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裂黃鵪菜

卵裂黃鵪菜

卵裂黃鵪菜(學名:Youngia pseudosenecio)是菊科黃鵪菜屬植物,莖粗或細,基部直徑1.5-5毫米,單生或少數莖簇生,直立,生長於海拔350-2460米的山坡草地、溝谷地、水邊陰濕處、屋邊草叢中,分布於陝西(安康、太白山)、甘肅(文縣)、山東(嶗山)等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莖粗或細,基部直徑1.5-5毫米,單生或少數莖簇生,直立,自中部長圓錐狀分枝,中下部被稀疏的皺波狀長柔毛。基生葉及中下部莖葉全形長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達27厘米,寬達7厘米,羽狀深裂或稍見大頭羽狀深裂,葉柄有極狹的翼,長1. 5-5厘米,頂裂片橢圓形,頂端急尖,邊緣有少數較大鋸齒,側裂片3-7對,較疏離,橢圓形或三角形,頂端急尖或鈍,向下方的側裂片漸小,最下方的側裂片常鋸齒狀;中上部莖葉與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同形並等樣分裂,但側裂片較少;花序分枝枝叉上的葉小,苞片狀或鑽形。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狹圓錐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含舌狀小花20枚。總苞圓柱狀,長4-5. 5毫米。總苞片4層,淡綠色,外層及最外層極短,長寬不足1毫米。卵形或寬卵形,頂端急尖或鈍,最內層及內層長,披針形,長4-5. 5毫米,寬約1毫米,邊緣白色膜質,頂端急尖。舌狀小花黃色,外面被白色短柔毛。瘦果褐色,紡錘形,長約2毫米,向頂端收窄,頂端截形,無喙,有11-13條縱肋,肋上有小刺毛。冠毛白色,長3-3.5毫米,糙毛狀。花果期4-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50-2460米的山坡草地、溝谷地、水邊陰濕處、屋邊草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陝西(安康、太白山)、甘肅(文縣)、山東(嶗山)、江蘇(南京)、浙江(杭州)、福建(長汀)、江西(南豐、奉新)、安徽(黃山)、湖北(竹溪)、湖南(武崗)、廣東(連平)、四川(石棉、康定)、雲南(漾濞)、貴州(安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