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留樣病變

卵巢瘤樣病變,是一種非贅生性腫瘤,是生育年齡婦女卵巢腫大的常原因,如單發性濾泡囊腫,是最常見的卵巢囊腫,黃體囊腫在月經黃體或妊娠黃體基礎上,因黃體持續存在而形成黃體囊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卵巢留樣病變
  • 代指:是一種非贅生性腫瘤
  • 表現:是生育年齡婦女卵巢腫大
  • 特點:黃體持續存在而形成黃體囊腫
簡介,症狀,常見類型,卵巢單純性囊腫,卵泡囊腫,黃體囊腫,臨床處理,

簡介

卵巢瘤樣病變(tumor—likelesion0ftheovary),又稱為卵巢非贅生性包塊,是一種特殊的囊性結構,可因組織退化不全、囊性擴張、增生過盛或異位分布等因素形成貌似腫瘤的病變,而非真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生育期多見。約占卵巢腫物27.1%。其發病原因涉及生理及病理兩方面。增大的卵巢大都為單側性,也有雙側性。組織變化可以是局限性或瀰漫性。有些瘤樣病變涉及卵巢功能,在臨床及病理上常常和真性腫瘤混淆,正常卵巢亦可呈囊性外觀,故要注意鑑別。

症狀

體徵:雙側多囊卵巢綜合徵:本病並不少見,發生於生育期。雙側卵巢呈對稱性增大,為正常的2-3倍,外觀灰白色,表面光滑,切面見白膜增厚,其下為多發性小囊腫,壁薄,內含清液,鏡下見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泡及閉鎖卵,擴張成囊,囊壁被覆顯著增生,和黃素化的卵泡膜細胞,可套用促排卵藥——氯米芬治療。

常見類型

卵巢瘤樣病變最常見的有:卵巢單純性囊腫、多囊卵巢綜合徵、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詳見第十八章)、卵泡囊腫、黃體囊腫、黃素囊腫、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卵巢重度水腫、卵巢間質增生症、妊娠期卵巢瘤樣病變等。
卵巢瘤樣病變一般體積較小,經過觀察或抗炎治療多能自行消退,臨床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但有時腫物體積也可較大,如發生破裂、出血或扭轉則引起急腹症。因此,臨床醫生在診治過程中應掌握對其進行微刨診斷和微創治療的原則及技巧,注意術時勿輕率切除。
卵巢單純性囊腫 此類囊腫常為單房薄壁,內含清亮液體。與卵巢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分離時容易完整剝除。多來自卵泡囊腫或漿液性單房性囊腺瘤,後者實際上是贅生性腫物,但由於囊壁薄,被覆扁平上皮或上皮完全消失,無法確定囊腫的組織來源,故統稱之為單純性囊腫。

卵巢單純性囊腫

卵泡囊腫 又稱為卵巢濾泡囊腫,常為孤立單發,直徑一般1~3cm,大的卵泡囊腫直徑可達5cm以上。壁薄光滑,囊內液清亮無色或淡黃色。其發病機制:①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功能障礙,使卵泡過度生長及分泌而形成;②卵巢白膜增厚,卵泡破裂受阻。閉鎖卵泡在卵細胞退化後腔內積液不僅未減少,反而不斷增加,使卵泡增大。由於囊液內含有豐富的雌激素,可以抑制垂體釋放FSH,抑制排卵,引起子宮內膜增生及功能性子宮出血。

卵泡囊腫

卵泡囊腫一般不引起症狀,常在4~6周內吸收消失。較大囊腫可出現下腹墜脹或不適感,亦有腰酸及性交痛。如囊腫破裂可出現下腹疼痛伴噁心嘔吐;如血管破裂出血可能出現失血性休克的表現;如囊腫蒂扭轉可有突然劇烈腹痛,觸到壓痛明顯的附屬檔案囊性腫塊。
黃體囊腫 正常和妊娠期黃體直徑小於2cm,若黃體直徑達2~3cm稱囊狀黃體;若黃體中心腔內積聚大量液體,使囊腔的直徑擴大達3cm以上者則稱為黃體囊腫(corpusluteuncyst)。當黃體囊腫退變,轉變為玻璃樣變的結締組織,但仍保持囊腔及囊腔內液體,直徑大於3cm時,稱為白體囊腫。

黃體囊腫

囊腫一般多為單側性,直徑很少大於4cm左右,偶可達10cm。單房、壁薄、半透明,內可有分隔。腔內含淡黃色、嗜紅色液體或凝血塊。囊壁部分或全部為黃色,有時捲曲成花環狀。此種情況可發生於月經周期中的黃體,也可發生於妊娠期的黃體。主要原因是由於卵巢本身供應黃體的血管和淋巴管系統發生紊亂,或是形成黃體血腫的血液被吸收後留下清亮液體所致。

臨床處理

囊腫可自行消退,一般情況下無臨床意義。病人常訴月經延遲,婦科檢查可捫及一側附屬檔案增大。若囊腫破裂則引發急腹症,需進行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