間香火。
據《沙堤林氏族譜》記載:林直,世居大宏鴻山之陽,生於唐開元三年(715年)三月十三日,歿於天寶十三年(754年)五月初七日。至宋代治平三年(1066年)草寇入境,公顯神兵風聲鶴涙,其寇隨退。民申於縣,縣詳於州,州奏於朝廷。敕封公為靈通潤益、萬勝無敵、威武興福、金吾尊王。夫人封為賢應王氏。《長樂縣誌》數種版本,亦將此事載於祠祀篇,見金吾王祖廟條,其香火還分爐到好幾個地方。大宏里鴻山崇信院因之遠近馳名,信眾日益增多。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曾重建。入明朝則改稱為崇信寺。
明朝洪武間(1368—1398年),閩中十才子陳亮游崇信寺詩云:“南畝黃雲盡,西林白日低。秋光浮翠巘,暮色帶沙堤。遠水留蟾影,涼風送馬蹄。知君城中客,不肯宿招提。”隆慶初(1567年),雲南按察使林恕來游,題詩曰:“巢雲方丈鎖潺湲,流水柴門鎮日關。萬里嵐煙秋雨後,一庭草色夕陽間。香殘石鼎僧初定,簾卷岩扉鶴正還。百尺高樓天外景,倚欄邀月獨看山。”清初,對福建等沿海實現海禁,大宏里在遷海範圍內,寺宇瀕廢。康熙十九年(1680年),厚福鄉林氏族人集資重建,額稱“崇聖寺”,信士林茂英董其事,其次子德雅亦出家入此寺為僧。
新中國初,崇聖寺僧眾被遣散,廟宇破壞。厚福鄉林氏族人移藏神像於本鄉民厝,使古蹟文物得以保存。改革開放以後,厚福鄉人因不忍千年古剎一旦泯沒,遂於一九八四年移建於厚福鄉西側滌山之南。一九九六年蒙政府批准成為開放寺院。為壯觀瞻,同年成立厚福崇聖寺擴建理事會,信士林利根為理事長,率領全體理事發動海內外善男信女踴躍獻資。其中,台胞鄉親為此捐款者多達一百多人。數年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觀音殿、香積廚、寮舍及辦公樓等次第落成。於是,塑諸佛像,浚放生池,廣植花木,梵宇莊嚴,金容晃耀。又蒙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寵賜墨寶“大雄寶殿”,福建省宗教事務局副局長余險峰賜題寺額“崇聖禪寺”,福建省佛教協會周書榮居士為撰寫並書《厚福崇聖寺重建碑記》,有著名書法家朱棠溪、鄭述信、周書榮及林崢嶸等為此留下墨寶。
楹聯文化是厚福崇聖寺一大特色,在天王殿有“法鏡現慈雲,觀秋月春花含將妙諦;智鐙懸寶座,聽晨鐘暮鼓悟徹禪機。”“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四大皆空,除非般若門牆,更無坐處;六根清淨,但論魁梧骨相,猶是皮觀。”“妙智入娑婆,遍引迷津歸覺岸;捨生淪火宅,潛消毒焰化慈雲。”“混濛塵海,宛然成苦海;幽雅名山,是處即靈山。”在大雄寶殿有“法界喜重新,香火難忘桑梓地;慈航欣普濟,詩禪閒證木樨天。”“超拔眾生,無非法雨慈雲隨處布;普渡苦海,盡見蓮花貝葉遍地香。”“法海弘深,流注群靈性地;慧鐙不夜,燦開永劫迷關。”“滌山現金身,慧眼放觀三千界;福里藏玉相,慈雲普濟億萬人。”“彌陀即彌勒,造成娑婆為淨土;勢至同觀音,接引善信坐蓮台。”“法雨長垂,喜仁風廣煽;慈雲常擁,欣智海同臻。”天仙府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已了如來真實意;四大本空,五蘊非有,是為波羅密多心。”“暮鼓三通,驚動靈山方外客;晨鐘一響,喚醒苦海夢中人。”“崇德悟禪機,同皈淨土;聖因參妙諦,共返迷途。”“詭計奸邪,縱然焚香無益;公平忠正見我不拜何妨。”觀音殿有“座下蓮花,西湖三月景;瓶中楊柳,南海一枝花。”“佛法威靈,無邊超苦海;眾生恩澤,有願渡慈航。”仙君殿有“損人利己,休來求我;所為何事,先問自心。”福德正神殿有“白髮知吾老;黃金賜福人。”碑亭有“厚福裊祥雲,紫氣常騰三寶地;崇聖懸慧日,靈光普照萬家春。”人來觀瞻,無不歡喜稱讚。
厚福崇聖寺供奉五福大帝五靈公為本寺迦藍爺,殿額稱“天仙府”,為厚福鄉地方保護神,替當地驅除瘟疫、懲罰邪惡、祈保平安。厚福鄉民大多數都是供奉其香火,而且世代相承,周圍信徒有數萬之眾。每逢農曆每月初一、十五,都有很多信眾來此進香。每年正月廿六日,為厚福崇聖寺五福大帝廟會日。厚福鄉人都會從各地提早趕回老家,參加五福大帝的廟會活動。此日,厚福鄉全體理事帶領各村信眾舉行游神踩街,請五福大帝張帝爺及所有部屬巡遊厚福鄉全境,有黑白無常,旗牌將軍,有八將、內班、外班及諸多文官武將、各路神聖隨駕巡遊。有保長公帶領炮手、旗鑼、高照開道,有舞獅、舞龍、旱舟、高蹺、肩頭戲、十番伬、車鼓隊及西洋樂隊等各種各樣的文藝隊伍,參加遊行沿街沿路表演,增添春日無限吉慶歡樂。農曆五月初一是厚福崇聖寺天仙府五福大帝張帝爺的千秋聖誕,每年此日厚福鄉都要舉行演閩劇、辦酒席表示慶祝。
厚福鄉民眾信仰崇聖寺天仙府五福大帝由來已久,大約於明末清初已形成全鄉性信仰。隨著人口的播遷,約於清朝乾隆、嘉慶間,厚福鄉民將崇聖寺天仙府五福大帝的香火帶往馬祖等地。現在,在台灣地區厚福鄉民已發展到大幾百多戶人家,他們中大多數人還保留著對家鄉帶來的崇聖寺天仙府五福大帝的信仰。每年正月,旅台厚福鄉親都會由同鄉會老者出面組織,在台北舉行祭祀崇聖寺五福大帝活動。近年,厚福鄉人移民美國者達六千人眾。因此,厚福崇聖寺五福大帝香火也在美國紐約等地廣為流傳。
作者:林玉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