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縣大隊

即墨縣大隊成立於1942年3月16日,在即墨西八區朱家莊成立,於寶光任大隊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即墨縣大隊
  • 外文名:Jimodadui
  • 時間:1942年春
  • 前身:八路軍
隊伍前身,隊伍改編,鬥爭經歷,主要戰鬥,其他方面,

隊伍前身

1942年春,膠東地區抗戰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八路軍主力部隊急需轉入外線作戰。為了繼續堅持邊緣區鬥爭,必須在大沽河沿岸——膠、即、平、萊邊區的河裡套(指大沽河兩岸)一帶建立一支地方武裝,以便進擊鐵路沿線的日偽軍,開闢游擊根據地。為此,膠東區黨委下達了“在膠、即兩縣建立地方武裝,開闢游擊區”的指示。膠高即中心縣委,根據膠東區黨委的指示,在毛子埠村(今屬七級鎮)召開軍事會議。膠高即中心縣委書記兼即墨縣委書記袁超和即墨縣委軍事部長於寶光,膠縣縣委書記李奎生和縣委軍事部長劉濤的出席會議。會議分析了膠即邊區的形勢,決定組建膠即游擊大隊。經過積極籌備,1942年3月16日,膠即大隊在即墨西八區朱家莊成立,於寶光任大隊長。

隊伍改編

4月,膠即大隊發展到120餘人,經膠東軍區第四軍分區(也稱南海軍分區)批准,膠即大隊改稱為南海獨立營,於寶光任營長,王海亭任政委。9月,獨立營擴大到200多人,又奉命改編為即墨縣大隊,代理縣長崔景嵐任大隊長,於寶光任副大隊長。即墨縣大隊的建立,標誌著即墨西北邊區由游擊區變成根據地的開始,它的建立,還使南海黨政軍離開了大澤山區、南下大沽河流域的戰略計畫得以實現。

鬥爭經歷

即墨縣大隊建立後,同駐即墨的日、偽、頑軍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同年7月,根據膠東區黨委“開闢膠即平萊邊區,進擊鐵路沿線,保衛地方政權”的指示,膠東五旅十五團和南海軍分區部隊,從平度大澤山區南下,直搗高嵐,攻克萬家,奮戰淖泥溝,收復仁兆地區,控制了河套一帶,給平度國民黨頑軍李德元部以致命打擊,保衛了西北邊區側後方的安全。繼之,部隊順利地跨越沽河進入即墨。
縣大隊配合主力部隊,先後進行了荒窪、程戈莊、石灰窯、冷家埠、嵐上等十幾次戰鬥,將盤踞在即墨西北部的國民黨保全第一旅第一團孫可佩部、第三團管明齋部驅出西北邊區後,流浩河南岸的游擊區逐步擴大,為邊區根據地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即墨縣委根據膠東區黨委“依靠游擊區,開闢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指示,建立了即墨抗日民主政府,崔景嵐任代理縣長。即墨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標誌著即墨西北區抗日根據地已經形成,使即墨的抗日武裝堅持長期鬥爭有了堅實的依託。

