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用顯體是熊十力本體哲學的重要概念,用是體的真實顯現,絕不可以離用談體,用外求體,所以認識了用也就把握了體,這就是即用顯體。熊十力云:“用之為言,即於體之流行而說為用,即於體之顯現而說為用。因為體以其至無、無形相、無方所、無造作,故說為無,實非空無。而顯現萬有,至無是體。顯現是體成為用。以其至寂寂者,寂靜無擾亂相故。而流行無有滯礙。至寂是體,流行是體成為用。離流行,不可覓至寂的,故必於流行而識至寂。離顯現萬有,不可覓至無的,故必於萬有而識至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即用顯體
- 所屬學科:哲學
熊十力進一步論證為什麼可以即用顯體呢?他說:“許多學者每雲體不可說,只好依作用顯示之。這句話等於空說白道。我們應先理會體用二詞的意義,是可以分作二片的物事呢,抑是畢竟不可分為二片的呢?這個問題真正重要。如果說體用是可分的,那么體自為體,用自為用,如何可雲即用而顯體?”
熊十力以二義明不可分:
一曰,即體而言用在體。夫體至寂而善動也,寂者,寂靜離染,無囂動相。寂,非與動為對待之詞,此體恆寂故。善字,讚詞也。此言動者,亦非與寂為對待之詞,此體恆寂亦恆動故。至無而妙有也。無有方所,無有時分,無有形相,無有作意,故曰至無。動而不已,詐現相狀,故曰妙有。動不已者,非謂前之動勢延留至後,乃前動才起即滅,後動續生,剎那剎那,皆滅敵生新。大化無有休歇,故云不已。動勢本無形礙,但由相續不已故,詐現有相。後當別說。寂無者,是其德恆常而不可易也。動有者,是其化至神而不守故也。非恆德將焉有神化?德恆,故化神。無神化,何以顯恆德?以上吃緊。唯具神化與恆德,故稱為體。體者,絕對的真實義。其德恆,其化神,所以為真實之極也。然而,寂無則說為體之本然,本者,本來。然謂如此。本來如此,理絕言思,故云本然。動有亦名為體之妙用,本然不可致詰,妙用有可形容,是故顯體必於其用。誠知動有,元無留跡,則於動有而知其本自寂無矣。故夫即用而顯體者,正以即用即體故也。兩即字吃緊,正顯體用不二。所以說用在體者,在字須活看,在字如不善會,將以為說用在體者,如雲乙物在甲物中。若爾,體用猶為二物,便是大錯特錯。意雲此用即是體之顯現,非有別異於體而獨在的用故。
二曰,即用而言體在用。在字詳前注。意雲由體顯現為萬殊的用,亦非有別異於用而獨在之體故。此與前義本一貫,特反覆以盡其蘊耳。前就體言,本唯一真而含萬化,一真之一,是絕待義。故用不異體。用非與體為二,雲不異。今就用言,於茲萬化皆是一真,萬化,喻如眾漚。一真,喻如大海水。萬化皆是一真,喻如眾漚一一皆攪大海水為體。故體不異用。體非與用為二,雲不異。由體不異用故,故能變與恆轉及功能等詞,是大用之殊稱,亦得為本體或真如之異名。以體不異用故,遂從用立名。
綜上二義,可知體用雖若不一而實不二。攝動有歸寂無,泊然無對;會寂無歸動有,宛爾萬殊。故若不一。然寂無未嘗不動有,全體成大用故;動有未嘗不寂無,大用即全體故。故知體用畢竟不二。
景海峰認為:“即用顯體肯定了體用關係中現象界實屬主導方面,對現象的認識和把握既是辯用,也是明體。在此基礎上,熊十力又進一步提出了攝體歸用,將本體含攝在萬殊的大用中,銷體歸用,用外無體,將本體與現象界完全合一,完成了體用不二的邏輯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