主要戰鬥

從1942年到1945年,即墨縣大隊配合主力部隊,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對“蠶食”和劫掠的日偽頑軍進行較大的戰鬥20次,粉碎日偽軍16次“掃蕩”,殲滅日、偽、頑軍1500餘人,拔除日偽據點2個、頑軍據點2個,為擴充主力部隊,保衛抗日民主政權,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主要戰鬥有:
麥戈莊戰鬥
1943年秋,縣大隊與南海軍分區七連在麥戈莊設下埋伏,以消滅盤踞在劉家莊據點的日偽軍。白天,部隊公開在村內找房子,宣稱來此宿營。夜間,部隊則到村外埋伏。劉家莊據點的日偽軍不明虛實,於次日拂曉傾巢出動,包圍麥戈莊村,一到村西便進入埋伏圈,遭到我埋伏部隊的突然襲擊。這次戰鬥,打死打傷日偽軍10名,繳獲機槍1挺、長槍10餘支。從此,八路軍在邊區聲威大振。
吳家屯伏擊戰
1943年冬,縣大隊與膠東部隊第十三團在夜間設伏於吳家屯(今屬移風店鎮)東南角和北辛莊之間,然後派便衣到尖莊嶺鳴槍誘敵。日軍誤認為是區中隊在活動,日軍分隊長高田遂率領小分隊與偽軍一個中隊傾巢而出。
當日偽軍進入伏擊圈時,預先設伏的八路軍部隊發起猛烈攻擊。在辛莊、吳家屯設伏的南海騎兵連迅速出擊,包抄日軍後路,將揮舞軍刀指揮作戰的高田當場擊斃。失去指揮的日軍小分隊頓時大亂,紛紛逃竄,來不及逃跑的偽軍乖乖舉手繳械。此役擊斃日軍5人,俘虜5人,俘虜偽軍10人、翻譯1名,繳獲槍枝彈藥一宗。此後,日偽軍再也不敢對抗日根據地輕舉妄動。
拔掉移風店日偽據點
1943年4月,日軍在移風店村修炮樓、築圩牆,安下據點,與劉家莊、南村(今屬平度市)日偽據點遙相呼應,對抗日根據地造成嚴重威脅。
1944年8月,即墨縣委決定組織地方武裝拔掉這個據點,以鞏固和擴大根據地。縣委成立了指揮部,統一協調指揮戰鬥。縣大隊擔任主攻,西八區區中隊與根據地民兵,由孫培生指揮,配合縣大隊四面包圍,縣公安局局長程遠風率領縣大隊偵察排和公安局戰士,分東西兩路監視劉家莊、南村據點日偽軍的行動,準備打擊增援的敵人。
25日,各部隊將敵據點包圍後,開始向偽軍喊話,開展政治攻勢,爭取瓦解偽軍。早已準備逃跑的偽軍,龜縮在據點裡不敢出動。26日下午,偽軍在據點圩牆東北角挖了一個洞,傍晚即向東北劉家莊方向逃竄,途中被區中隊截擊,擊斃偽軍10餘人,其餘偽軍逃至劉家莊據點。周圍村莊的民眾,將碉堡、炮樓燒毀,把圩牆推成平地。
第二天,不甘心失敗的日偽軍又從劉家莊據點向移風店進犯,前面用牛拉著耙掃雷,日偽軍遠遠地跟在後面,慢慢地向前移動,途中遭到民兵阻擊,再未敢出動。自此,即墨西北邊區抗日根據地,南起流浩河,北至大沽河聯成一片。
痛擊搶糧日偽軍
1944年9月24日清晨,駐藍村日軍與偽軍王兆峰部到邊緣區南部的青中埠村搶糧。正值即墨縣大隊由七級村向青中埠出發。部隊立即對搶糧日偽軍發起攻擊,打得日偽軍亂成一團,棄糧而逃。前來督促搶糧的2名日軍被擊斃,5名偽軍被俘,被搶糧食全部奪回。並將逃敵追出5里多路。
隨著抗戰形勢的好轉,即墨地方武裝主動向日偽軍發起攻擊,重點打擊在邊緣區搶糧劫掠的日偽軍,斷絕日偽軍的糧食供給,使其得不到一粒糧食。
張家戰鬥
日偽軍在同縣大隊多次交鋒接連失敗後,變換戰術,變正規戰為游擊戰,變“大拉網掃蕩”為小股偷襲,專門組成一支“三角”部隊,向邊區襲擾。“三角”部隊是由受過專門訓練、具有戰鬥經驗、射擊命中率高的日本老特務組成,是一支善穿便衣、行動詭秘、採用閃電戰術專門襲擊中共黨政軍機關的特別警務隊。
縣大隊於1945年5月25日夜在西八區張家宿營,次日拂曉,遭日軍“三角”部隊包圍。縣大隊立即投入戰鬥。這次戰鬥異常激烈,共擊斃日軍8人,擊傷多人。縣大隊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副大隊長孫玉仁、連長辛鐵甲及數位戰士犧牲。經過這次較量,日偽軍再也不敢到西北邊區根據地騷擾。

其他方面

即墨縣大隊成立時,又建立了5支區中隊(有的稱武工隊)。如城陽武工隊、馬山武工隊、金口武工隊、即墨第三區中隊、即墨第四區中隊等。這些區級武裝驍勇善戰,在打擊日偽頑,鞏固抗日民主政權,保衛抗日根據地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到1945年,即墨縣大隊轄11支區中隊,即東縣大隊轄4支區中隊。兩即地方武裝力量共約900餘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